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居民幸福感基于CCSS数据的分析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公共服务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居民幸福感基于CCSS数据的分析

杨秀丽谢文娜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

摘 要:本文采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应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和城乡间差异性.结果表明,医疗保险能提升居民幸福感,但对农村居民效果不明显.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居民幸福感会提升91%,对城镇居民幸福感影响不显著.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幸福感会降低142%,但能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公共服务资源充足性每提高一个等级分别提升城镇和农村居民幸福感63%和89%.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资源越是充足和普惠,就越容易感到幸福.便利的公共服务资源可以使居民幸福感提高35%.因此,本文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大公共资源投入等建议,以期提高居民幸福感.

关键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幸福感

DOI:1013856/jcn111097/s201810014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价值之一,也是世界上各个国家一直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终极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幸福感作为一个焦点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现阶段,中国政府为改善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幸福工程”和“民生工程”.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总书记多次强调改善民生问题,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居民社会保障和政府公共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是否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有明显作用呢?

1文献综述

对于居民幸福感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进行诸多有益的探讨.研究最多的是收入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许多学者围绕“Easterlin悖论”展开探讨.例如,FerreriCarbonell(2005)认为,相对收入对居民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对低收入群体来说,自身收入水平与平均水平的差距会降低主观幸福感;而对于高收入群体,自身收入水平带给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并不显著[1] .Knight等(2009)利用2001年世界价值观调查(WVS)数据分析影响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因素,结果表明,绝对收入水平和家庭财富对于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微弱[2].叶初升和冯贺霞(2014)运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解释城乡幸福悖论,研究发现,在控制收入、相对收入等变量后,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幸福,但在加入“认命”“进取心”等主观变量后,城镇居民幸福感高于农村居民,进而得出了增加农民收入同样可以提高居民幸福感的结论[3].卢海洋等探讨了就业质量和社会认知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显示,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幸福感影响显著,良好的社会公平感知、较高的经济地位感知和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农民工幸福感.而代际差异主要表现在工作类型、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签订状况以及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方面[4].

社会保障在保障中国居民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居民社会保障情况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如石智雷和施念(2014)以农民工城市融入为出发点,对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保障状况做了分析,并从微观视角研究了个体社会保障状况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5] .关于社会保障与居民幸福感的内在关系,孙远太(2015)通过对河南省875份城市农民工生活状况问卷的分析,探讨福利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幸福感有着显著影响[6] .殷金朋等(2015)从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水平两方面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特征,并结合2013年 CGSS数据,实证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地区差异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均有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但人均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抑制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7] .

公共服务是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服务和产品.杜春林和张新文(2015)根据不同时期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特征,在分析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效率低下和政府绩效导向等问题基础上,构建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思想的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治理路径和治理框架,以期实现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整体性[8].近几年来,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臧敦刚等(2016)使用中国西部7省份757个行政村31 61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公共服务、村庄与农户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共服务的供给程度和村庄的发育程度对农户的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化削弱了公共服务对农户幸福感的影响[9].毛小平和罗建文(2012)在探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社会因素时,实证分析发现,不管是城市社会还是农村社会,在政府服务满意度方面,居民对政府服务满意程度越高,其幸福感也越高[10] .

综上文献回顾,关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多是单独分析,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本文采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应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和城乡间差异性,得出了相关结论,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大公共资源投入等建议,以期提高居民幸福感.

2数据、变量与模型

21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该数据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调查所得.该项目自2003年开始,至今已调查9次.调查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份,采用分层四阶段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综合性社会调查,涵盖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等多个层面,是国内学者公认的较为权威的微观数据.

22变量选择及说明

22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是居民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根据自身状况对生活质量进行的总体评价,一般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等级,调查对象根据情况进行选择.CGSS问卷中对幸福感测度是通过“总的来说,您认为您的生活是否幸福”问题来进行的,选项分为“非常不幸福”“比较不幸福”“说不上幸福不幸福”“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5个层次,依次赋值1~5.在2015年的有效统计样本中,受访对象幸福感的平均得分为389,具体幸福感情况详见表1.

表1居民幸福感分布情况

单位:人,%

〖XB,HT5”SS,J*2;Y2<(续)>〗

居民幸福感

全国

城镇

农村

样本数

百分比

样本数

百分比

样本数

百分比

非常不幸福

87

10

25

08

62

11

比较不幸福

502

58

144

44

358

65

说不上幸福不幸福

1 250

143

429

132

821

150

比较幸福

5 311

610

2 031

626

3 280

600

非常幸福

1 561

179

613

189

948

173

总样本量

8 711

3 242

5 469

数据来源:CGSS 2015.下同.

222解释变量

本文的关键解释变量之一是居民社会保障情况,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作为中国主要的两大保障措施,往往被用来衡量个体的社会保障情况,已有文献中许多学者把两大保险的参保率作为衡量社会保障状况的指标.CGSS问卷中涉及居民社会保障的情况主要包含“是否参与医疗保险”“是否参与养老保险”“是否参与商业医疗保险”和“是否参与商业养老保险”4个方面.为保证指标选取的全面性,本研究将CGSS问卷中涉及的4个方面全部作为衡量居民社会保障情况的指标.

公共服务作为另一关键解释变量,居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是衡量公共服务水平最直观最贴切的方式,赵洁和杨政怡(2017)在研究公共服务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时,即是从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的充足性、均衡性、公共性和便利性角度出发的[11].本文将从居民对公共服务资源充足情况、分布均衡情况、便利性以及普惠性的满意度情况出发,探讨其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CGSS 2015问卷把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分为5个等级,居民根据感受进行评价.

223其他个体特征变量

大量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指标较多.参考已有研究文献所证实的影响居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选取以下个体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年龄的平方、民族、是否党员、户籍、学历、婚姻、健康状况、宗教、人均收入、住房、工作以及家庭经济档次.

各变量的详细定义以及描述性统计详见表2和表3.

表2各变量定义说明

〖XB,HT5”SS,J*2;Y2<(续)>〗

变量类型

变量名称

变量定义及赋值

因变量

居民幸福感

非常不幸福等于1,比较不幸福等于2,说不上幸福不幸福等于3,比较幸福等于4,非常幸福等于5

社会保障

医疗保险

是否参与;否等于0,是等于1

养老保险

是否参与;否等于0,是等于1

商业医疗保险

是否参与;否等于0,是等于1

商业养老保险

是否参与;否等于0,是等于1

公共服务

充足程度

非常不满意等于1,比较不满意等于2,说不上满意不满意等于3,比较满意等于4,非常满意等于5

均衡程度

非常不满意等于1,比较不满意等于2,说不上满意不满意等于3,比较满意等于4,非常满意等于5

便利程度

非常不满意等于1,比较不满意等于2,说不上满意不满意等于3,比较满意等于4,非常满意等于5

普惠程度

非常不满意等于1,比较不满意等于2,说不上满意不满意等于3,比较满意等于4,非常满意等于5

个体特征

性别

女性等于0,男性等于1

年龄

单位:岁,以实际数据为准

年龄的平方

年龄岁数的平方,以实际数据为准

民族

其他民族等于0,汉族等于1

党员

是否党员;0等于否,1等于是

户籍

户籍状况;0等于农业,1等于非农业

学历

1等于文盲,2等于小学,3等于初中,4等于高中,5等于中专,6等于大专,7等于本科,8等于研究生及以上

婚姻

是否在婚有配偶;0等于未婚,1等于在婚有配偶

健康状况

自评健康状况;1等于很不健康,2等于不健康,3等于一般,4等于比较健康,5等于很健康

宗教

是否有宗教信仰;0等于否,1等于是

人均收入

单位:元,人均收入的自然对数,以实际数据为准

住房

是否拥有住房;0等于否,1等于是

工作

是否拥有正式工作;0等于否,1等于是

家庭经济档次

自评家庭经济状况;1等于远低于平均水平,2等于低于平均水平,3等于平均水平,4等于高于平均水平,5等于远高于平均水平

23稳健性检验

需要说明的是,已有不少的研究指出,无论是采用OLS模型还是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或有序Logit模型,并不会对变量系数的方向和变量的显著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并且相对于有序Probit模型或有序Logit模型,OLS模型的回归结果反而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边际效应[12].因此,本文借鉴参考卢海阳等(2017)的做法,为了保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在采用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的同时,采用OLS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

表3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XB,HT5”SS,J*2;Y2<(续)>〗

变量名称

全国样本

城镇样本

农村样本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居民幸福感

389

0821

394

0782

385

0840

医疗保险

092

0276

092

0273

092

0278

养老保险

071

0455

078

0415

067

0471

商业医疗保险

009

0284

014

0351

006

0229

商业养老保险

006

0237

010

0303

003

0184

充足程度

316

0916

319

0907

314

0920

均衡程度

297

0937

298

0940

296

0936

便利程度

315

0946

319

0933

313

0953

普惠程度

310

0929

313

0922

309

0933

性别

048

0500

049

0500

048

0500

年龄

5015

16531

5106

17184

4961

16110

年龄的平方

2 78839

1 699857

2 90186

1 789821

2 72112

1 640671

民族

093

0260

095

0218

091

0281

党员

011

0309

019

0389

006

0237

户籍

037

0483

学历

333

1785

431

1855

275

1458

婚姻

079

0404

075

0433

082

0384

健康状况

364

1063

371

1003

359

1095

宗教

010

0306

010

0297

011

0311

人均收入

9576 3

1155 38

10130 5

0921 31

9247 8

1154 66

住房

094

0244

092

0265

094

0231

工作

038

0485

048

0499

032

0467

家庭经济档次

267

0715

278

0713

260

0709

3模型结果分析

31社会保障的主效应分析(表4)

从医疗保险角度来看,在全国样本上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参加医疗保险的居民幸福感会提升89%(e0085-1).而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影响表现有所差别,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会感到更幸福,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在农村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虽然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正向的,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与张洪源等得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降低农民工幸福感结论并不一致,表明随着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不断完善,给农村居民在医疗消费方面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保障[13].

从全国样本来看,参加养老保险的居民会比不参加的幸福感更强.这种影响在区分户籍上表现出不一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居民幸福感会提升91%(e0087-1).而在城镇地区,参加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会降低居民的幸福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城镇居民在退休后,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相比较有所降低,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下降,幸福感降低.另外,许多私营企业、外企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养老保险并不完善,这也导致他们退休后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

表4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对居民幸福感的主效应分析

〖XB,HT5”SS,J*2;Y2<(续)>〗

变量

全部样本

城镇样本

农村样本

系数

标准误

系数

标准误

系数

标准误

医疗保险

0085*

0046 1

0169**

0080 5

0063

0056 9

养老保险

0061**

0029 7

-0014

0057 2

0087**

0034 9

商业医疗保险

0077

0055 8

-0133*

0075 5

0319***

0084 5

商业养老保险

-0067

0066 0

0033

0086 5

-0170

0104 0

充足程度

0078***

0019 5

0061*

0032 8

0085***

0024 3

均衡程度

-0009

0019 7

0049

0032 1

-0040

0025 1

便利程度

0034*

0020 1

0031

0033 4

0036

0025 2

普惠程度

0100***

0020 5

0079**

0034 3

0114***

0025 7

性别

-0102***

0025 0

-0141***

0041 4

-0085***

0031 6

年龄

-0038***

0004 8

-0047***

0007 8

-0034***

0006 2

年龄的平方

0001***

45731e005

0001***

73165e005

0001***

59772e005

民族

-0015

0048 3

-0161

0095 6

0036

0056 2

党员

0089**

0043 6

0148***

0057 0

0031

0069 5

户籍

-0041

0029 8

学历

0028***

0009 9

0010

0014 5

0042***

0014 1

婚姻

0238***

0033 7

0317***

0052 8

0201***

0044 4

健康状况

0234***

0012 8

0241***

0022 2

0230***

0015 8

宗教

0159***

0041 3

0148**

0070 2

0170***

0051 1

人均收入

0025*

0012 9

0052**

0025 4

0022

0015 2

住房

0256***

0049 7

0170**

0075 7

0310***

0066 4

工作

-0088***

0030 2

-0037

0051 7

-0130***

0037 9

家庭经济档次

0337***

0019 0

0310***

0031 5

0354***

0024 0

注:***、**、*分别表示在1%、5%、10%置信水平上显著.

从商业医疗保险层面来看,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城镇与农村地区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方向,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幸福感会降低142%(e0133-1),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影响则呈显著正相关.主要是因为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商业医疗保险并不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和范围大,且手续烦琐,在医疗消费方面并不能提供很大帮助.而在农村地区情况恰恰相反,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完善的影响,商业医疗保险报销的范围和比例都相对较大,更加明显地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医疗支出.另外,在农村,能够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一般都是经济状况较好的,幸福感也就相对较强.

从商业养老保险层面来看,其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无论是全国样本还是区分户籍分析上,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32公共服务的主效应分析

从公共服务资源的充足性影响来看,公共服务资源越充足,居民幸福感越强.这种影响无论城镇还是农村,都表现出了一致性,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公共服务资源充足性每提高一个等级居民幸福感提升81%(e0078-1),对于城镇和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分别提升63%和89%(e0061-1和e0085-1).

从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性影响来看,公共服务资源均衡程度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居民幸福感关系不大.这一结果与赵洁和杨政怡利用CGSS 2013数据进行的计量研究结果相似[11],表明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资源差距过大.

从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普惠性角度来看,公共服务便利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显著正相关,便利的公共服务资源可以使居民幸福感提高35%(e0034-1).在区分户籍分析上,对城镇和农村居民幸福感虽都呈正向影响,但均不具备显著性特征.而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从模型结果中可以看出,公共服务普惠性对居民幸福感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公共服务资源的普惠性可以提高幸福感82%(e01-1),而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可提升121%(e0114-1).由此可见,公共服务的公共性越强,居民接受的程度越大,幸福感就越强.

33其他个体特征变量影响分析

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其他变量与已有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性别分析上,女性居民比男性居民更容易幸福,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得到了这一结论.年龄与居民幸福感之间存在着U形关系.民族对居民幸福感影响不显著,表明中国推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效果明显.政治面貌的影响也不显著.户籍类型对居民幸福感影响不具备显著特征,这与中国放松户籍制度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密切相关.

关于教育的幸福效应研究,目前在学术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存在倒U形关系[14].部分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系[15],其他学者则认为教育对幸福感具有积极正向作用[16] .本文得到的结果是教育对居民幸福感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学历越高越容易感到幸福.婚姻变量的效应完全与预期一致,已婚状态更容易让人感到幸福.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的个体,幸福感越强.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基本都得到了这一结论[1617] .宗教变量对幸福感的效应分析与大量文献结果一致,拥有宗教信仰对居民幸福感有很强的正相关性[16] .

对于收入与幸福感的研究是当前此方面最主要的一个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在未达到拐点之前,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是积极的,刘同山和孔祥智利用数据得出的拐点是17 8750元[14] .本文的结果显示,人均收入与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研究样本个体人均收入大部分都未达到17 875元.是否拥有住房和家庭经济地位均是从侧面反映个体经济状况,这两个变量对居民幸福感均具显著正向影响.是否拥有工作的研究结果与预期不一致,原因可能是由于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让许多个体承受着许多来自工作上的压力,从而不容易感到幸福.

34稳健性检验分析

341内生性检验分析

在回归分析中,需要注意问题是回归结果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在本文中,居民幸福感与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都是主观变量,存在某种心理作用机制,从而使得变量之间存在反向因果关系.为了防止回归结果出现偏差,本文对公共服务的测度生成一个新变量: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即对公共服务4个方面评价总和在16~20时,该变量的满意度为满意,赋值3;总和在12~15时,满意度为一般,赋值2;其余则为不满意,赋值为1.同时,本文寻找了公共服务的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有效的工具变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自身具有外生性并与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联系;二是与模型中的内生性变量相关.在中国,一个地方官员的升迁连任对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从外地调入官员受晋升和竞争的双向激励,会促使当地官员致力于提高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居民的幸福感并不是官员外调的主要依据,具有一定的外生性[18].本文借鉴已有学者的研究做法[4],选择样本所在省/市委书记和省/市长是否为外调作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回归分析,从表5中可以看出,引入工具变量后的估计结果,公共服务的回归系数未发生明显变化,并且都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回归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表5公共服务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2SLS回归结果

〖XB,HT5”SS,J*2;Y2<(续)>〗

解释变量

2SLS模型

有序Probit模型

OLS模型

系数

标准误

系数

标准误

系数

标准误

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

0661**

0313

0097**

0040 6

0119***

0010

调整R2

0116

0160

注:***、**、*表示分别在1%、5%、10%置信水平上显著.受篇幅影响,本表只列出了公共服务回归结果.

342OLS回归检验

从表6的模型结果来看,OLS模型回归的结果与有序Probit模型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医疗保险能提升居民幸福感,但对农村居民效果不明显.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幸福感影响不大.商业医疗保险显著降低城镇居民幸福感,却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资源越是充足和普惠,就越容易感到幸福.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积极作用.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性对居民幸福感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此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前面有序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稳健性得到了检验.

4结论与启示

41结论

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数据,分析了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其城乡之间的差距.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社会保障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更容易感受到幸福,但对城镇居民效果不明显.商业医疗保险降低了城镇居

表6各变量稳健性检验结果分析

〖XB,HT5”SS,J*2;Y2<(续)>〗

变量

全部样本

城镇样本

农村样本

系数

标准误

系数

标准误

系数

标准误

医疗保险

0056*

0030

0102**

0049

0043

0038

养老保险

0045**

0019

0003

0035

0060***

0023

商业医疗保险

0037

0036

-0088*

0046

0188***

0055

商业养老保险

-0040

0042

0024

0052

-0107

0068

充足程度

0050***

0013

0037*

0020

0055***

0016

均衡程度

-0002

0013

0028

0019

-0018

0017

便利程度

0025**

0013

0024

0020

0026

0017

普惠程度

0058***

0013

0046**

0021

0067***

0017

性别

-0059***

0016

-0080***

0025

-0048**

0021

年龄

-0024***

0003

-0029***

0005

-0023***

0004

年龄的平方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民族

-0011

0031

-0097*

0057

0022

0037

党员

0040

0028

0075**

0034

0003

0046

户籍

-0027

0019

学历

0020***

0006

0009

0009

0029***

0009

婚姻

0165***

0022

0202***

0032

0149***

0030

健康状况

0156***

0008

0151***

0013

0158***

0010

宗教

0096***

0026

0079*

0042

0108***

0034

人均收入

0018**

0008

0035**

0015

0017

0010

住房

0177***

0032

0104**

0046

0230***

0045

工作

-0055***

0019

-0023

0031

-0081***

0025

家庭经济档次

0233***

0012

0200***

0019

0250***

0016

R2

0166

0166

0169

注:***、**、*分别表示在1%、5%、10%置信水平上显著.

民的幸福感,但能够大大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第二,公共服务资源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密切相关.尤其是公共服务资源越是充足和普惠,获得的方式越是便利,越容易感到幸福,且这种效应在城乡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受中国城乡差距明显的影响,在政府公共资源分布上,农村居民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依赖性更强,公共资源投入量应大于城镇地区.

42启示

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关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作用,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更好地提高居民幸福感.首先,要继续建立健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基本保障制度的覆盖宽度和深度.要注意缩小城镇与农村之间社会保障的差距,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提高参保率.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政投入,加强医疗、教育、住房和就业等各方面公共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能力,合理配置资源,要考虑低收入群体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接受程度,加强服务项目的公共性和普惠性,加强服务资源的可得性.

参考文献

[1]FERRERICARBONELL AIncome and wellbe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arison income effect[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5):9971019

[2] KNIGHT J,GUNATILAKA R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rural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9(20):635649

[3]叶初升,冯贺霞城市是幸福的“围城”吗?——基于CGSS数据对中国城乡幸福悖论的一种解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1621

[4]卢海洋,杨龙,李宝值就业质量、社会认知与农民工幸福感[J].中国农村观察,2017(3):5771

[5]石智雷,施念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城市融入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4(2):3343

[6]孙远太基于福利获得的城市农民工幸福观研究——以河南875个样本为例[J].西北人口,2015(3):4346+52

[7]殷金朋,赵春玲,贾占标,等社会保障支出、地区差异与居民幸福感[J].经济评论,2016(3):108121

[8]杜春林,张新文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从“碎片化”到“整体性”[J].农业经济问题,2015(7):919+110

[9]臧敦刚,余爽,李后建公共服务、村庄与幸福感——基于民族地区757个行政村31615个农户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987+111

[10]毛小平,罗建文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社会因素研究——基于CGSS2005数据的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245

[11]赵洁,杨政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了吗?——基于CGSS 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7(6):8086

[12]陆铭,蒋仕卿,佐藤宏公平与幸福[J].劳动经济研究,2014(1):2648

[13]张洪源,周海川,等社会保险选择对农观幸福感的影响[J].世界农业,2018(3):5662

[14]刘同山,孔祥智经济状况、社会阶层与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2010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5):7684

[15]TSUI H UWhat affects happiness: absolute income,relative income or expected income? [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14(36):9941007

[16]SHAMS KDeterminan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overty in rural Pakistan: a microlevel study[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4(3):17551773

[17]DOLAN P,PEASGOOD T,WHITE MDo we really know what makes us happy? A review of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on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8(29):94122

[18]宣烨,余泳泽公共支出结构、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感[J].当代经济研究,2016(5):96119

(责任编辑段丽君)

公共服务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公共服务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公共服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公共安全论文

2、公共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3、汽车营销和服务论文

4、公共事业管理论文方向

5、药学服务论文

6、金融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