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言文学论文怎么写 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如何为世界文学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这篇语言文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如何为世界文学

摘 要: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形式多样,浩如烟海,异彩纷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各种事物都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也不例外.在国内汉语言作家文学研究已经趋于平缓的情况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逐渐受人关注,从边缘逐步走向中心.文学无国界,比“边缘中心化”更重要的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如何发展成为世界文学,获得更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便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立足于此,初步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并试图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如何发展成为世界文学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世界文学;口头文学;大卫?丹穆若什

作者简介:邱建华(1991-),男,彝族,云南省丽江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多民族文化遗产与凝聚.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03

中国认定,中国境内有55个少数民族,其实,中国的少数民族远远不止55个.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如此多的少数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形式不一,不拘一格,但很少有机会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展现其风采,实属遗憾.而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今世界已成“地球村”,如何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成世界文学是一个有必要讨论的话题.但所谓名正才能言顺,在讨论这个问题前,首先得探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汉语言文学作品从古至今都占据了主流地位,乃至在当代中国高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里也鲜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一笔带过者居多.抛开话语权的因素,语言障碍问题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少数民族作家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遇到的障碍则相对小得多,相对来说发展得也较好些,例如阿来先生的《尘埃落定》和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等作品皆因其相对较小的语言障碍,乘着中国主流文学的东风成功进入了世界文坛.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即少数民族身份的作家用少数民族语言写成的书面和口头文学作品,题材不限.以汉族身份和国外民族身份的作家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也归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但其数量相对较少.虽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作品数量庞大,优秀作品也不少,并且这些作品往往承载着该民族的族群记忆,它们不仅是文学作品,有的还是代代相传至今的文本和口头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二、什么是世界文学

美国中学教育开设有“世界文学”课,也有相关教材,内容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名著,而在中国的图书馆里,图书分类标签中亦有“世界文学”,书架上放置的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名著.由此可知,人们对于“什么是世界文学”的认识,理所当然地认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而未认真思考其深层涵义.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著名比较文学教授大卫?丹穆若什(DidDamrosch)独辟蹊径,提出了世界文学的另一种定义.他在《什么是世界文学》的导言里提出:“世界文学(WordLiterature)不是一个无边无际、让人无从把握的经典系列,而是一种流通和阅读的模式.”[1]并且“以世界、文本和读者为中心,提出了三重定义: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之间的椭圆形折射;世界文学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世界文学不是指一套经典文学,而是指一种阅读模式——一种以超然的态度进入与我们自身时空不同的世界的形式.”[2]

这三重定义从新的角度概括了世界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从“世界”的角度来说,世界文学是不同文化系统的文学作品跨越民族边界进入对方文化系统从而产生椭圆形相互折射的一种模式,即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是世界文学,假设它在本民族内的流通是呈圆形的话,它要成为世界文学,就要从本民族“走出去”,而其延伸的轨迹连着其本民族内的圆形呈一个椭圆形状,而对方文化系统亦有文学作品进入本文化系统的话,它们便产生了相互折射的效果.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按大卫?丹穆若什的观点,由于一部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前提是它首先是某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必然是用本民族的语言创作的,而它要进入另一民族的文学中,就要通过翻译才能达到其流通的目的,所以说,世界文学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世界文学对读者而言,是通过以上两重定义的过程,翻译、流通后,让此民族的读者可以通过翻译进入彼民族的文学,努力把自己置身于该文化语境中,与母语文学保持一定距离,去审视另一个民族的文学世界.当然,这可以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集体行为.

总而言之,从大卫?丹穆若什对世界文学的三重定义中可以看出,世界文学具有动态生成性、跨文化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它是一种动态模式,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表现为“一体两面”.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一再强调,世界文学不是一系列经典,而是文學的一种流通模式.也就是说,某一个民族的某一部文学作品在它成为世界文学之前和之后都是同一个作品,只是当这一作品以“超然的态度”进入另一个民族的读者的文学生活中时,它的文学意义得到了升华而已.这对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也同样适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优秀的作品,在被创作出来后,只有走向世界文学,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天地,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意义.但是有个重要的思维误区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文学边界和国界的辩证关系.传统观念认为,世界文学就是全世界的文学作品.其实不然,文学的边界与文化系统的边界有关,但不一定与国界重合.如英美文学,同属一个文化系统的同一类文学作品,但英国和美国却是两个国家,有不同的国界并且不接壤.而中华大地上,世界文学就在身边.例如,藏族的文学作品流通进了彝族的文学读者群中,它们就是世界文学,反之亦然.所以,世界文学只能是相对于本民族文化系统而言,并且与国界、民族聚居区边界都不一定重合.

所以,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作品就可以构成一个狭义的世界文学体系,可以相互流通阅读对方的文学作品,相互了解,相互折射,共同发展,但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要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发展,不能仅限于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文学之间流通,狭义地成为“世界文学”,而是要走向更多的文化系统,成为“全球化的世界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是辩证的,非一成不变.从大卫?丹穆若什的定义上来看,世界文学只认文化边界,不认国界.但每个民族都属于特定的国家,其民族文学无论文化边界如何,其主体和根脉仍然属于某一个国家,在这个意义上,世界文学与国界仍然有着天然不可分的微妙关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根脉属于中国,在世界文学舞台上,不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被翻译成多少种语言的作品,它都深深地烙上了中国和本民族的印记,它是世界文学,但是它永远又是本国内本民族的作品.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罗庆春教授多部用母语写成的文学作品都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流通,如《虎迹》、《冬天的河流》等,但它们在成为世界文学的同时,从广义的世界文学上说,它们是中国的文学作品,对狭义的世界文学上而言,它们是彝族文学作品.

但是,在本文中,世界文学的概念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流通模式,基于作品但不是作品本身.因为文学作品的归类是不稳定的,因时因境而变,并且有的作品不止一个归类,会让读者无所适从,造成文学界的混乱,这对于世界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都适用.所以,只有将二者都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流通模式这一共同衡量标准上讨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如何发展成为世界文学才有意义,也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四、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如何向世界文学发展

大卫?丹穆若什认为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间的一种椭圆形折射.也就是说,民族文学都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在谈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坚持“拿来主义”,积极地借鉴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促进彼此文学的交流和发展.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如何向世界文学发展这个问题,笔者在此想从世界文学的生产、翻译和流通三个重要环节,对当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第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生产问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生产本身先天不足,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经济欠发达,文学保护意识薄弱,所以,对于先辈所创造的优秀文学典籍的保护、阅读和研究存在问题,导致这部分文学作品不断流失或被束之高阁.拿彝族文学来说,彝族祖先创作的很多优秀文学作品因不注意保护而失传,即使流传下来了,彝族祖先的大量作品因研究人员的缺乏和缺少研究经费而不能被解读.例如,西南民族大学的图书馆收藏了很多古彝文经书,但因其价值不能被人所知并且缺少专门的研究人才和经费,而大多被束之高阁.所以,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创作和研究人才,保护和研究少数民族已有文学作品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要鼓励原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第二,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翻译的问题.诚如大卫?丹穆若什所言:“世界文学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不翻译或翻译质量太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都会受阻.文学翻译是二次创作,并不是语言的简单转换,所以翻译人才的培养,其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一部优秀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作品,被粗糙翻译后,就会变得一文不值.笔者很喜欢读彝族文学经典——《玛牧特依》,那用诗意的彝文写成的富有哲理的文字,读来甚是优美,而当笔者读《玛牧特依》的一本粗糙汉译作品时,那种优美感完全消失,而且其汉语遣词造句也拙劣不堪,完全破坏了原文的魅力.可见,翻译的优劣决定了一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能否成功发展为世界文学而受人青睐.因此,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翻译问题,笔者还想在此谈谈口头文学能否转换成文字和翻译的问题.许多人认为,口头文学不能转换成文字,也不能翻譯,认为那是亵渎.其实不然,这恰恰是保护口头文学的最好的形式,口耳相传固然神圣,但前提是其语言继续存在,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90%的语言将从地球上消失.而中国现在所谓“少数民族汉化”和语言流失现象是有目共睹的.到时候,尤其是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的流失会成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的一个沉痛打击.而口头文学的保存和翻译,有利于挽救这种局面,其实并不影响其神圣性.《论语》是口头文学转换成文字的典型例子,它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依然能被今天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它的神圣性有丝毫减弱吗?另一方面,在现代科技允许的前提下,做好相关音像记录也是一种重要措施,但它是否会被认为是文学,那还得看文学的包容度有没有那么广阔.在笔者看来,一切与语言和文字有关的事物都是文学.由此,口头文学作为音像制品保存下来,那毫无疑问也是文学.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谈谈口头文学的概念,因为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不能绕开口头文学.口头文学是从口头传统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概念(关于“口头传统”的概念,可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巴莫曲布嫫教授的文章——《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3]),口头文学是以口头形式演绎的语言艺术形式,包括说唱艺术、民间论辩、民间口传故事等等.口头文学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忽视了口头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不完整.

第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流通问题.在当今地球村时代,新媒体日新月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应顺势而动,借新媒体的强大力量进行自我展示,促进流通,走向世界舞台.但流通是需要策划和策略的,需要行家来策划,这就要涉及到“文化经纪人”这种人才.这种人才十分稀缺,因为他不仅要懂文学、文化,还要懂市场和经济的规律,并且还要懂得与政府和媒体打交道,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文化经纪人可能还要通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需要靠这个群体“走出去”,他们是决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能够更好地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媒体流通外,培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读者群也是另一个渠道,即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读者阅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习惯,但这又要涉及前面两个环节.因为“内容为王”,无论是创作还是翻译,都得生产出优秀的作品.所以,这三个环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世界文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需要着眼于生产、翻译和流通三个环节,解决相关的问题,而专门人才和读者群的培养是解决这三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的最重要的途径.因为,在任何时代,人才都是最稀缺的资源,而对文学作品来说,读者至上.

注释:

[1]Damrosch,Did.WhatIsWordLiterature?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3,P.5.

[2]大卫?丹穆若什,《什么是世界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309页.

[3]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J].读书,2003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阿库乌雾.母语的光辉[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2]阿库乌雾.彝脉——第二母语的诗性创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

[3]阿库乌雾.中英对照版诗集TigerTraces(虎迹).ForeignLanguagePublicationsTheOhioStateUniversity[M].美国: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2006.

[4]大卫?丹穆若什.《什么是世界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

[5]梁庭望、张公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M].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4.

[6]魏清光、曾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机遇、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文坛,2016年第2期.

[7]徐新建.《“墨尔多”之歌:多样化的文本和实践》[J].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12-18.

语言文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语言文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语言文学论文

2、文学杂志投稿

3、外国文学期刊

4、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5、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6、文学杂志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