马烽在长治县二三事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马烽在长治县二三事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马烽在长治县二三事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马烽在长治县二三事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马烽在长治县二三事

马烽是中国当代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短篇小说《三年早知道》和《我的第一个上级》等.笔者通过口述访谈和查阅档案,了解了他的一些事迹.

那是在1978年11月,山西省委从省直机关抽调千余名干部,组成第四批“农村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分赴晋东南地区的长治、屯留、襄垣、晋城四县开展工作.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的马烽来到了长治县.

与群众打成一片

第四批“农村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主要有五个任务:一是抓紧抓好“揭批查”运动;二是深入批判林彪、“”的流毒;三是大张旗鼓地开展“双打”运动,即所谓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的猖狂进攻;四是整党整风,整顿和建设好领导班子;五是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抓好冤假错案的处理.

11月15日,省委工作队的197名队员来到长治县,先在韩店中学的大礼堂集中学习五天.马烽要求每个队员必须下到村里,“一竿子插到底”,进村后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学习的模范、团结的模范、执行党的政策法令的模范,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绝不允许有违反组织原则的人和事出现.

22日上午,工作队下到了村里.那时正是冬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一直下,天冷得不行.农村社员家里都是黄土掺煤生的炉子,连个烟筒也不安,煤烟很重.马烽57岁,在当时已经算老人了,还不停地咳嗽.县委考虑再三,把他安排在县城所在地—韩店大队蹲点,晚上就住在县委招待所.

县委招待所分大灶、小灶,按规定马烽可以吃小灶.其实大灶和小灶上的饭食基本一样,吃的都是馒头、烩菜之类.不同的是,小灶每顿饭能摆几个小菜,如酱豆腐、拌韭菜、拌香菜等.招待所的人从此就经常看见一个大高个子的瘦老汉,端着个大粗碗去灶上吃饭.

因为天气冷,马烽上楼或说话时会“吼吼”地喘,当地人管这种病叫“拽气”.招待所所长成长青要请医生,马烽却说:“我就带着药哩!我母亲一到冬天就是这样.”成长青又说找个“土医生”,“偏方治大病”.马烽还是坚决不让,说“等天气暖和了就好了”,一点也不给地方同志添麻烦.

有时候晚上没事了,成长青就提上一暖壶开水过来,和马烽说东道西.马烽说:“‘文化大革命’刚开始那几年,老是怨自己跟不上形势,后来就学着慢慢跟,谁知跟到最后才知道跟错了,根本就不该跟来!”说到有趣的事,两个人都笑起来了.

马烽是省委的高级干部,据长治县委办公室原内务干事原玉虎回忆,那时,他要拿着党、国务院传真到长治县的机要文件,跑到招待所二楼,先给马烽看,马烽批个“阅”字,然后才送给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等.

马烽还是一位名人,小说和电影剧本享誉全国.听说他在长治县,好多人就跑来看他.尽管身居高位,一般老百姓却都能见到马烽,能和他无拘无束地说话.有人回忆说,马烽穿着皱巴巴的衣服,脸上有块红斑,还有些驼背,感觉不像一个著名作家,倒更像个老农民.马烽也没有架子,亲自给来人倒茶,请他们抽烟.还有人把自己写的大字报卷了一捆拿到招待所,给老作家看,弄得马烽哭笑不得.另一个人听说马烽能抽烟,就买了两盒,来到招待所.他说:“马老师,我还买过你一本《刘胡兰传》哩!”马烽答:“真对不住了,我是麻烦你破费花钱哩!”一屋子的人听了都笑起来.

为张聚水平反

马烽每天从招待所出来,步行去韩店公社,然后再由公社的同志陪同去大队.在公社大院,他经常碰见一个满头白发、神情恍惚的老汉,黑瘦的脸上挂满无奈.马烽很奇怪:一个农村老百姓,怎么三天两头来公社呢?终于有一天,他叫住这个老汉,问起了他的情况.

原来老汉名叫张聚水,韩店村人,从小死了爹娘,弟兄两个讨饭为生.9岁时给本村地主打短工.13岁时跑到沁源县,给财主家放羊.沁源是革命根据地,在这一带活动多.一天,几个放羊的孩子遇见了八路军.有人看见他穿着破烂,很可怜,就说:“小孩,你当兵吧!以后我吃甚你吃甚,我穿甚你穿甚.”就这样,张聚水交代了主家一声,就当兵了.他加入的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在部队里,他和战友们一起割电线,扒铁轨,破坏敌人的运输线,还参加了百团大战.因为作战勇敢,1945年,张聚水入了党.

1946年,在攻打灵石县城时,张聚水中弹受伤,不能再打仗了,部队领导就给他办理了退伍证、残废证等手续,让他复员回家.到村后,他先是担任韩店村高级社主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又任韩店大队大队长.

1965年秋,农村“四清”开始了.“四清”就是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很快发展成清理、打击村干部.驻韩店村“四清”工作队给张聚水定了五条罪状:第一,冒充党员,混入党内,搞政治诈骗,是假党员;第二,伪造,冒充残废军人及红军,是假残废;第三,包庇地主富农,迫害贫下中农,将贫农陈贵生逼得跳井自杀;第四,挥霍浪费,损公肥私,四年内损失粮食10039斤、30039.58元;第五,贪污盗窃,虚报冒领392.23元.

鉴于上述“罪行”,1966年4月15日,长治县委作出决定,将张聚水开除出党,依法管制三年.从此,张聚水就由村干部变成了韩店村的“坏分子”.白天,他和几个“地主”“富农”“分子”一起刨荒坟、修梯田,晚上还得提着个大扫帚扫街,干的活再苦再重,每天也只记四分工(也就是挣四五角钱).到了节假日,其他人高高兴兴地过节,他却得戴着白纸糊的一人多高的帽子游街.几个孩子也受到牵连,在学校里不是遭人打骂,就是被老师罚扫茅厕,常常是哭着跑回家.最要命的是家里常常断粮,连一篮子玉米也没有,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去韩店医院……十几年来,张聚水一遍一遍地找公社、县委、法院,要求复查自己的问题.

听罢张聚水的讲述,马烽又去他家看了看.全家八口人挤在两间小黑屋子里,除了两个土炕和几只大缸外,什么都没有.张聚水还把一二九师发给他的退伍证找出来给马烽看.那是一张刻印在麻头纸上的发黄发黑的凭证,上头有师长刘伯承、政委的签名.马烽当过八路军,知道办理这些的程序是很严格的.他说:“其他东西能伪造,这个东西谁能伪造出来?说你是假八路,一二九师不是假的吧?刘伯承、不是假

的吧?”

回到县委,马烽把这件事对时任长治县委书记的郝永和讲了.郝永和听后很重视,责成韩店公社、县信访办、县法院、县民政局联合处理.但是,有些人以陈年老案缺乏证据为由,拖住不愿落实.过了几天,张聚水又去县法院,一楼楼道里站满了的人,他正准备上楼,迎面碰上法院的一个领导.一看见他,这位领导就骂:“你是个什么东西?这么多年了,你不是找县委就是找法院.这会儿工作队来了,你又找马烽.不是给你当过政委吗?你怎不去北京找他哩?那不更顶事?”马烽听说这个情况后,几次来到县法院,对办案人员说:“你说他是假党员,可以取消他的党员资格.你说他是假八路,可以取消他的军人待遇.你说他是假残废,可以不给他发抚恤金.可你凭什么管制他三年哩?法律条文里哪一款上这样写哩?”

由于“”造成许多冤假错案,当时长治县法院每天都挤满了人,都要求重新落实、复查自己的问题.县里的一些领导担心,要是给张聚水平反了,会刹不住车,增加工作的难度.况且这么多年了,光法院院长就已经换了好几个,有的当事人已经去世或者调走,落实起来很困难.对此,马烽在一次会上说:“张聚水是韩店村的一个社员,我正好在韩店大队蹲点.县委下给工作队的任务,其中就有抓好冤假错案的处理.落实张聚水一案是我的工作,落实到哪一步算哪一步.”

经过法院调查和医院检查,张聚水是假党员、假八路、假残废的不实之词终于被推倒.1979年5月25日,长治县委作出《关于恢复张聚水党籍的决定》.《决定》指出:“原定1945年冒充党员、混入党内不是事实,应给否定.残废问题已查明……只因开始保管不善,后来填写的有的地方作伪,残废等级已无法认定.这个问题张虽有错误,但不能定为伪造荣誉.原定张包庇富农分子,打击贫下中农,逼得贫农陈贵生投井自杀,经复查与其无关.原定损公利己、挥霍浪费问题,经复查有些属于正常开支,有些属于不合理开支……经长治县委1979年4月13日会议研究,决定恢复张聚水同志的党籍,党龄连续计算.”

听说马烽给张聚水平了反,好多人就拿着申诉材料来找他.有时候招待所大清早刚开门,就涌进来一群告状的.马烽总是热情地把他们让进屋里,说不要光靠哪一个人,要靠国家政策,要相信基层党组织,通过正当渠道反映自己的问题.

工作队撤走后,张聚水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马烽了.但世事难料,1999年秋天,张聚水因患胃病,去山西省第三人民医院治疗,主治医生竟是马烽的儿子马炎炎.张聚水把20年前的事对马医生说了,还让大儿子张安中去看望恩人马烽.

于是,张安中买了些东西,来到马烽家.马烽好半天才想起张聚水的事来,便问张安中家里的情况,说:“那年我去你家时,你还是个小孩子,现在倒长成大人了.”也许是有故人来吧,马烽的心情很好,领着张安中在家里参观了一圈.书房里满满当当地放着十几个柜子,里面全是书.卧室很小,刚好能摆下一张单人床.奇怪的是,床单上竟有几块大小不一的补丁.张安中问:“你这床单怎是破的哩?”马烽说:“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在西沟劳动改造时,申纪兰送给我的手工织的土布,我一直舍不得扔了它.”他边说边拉开柜子,拿出另一卷小土布来,让张安中瞧.

那天正好是重阳节,山西省委、省政府邀请退下来的老领导们会餐.马烽因病不能出席,就派马炎炎的爱人去了.傍晚时,儿媳妇回来了,还拿着一块蛋糕,说是省委领导特意送给公公的,祝他健康长寿.马烽让儿媳妇拿出相机来,和张安中两个人在客厅里照了一张相.秘书小声对张安中说:“现在有好多人,拿着自己写的书,来请马老作序、照相,马老都拒绝了.今天你很幸运,他主动提出来和你照相.”看见天色不早,张安中要走,马烽却不让,一定要留他吃晚饭.晚饭是米汤、馒头,还炒了几个菜.女儿、孙子、外孙等都回来了,全家口人坐在一起吃饭.儿媳妇切开蛋糕,先给公公端过来一块.马烽批评道:“一点儿规矩也不懂,应该先让客人吃.”可能是在生活上不大讲究吧,马烽家用的碗大小不一,有几只碗沿上还有豁口.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马烽拿着水果,专门来医院看望张聚水.张聚水要坐起来,马烽按住他说:“就躺着吧!”两个老人手拉着手,说起了以前的事……

保留李毛孩职务

北和大队隶属北呈公社,是一个有1700多人的大村.这个村没有工副业,仅靠3600多亩薄田生活.有一年,一个劳动力每天只能分到0.27元,刚够买一包0.25元的和一盒0.02元的火柴.因为经济落后,从1958年成立公社以来,北和就一直人心涣散,一天也没有安生过,是全县出名的三类队、落后村.

1967年,30岁出头的李毛孩当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他是个大老粗,一个字不识,可人很实在,天不亮就下地干活.他也很廉洁,每逢下乡干部在大队吃饭时,就找不到他了——他回自己家吃.在李毛孩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北和大队的粮食产量快速提高,社员分配也一年比一年多.

不过,李毛孩也有缺点.他作风粗暴,态度生硬,不讲究工作方法.例如1972年,有人揭发社员周东花偷了玉米,李毛孩听了,二话不说,就主持召开社员大会,对周东花及其丈夫进行批斗.两人的女儿、女婿来找李毛孩吵闹,李毛孩就叫上民兵,把他们捆了起来.又如,村民王续进和几个社员一起垒猪圈,一伙人边干边说闲话.王续进随口说道:“林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长得像只猴一样.”有人把这话汇报了,李毛孩就要给王续进戴上“反对林副主席”的帽子.有干部劝他说:“拉倒吧!林彪住在北京,续进住在北和,俩人根本就认不得,他反他干甚哩?”但李毛孩不听,天天晚上开社员大会,批斗王续进.类似这些事情使李毛孩得罪了不少人,好多社员都对他有意见.

省委驻北和的工作队刚一进村,告状的就围上来了,反映李毛孩的问题.工作队队长从小在城里长大,没有到过农村,一见这阵势,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北和大队的“阶级斗争”很尖锐,李毛孩就是“土皇帝”,非打倒不行.于是他调查走访,总结了李毛孩的“罪状”,要求公社党委撤销他的职务,并追究刑事责任.

北呈公社党委书记贾有生、革委会主任暴有顺在基层工作多年,了解北和村,了解李毛孩.他们知道,在农村不能随随便便换支书,否则这个村就乱了.但省委文件规定,这支工作队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好农村领导班子问题.公社党委商定,先征求北和大队几位支部委员的意见.

于是,暴有顺骑着自行车,一个人来到北和村.北和大队共有八个支委,当他们听说公社准备撤李毛孩的职时,都坚决不同意,说李毛孩是个好干部,怨工作队偏听偏信,没掌握真实情况.有的支委还说:“把我也一起撤了吧!不当了!”大队院里还进来了二三十个社员,都替李毛孩喊冤.

公社当晚就把这件事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书记郝永和听后,建议去找马烽.他说:“马部长是省委领导,又是一位老作家,叫他处理这件事吧!”

第二天上午,贾有生、暴有顺和那位工作队队长各骑一辆自行车,来到县委招待所.马烽先请贾有生把北和大队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一下,又问起李毛孩这个人,贾有生答:“这个人问题不少,可给村里也办了好多实事.”马烽问:“对撤职李毛孩,公社党委是什么意见?”贾有生说:“李毛孩的问题是严重的,公社的意见是等他的其他问题查清后,一起处理.”听到这里,工作队队长坐不住了,坚持现在就撤掉李毛孩的职务.

见他这个态度,马烽从沙发上站起来,严厉地说:“工作队进村才几天,好多情况都不了解,必须依靠公社党委.支部书记是村里的一把手,影响很大,不能随随便便就换!我们是整顿后进党支部,不是叫你去换支书!”马烽不同意撤职李毛孩,这位工作队队长也就不敢再坚

持了.

后来,长治县委派人深入北和村,对李毛孩的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80年3月29日作出《关于对李毛孩同志所犯错误的处分决定》.《决定》中说:“李毛孩同志的错误是在‘’路线的影响下犯的,问题发生后,特别是粉碎‘’之后,李毛孩同志能正视错误,认识错误,并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表现,能主动进行检查,向受害者赔情道歉,在任职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量逐年增加,群众比较满意”,因此,仍保留李毛孩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职务.

看丁玲

“”中,著名女作家丁玲被关进秦城监狱.1975年,已经71岁的丁玲获释后,被安排到山西长治市郊的老顶山公社嶂头村居住.

马烽和丁玲早在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时就认识了,后来丁玲兼任文学研究所所长,马烽是支部书记.丁玲很热心,那时,快30岁的马烽与恋人相隔两地,丁玲听说后主动帮忙,把马烽的女友也是他后来的爱人调回北京,并亲自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1955年,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批判丁玲,说她在文学研究所培植个人势力,搞独立王国.马烽在这个会上替丁玲辩解,说她“功大于过”.正因如此,“”中马烽被打成“丁玲反党集团”的重要成员,多次遭到造反派围攻,还把他的一颗牙齿也打掉了.

马烽早就听说丁玲获释后住在长治市郊,也很想去看她,但长治市委宣传部说,丁玲和爱人属“要案”,看他们需经上级批准.这次来晋东南下乡,马烽吸取此前的“教训”,没有找地方党政部门,而是在前去长治县报到的路上直接绕道去看了丁玲.他们已有20多年没见面了.

后来,马烽在几篇回忆文章中都提到了这件事.他写道:“这是一处单门独户的普通农家宅院.我进去的时候,丁玲同志正戴着老花镜在看报.”“她看到我,显得有点吃惊,愣了好大一会儿,这才和我紧紧地握手.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饱含着两眶热泪.我的眼睛也忍不住湿润了.这是二十年来第一次见面.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漫长岁月,本来有好多话可说,但我们谁也没有提及那些往事.我不愿询问她这些年来遭受的磨难,也不愿诉说自己的经历,怕的是引起她痛苦的回忆.已经结了痂的伤口,没有必要再去捅了.她大概也有同样的想法.我们只是谈了一些有要没紧的话.家里只有她和一位帮她料理生活的亲属.”“陈明同志不在,一清早就搭村里拉茅粪的车到城里给她买药去了.她患有糖尿病,有高血糖等症状,正在服中药治疗.看起来,丁玲同志还是我记忆中的老样子,不显病容,只是两鬓花白了,脸上也增添了一些皱纹.但精神状态还和以前一样,有说有笑,坦率大方.不了解情况的人,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在历次运动中受尽了折磨,受尽了委屈,被开除了党籍的党员作家.”

由于急着要到工作地点报到,马烽只在丁玲家待了个把小时.丁玲一直把他送到大门外,紧紧地握了握他的手.

过了些日子,把工作安排就绪以后,马烽又去看望了丁玲一次.后来他回忆道:“丁老太太又恢复了她那种健谈的习惯,不过我们仍然没有提及那些不愉快的往事.丁老太太告我说:‘你那天走了以后,老乡们很议论了一阵子.’我问她议论什么?她告诉我说有不少邻居向她说:‘老丁呀!看来你的冤案快落实了.要不,怎么会有坐小车的人来看你.’她讲完这件事大笑了.”

丁玲当时是“叛徒”“反党分子”,好多人避之唯恐不及.在这种情况下,不经过上级组织同意,马烽接连两次去看望,这给困境中的丁玲带来了多大的安慰啊!

从嶂头村回来后,马烽一连好几天闷闷不乐.他对经常一起闲聊的招待所所长成长青说:“丁玲是解放前就参加了党的干部,在国际上都有影响.可对她说开除党籍就开除了,说关进监狱就关进去了,‘’迫害知识分子真是太过分了!”

创作《泪痕》

马烽是作家,在把工作上的事做完后,他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在了搜集素材上.在长治县,不管到哪个村,他都一待好几天.晚问当地劳模,白天坐在社员家的炕上聊天.他把村里人说的事情都记到了一个红塑料皮采访本上.

1978年正是“”刚刚结束时,这场荒诞离奇的运动造成了很多悲剧,长治县县长王道义的死就是其中之一.

王道义是一个很正直的人.据原长治县县志办主任崔外仁回忆,“四清”运动中的一个夏天,全县干部都集中到县里开会,听县委书记讲“思想革命化”.忽然,外头下起了冰雹,好多农村干部都坐不住了,仰起脖子朝窗外瞧.这时,坐在主席台上的王道义突然打断了书记的讲话,说:“思想革命化不能光喊在嘴上,得落实到行动上!”他宣布马上散会,要几个副县长立刻去各个公社、重点大队,看看受灾程度有多深,受灾面积有多大,应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他边说边冲出会议室,冒着大雨和冰雹就下乡了.原长治县委通讯组的连步万也回忆,王道义专门从县供销社买了一把小钩锄,一到下班后或者星期天就扛上它,骑着自行车去村里锄草、翻地—“”中,有人提意见,说王道义闲着自家的车子不用,星期天也骑公家的自行车,是损公肥私.就是这样一位正派务实的县长,却在“”中因为触犯了造反派而被迫害致死.

县长之死深深地触动了马烽,他对这件事进行了深入采访.小宋大队是全国劳模李有成的家乡,王道义曾于1966年4月背着被褥、扛着锨锄来到小宋,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和李有成住在一孔破窑里.马烽听说这件事后,就往小宋跑了好几趟,每次都住在小宋接待站.他和老支书坐在接待站的炕上,老支书一边说,他一边往本子上记.原接待站站长李周清回忆说,马烽听老支书讲了一上午,中午到灶房吃饭,已经端起碗来了,还在感慨:“多好个县长啊!他不该遇上那场运动!”马烽还把长治县原副县长张安定接到招待所里,向他打听王道义的事.

王道义临死前住进了医院,当时医院里根本就没有青霉素,而他的病又急需该药.在这种情况下,长治县商业局的屈恩福等人出于对老县长的同情,想方设法买了几针青霉素给他送去.王道义的女儿十分感谢,可又非常为难.她说:“家里实在太穷了,连药钱也出不起.”原来自从被打倒后,王道义就被停发工资,几个孩子又小,家里根本没有收入.同在医院治病的长治县老县长鲍德山看到这种情况,唉声叹气地说:“长治县不能再这样乱下去了!连县长都看不起病了,老百姓遇上个事该怎办?”

1978年7月,在郝永和书记的过问下,长治县委为王道义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对强加于他的一切诬蔑之词予以推倒,对相关材料一律公开销毁,他本人的检查退还家属,并根据政策,按每人每月12元的标准发给其子女抚养费.

在掌握了长治县“”前后的大量素材后,马烽坐下来开始写作.他写得很专心,有时竟忘了吃饭,招待所所长成长青就让服务员把饭菜送到他房间里.几个小姑娘推开门,把饭和热汤搁到茶几上,有时候还朝桌子上看上一眼,瞧瞧老作家在写什么.这时,马烽就会随手拿起几页写成的草稿说:“拿上看看吧!”几位服务员看过之后,还传给招待所的其他人看.有人现在还记得,这篇稿子的题目叫《新来的县委书记》,具体内容写得潦草,不好认.招待所后面是个大操场,马烽经常背着手、弯着腰,在操场上转过来转过去,一转就是半天,也许他在构思故事情

节吧!

马烽还对成长青说:“在一个县里来说,县长就是最大的官,可搞运动竟把县长斗死了.运动结束了以后,首先就应该给县长平反,开追悼会,这样才能服人心.”他把这些构思写进了电影《泪痕》里,1979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在全国上映.马烽在塑造了金县原县委书记曹毅挖渠排涝、兴修水库而最后被陷害致死的同时,还刻画了现任县委书记朱克实平反冤假错案、关心群众生活的亲民形象.影片放映后,长治县一片哗然,都说描写的就是长治的事.当然,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能一一对应.在《泪痕》里,曹毅的妻子对他一往情深;而现实生活中,王道义却和他的爱人因观点不同而经常吵闹—“”使夫妻反目成仇.

1979年3月,晋东南地区文联召开全区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把马烽从长治县接到会场,请他就短篇小说的写作技巧等问题作报告.马烽说:“说实话,我觉得写作没有什么技巧.非要我找技巧不行的话,那就是深入生活,深入工农兵,写你自己熟悉的东西,这样才能出来好作品.”的确,《泪痕》不就是这样完成的吗?

当年5月,山西省委第四批“农村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撤离农村.临行前,马烽坐着一辆吉普车,把长治县20个公社挨个转了一遍.听说老作家要走,县委招待所和机关的一些同志自发赶来为他送行.马烽说:“长治县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煤有铁.记住以后千万不要搞派性,可不敢再把县长斗死了!”

时光荏苒,转眼间40年过去了.岁月淹没了许多记忆,但长治县的老人们还是时常念叨起马烽,念叨起他的二三事.(编辑?赵鹏)

作者:山西省长治县发改局工作人员

马烽在长治县二三事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马烽在长治县二三事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马烽在长治县二三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马哲论文

2、药事管理论文

3、药事管理学论文

4、青马班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