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柏拉图洞穴喻中的解放者论文范文 和柏拉图洞穴喻中的解放者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柏拉图洞穴喻中的解放者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柏拉图洞穴喻中的解放者

■郑村/江苏师范大学

摘 要:柏拉图的洞穴喻中,解放了被束缚的囚徒、并将他强迫带出洞穴的解放者是被描写最少,但却最为重要的角色.正是因为解放者的存在洞穴才从一个封闭的地下世界开始与阳光下的世界有联系.解放者也只能从不被束缚的洞中人中产生,他的产生过程以及他解放其他被束缚者的过程与后来那个返回洞穴的人是非常不同的.事实上,这个解放者的角色比起被带出洞穴之后又返回,因为宣扬外面的世界而受到迫害的被束缚者,更能代表哲学家.

关键词:洞穴喻被束缚者解放者差异转向

洞穴喻是真正的政治哲学的寓言,洞穴喻所描述的是由哲学向政治哲学的过渡.解放者是一种哲学家,而被解放后又重新回到洞穴中,并遭受到惩罚的囚徒则是另一种哲学家.可以说洞穴喻所表达的正是理想国所要建立而没有建立成的理想式城邦的悲剧预言,哲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私人性质被改变,哲学由哲学家的事业走向城邦的事业,这注定是一种失败的路径.在洞穴喻中最能表现哲学和政治哲学区别的地方就在于这两种角色所代表的不同种类哲人所采取的行动的差异.

一、解放的实质

洞穴喻其实是针对于教育设置的比喻.在整个洞穴中最重要的行为是看,也就是面向的问题.因此在后面苏格拉底把这种学习叫做灵魂的转向.这是一种灵魂的内在力量.苏格拉底反对“他们声称自己能把真正的知识灌输到原先并不拥有知识的灵魂里去,就好像他们能把视力塞入瞎子的眼睛似的.”按照苏格拉底的观点来看,看的能力每个人本来具有,不同的是看的对象,洞穴底层的人成为现在的状态正是因为他们永远只面对那些被投入到墙上的阴影.而作为一个教育者在这里要做的就是迫使灵魂转向,让灵魂面向其他的东西,看其他的东西.由此达到一种教育的目的.

在这里首先出现的问题是,灵魂的自觉性何在?海德格尔在《论真理的本质》中说“他们无法做出区分”、“他确实不知道他处于某种境况之中.”一直被束缚的人是无法察觉自己的被束缚的,因为他没有作为区分的参照、在这种情况下,灵魂是不可能实现转向的.所以当苏格拉底说道“某一天,突然有什么事发生,使他们能够解除禁锢.”时,这种事件可能在被束缚者内部发生吗?按照整个洞穴喻本身来看,被束缚者无法做到自我解缚,因为他本身并不知道自我被束缚了.就像海德格尔所说,他不知道自己处于某种状态,因此就不能去要摆脱这种状态.那么很显然这里出现了洞穴里的第三种人,那就是解放者的角色.灵魂的转向必须要借助外力才能实现,如果真的如苏格拉底所说,他在这里谈的目前为止还是教育的问题的话,那么至少可以知道的是,这种教育本身是不自足的,教育必然要求外力的介入,否则就会永远停留在一个状态之中.

解放者从哪里来?苏格拉底都没有做出清楚的交代.对于灵魂的转向来说,这个解放者成了最模糊也是最关键的存在.解放者更是最直接的言说者,他告诉被解放者,并且强迫他回答.一旦关于什么是更真实的问题,也必然将差异带入到对话中去.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写道:“希腊语中指称哲人的那个词,从语源学的角度看,可以追溯到sapie,即我辨味,sapiens,辨味的人,sisyphos即有敏锐味觉的人.因此,在这个民族看来,一种敏锐的品尝和辨别的能力,一种杰出的区别能力,构成了哲学家特有的艺术.”对于差异的直觉,在洞穴中,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哲学最直接的来源.而对于所有的环境来说,造成分歧的都来源于外部.就整个洞穴而言,如果没有解放者的存在,洞穴将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领域.正是由于这个解放者的存在,打破了相互之间的封闭性.因此,灵魂的转向本身不仅是灵魂的转向,更是自我的一种打开,否则灵魂的转向就纯然成为一种被动的机遇,这样天然面向太阳的人和天然面向阴影的人就不存在本质的差别,他们只是由于偶然的运气造成了悬殊.这种解释无论如何不应该成为任何形式的教育的支撑.苏格拉底在这里所说的灵魂转向更多的是由一种状态像另一种状态的开放.

二、解放者的身份

在整个洞穴的走出去和走回来的过程中,无论是解放者,还是被解放者都没有关心自身的问题.对于自身的审视和关怀成了缺场的存在,这也就造成了整个洞穴的价值缺失,不论是被束缚者,行走的举物者,还是解放者与被解放者,都没有表现出对自身的审视和关怀.在整个洞穴喻中,“看”成了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而看这种行为是不能针对自身的.没有人能看自己.被束缚者只能看到阴影,连相互之间也不能看.对他们来说,人本身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有没有同伴对被束缚者来说仅仅是一种意见的寻求.在个体上来说,他没有关于其他个体存在的意识,因而也就很难形成关于其自身的意识.这也是为什么被束缚者无法自我解脱的原因.被束缚者没有关于自我的任何直觉.从他被束缚,到被解放,被问,被拖着走出去,强迫着看.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主体性的存在.洞穴中的所有人都是对外性的.尼柯尔斯在《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中也说“虽然这些哲人在向有关更高事物的知识上升时,的确看到了洞外之人,但他们永远看不到自己.”如果说在这里洞穴喻能表达苏格拉底关于哲学的看法的话,那么这种哲学就很少关怀自身甚至不把自身作为一种知识来对待.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如果哲学是爱智慧的话,那么在洞穴喻中的哲学则是全然缺乏爱欲的.“实际上,哲学对他们毫无吸引力.他们肯定是被迫把目光投向光亮,被拖拽到阳光底下.并不是什么爱欲的力量促使他们走出洞穴,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不满洞中的生活,或者感觉到了匮乏.”在这种意义上说洞穴喻中的哲学家也就不是一个爱智慧的人,而只是一个被迫面向智慧的人.唯一的理由使得他“宁愿吃苦也不愿再过囚徒的生活”的是他明白存在于两种生活的差异.从这个方向理解,那么就没有人会天生爱智慧.走出洞穴的人,是得到了智慧之后才使得他们不愿意放弃智慧.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即使存在第一个走出洞穴的人,他也不是因为爱智慧而走出去,是走出去使得他爱智慧.这就在洞穴喻里产生了一个关于哲学家的悖论.如果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而他又必须见过真正的智慧才能产生某种爱的话,那么也就没有人会成为哲学家.

对于举着物体在火光前走来走去的人来说,很自然的一个问题是,这些人有没有走出过洞穴?行走的举物者并没有被束缚,为什么没有成为走出洞穴的人,整个洞穴的最大封闭性其实恰恰存在于这些行走者们,他们更靠近洞口,更自由,但没有人走出去.这里产生的问题就是,既然被束缚者没有办法自我解放,那么解放者就只能从这些被束缚者中产生,要么解放者就是一个洞穴外来的人.如果这个解放者是从洞穴外来的,那么哲学本身就不在自足,而成了像神学一样的东西,它需要外部的条件作为起源.很自然的这个外来者——如果我们洞穴看做我们的社会一样的话——就必须要神的启示才能实现最初的解放,哲学就成为了一种神学.并没有证据显示苏格拉底认为洞穴之外还有其他人居住.所以这个解放者必须本来就是洞穴中的人,因此也只有从这些行走着的举着人造物体的人中才能产生出来.因为他们能行走,也更接近洞口,他们是天然可以走出洞穴的人.

三、两种哲学家

即使在这里第一个解放者确实是从洞穴内产生的,仍然有很多地方无法在通常对哲学的理解上进行解释.最早的那个解放者,那个举着物体在矮墙下、火光前行走的人,因为某种内在的原因选择了放弃他原来进行的工作,他向上走出了洞穴,那么是什么使得他向外走.如果不是由于阳光的吸引,那么解放者的出走就变成了一种莫名的冲动,智慧的来源成了机缘巧合的奇遇的结果.但无论如何,至少这是从人出发的结果.因此,智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转向,是对一种状态的脱离,一种莫名的开放自我的冲动.由此而实现走出洞穴,进而通过看、通过面向阳光下的事物,从而对智慧产生爱欲.对于一种新状态的寻求,必然导致与原本状态的决裂,这是在洞穴中无法避免的,当这个解放者拖拽着囚徒往外走,强迫他看着光线的时候,就是强迫他与洞穴底的状态进行决裂.不同的是原本这个解放者自己由于冲动所做的事情现在要通过强迫使别人来做到.这也是这里要问的另一个问题:通过本身并不存在爱欲的哲学教育产生的结果能够算的上是哲学吗?

与后面走出洞穴的人相比,已经存在的这个解放者最大的不同是他并没有去说服其他所有人,或尝试对其他人进行言说.而是仅仅选择解放其中一个,并采取强迫的方式将他带离.因此在这里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这里想要表达的其实是与他相反的一种哲学教育,虽然他们目的相同,都希望将人带出洞穴,见到阳光.苏格拉底本人采用的,不论是反讽还是助产术都属于一种自我的言说形式,这与洞穴喻中强迫拖拽别人的解放者不同.

事实上,作为教育内容的言说只能实现束缚者的初步解放,也就是从被束缚的状态带入火光之前,告诉他人像和木偶如何产生墙上的影子等.如果洞穴外代表了哲学世界的话,那么火光的世界则更多的代表的人的社会,也就是政治社会.因此,在这里,人的属性更为强烈,痕迹更明显.教育也就更重要,因为偶像,阴影,声音都是人造产生的,也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形成共识,相比于洞穴外的哲学世界而言,这个政治社会更加开放.也是交流最集中的地方.

而真正的解放,则是要走出洞穴外,在这个过程中,言说是没有作用的.因此,当解放者解开束缚者的枷锁时是说了话的,但是当他带他离开洞穴时,却没有说.只是被解放的囚徒在痛苦中自己看.他观察、推论.但却没有说任何内容,也没有同解放者有任何交谈.走出洞穴纯然成了囚徒自己的事情.就像解放者没有去号召举物的行走者一起走出洞穴一样,走出去的囚徒也没有和解放者做任何的交流.归根到底,哲学是私人性质的,哲学封闭,不对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开放.每个人都或许可以拥有,但却始终不能交流.这也是为什么解放者只能采取行动,强迫一个被束缚者走出洞穴,让他见到阳光并从而产生爱欲.而无法用言说的方式向人们描述,号召人们走出去.这是哲学本身拥有的私人性质所决定的.哲学注定是不开放的.

四、结语

解放者所代表的其实就是前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家,他们是纯粹哲学的追随者,但不是政治哲学家.像尼采所说的泰勒斯那样,他们通过哲学直觉把握到哲学,但是这种哲学无法言说,他们的哲学仅仅构成他们自己与少数人的一种内在感觉.而苏格拉底则像那个被解放的囚徒一样,通过他的前辈们,他直观到了哲学,但是他的哲学不是一种封闭的私人事业.苏格拉底的大众关怀强过他的前辈们,他要把哲学的事业变成众人的事业要把他的哲学直觉变成众人的直觉.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拯救,而在洞穴中的其他人看来,这无疑是一种侵夺.哲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的结局注定是悲剧式的.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美)尼柯尔斯.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M].王双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3](德)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M].赵卫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郑村(1989-),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哲学硕士,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西方政治哲学.

柏拉图洞穴喻中的解放者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柏拉图洞穴喻中的解放者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柏拉图洞穴喻中的解放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图论文

2、论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