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给侧改革方面论文范本 与基于中职学校视角试析中等职业人才供给侧改革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供给侧改革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供给侧改革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基于中职学校视角试析中等职业人才供给侧改革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对中等职业人才进行供给侧改革,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中等职业人才.本文阐述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中职人才供给侧改革提出了优化路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人才;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中职学校;新常态

作者简介:张春河,普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普宁515300)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8) 11-0111-02

总书记在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对于企业而言,高素质人才是竞争的核心;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突破重围的重心;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在于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中等职业人才.

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现状

1.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1) 专业增减缺乏科学论证.某些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缺乏深入市场调研,仅凭学校领导的意志开办.某些专业的规模等仅仅是某些部门根据招生情况甚至是地方政府领导的意志最终确定专业的班级数量及人数.

(2) 专业招生逐年偏向财经商贸等第三产业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0年到2014年期间,财经商贸、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专业类招生人数持续增长,此类的招生人数从2010年占全国中职招生人数的54.73%到2014年的59.79%.

而第一、二产业类别的中职专业招生人数在持续下滑,从2010年占全国总招生人数的43.95%到2014年的39.08%.间接反映出中职学生就业意愿普遍偏向服务类行业.

虽然,近年中职学校的第一二产业类、第三产业类的专业招生规模与同时期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用工需求走势一致,但对中国制造要升级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而言,必须优化制造业的从业人员结构.另据统计,在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中、初级工分别占35%、5%、15%以上, 而我国高、中、初级工分别仅占4%、36%、6%.因此,基于国家优化经济结构的长远利益,中职学校应该在专业的设置上适当引导学生选择技术类职业教育,而不是仅仅依靠学生的单方面选择进行专业设置.

2.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大学一样,中职学校很多专业可能考虑到学生就业面问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在文件上能够一一标明,但基于课程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如专业之间的课程设置出现同质化、财经商贸类专业的课程偏理论化等.

3.与企业人才交流缺乏深度与广度

(1) 应届毕业生出身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难以执行.在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未到企业实践,或者只是挂名实践的问题.尤其受限于我国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体制,公立学校教师招聘偏向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从塔出来直接进入中职学校的年轻教师能给中职生在职业认知、职业技能上带来的影响相对受限.

(2) 企业重眼前利益,引进企业业务骨干到职校教学指导存在难度.笔者也曾试图就所在专业的某一专业课程引进本地企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经过几个回合的商议,终于得到当地企业领导的同意,请几个业

务水平较高的员工在某专业以专题形式给学生上课.本以为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最后还是被企业推搪了.

(3) 中职生到企业实训缺乏保障.首先,在中职的校企合作项目中,普遍存在学生的岗位实训内容简单.学生在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得到的锻炼较少.其次,缺乏保证合作项目按照协议进行的机制,一旦一方领导出现变更,协议将难以为继.

4.中职生离职率偏高.2013年2月,教育部指出“中职生就业率高达95%,超过了大学生的就业率(90%) ”.但中职毕业生就业后出现频繁“离职换岗”现象,显示出其就业稳定性差,岗位适应能力低.

二、中等职业人才供给侧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以行政命令代替专业探讨,课堂改革任务化.中职学校往往以行政手段主导课堂改革,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所有专业必须拿出若干成果,但在改革中却缺乏投入,如缺乏骨干教师对改革先进学校的调研,缺乏相应资金的投入.这种缺乏示范,缺乏标准的改革,闭门造车的后果可想而知.

2.教学设备落后,数字化资源匮乏.在专业建设中,除了一些重点专业得到省、国家级财政资金支持,拥有相对完善的教学实训场地外,其他专业的实训场地基本就是公共电脑室.

全球正步入大数据时代,中国各行各业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大数据的研究与建设.令人遗憾的是,中职学校动作缓慢.更令人担忧的是,诸多中职学校在信息化高喊了很多年之后,多数数字资源建设严重滞后,或者沦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道具,难以满足实际应用.

3.师资力量缺乏.招生规模粗放增长,中职生素质参差不齐,日常教学工作繁重,工作重心难于向教学改革转移,当下中职学校由于人才的流动、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行政职能部门对人力需求旺盛,造成一线师资力量,尤其是专业教师的短缺.因而,专业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繁重.

此外,有些中职学校片面强调招生规模的增长,为教学工作增加诸多问题,无形中加重授课教师的负担,尤其是班主任的负担.对于忙于应付常规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中职教师而言,教学改革工作无非是另外一种需要应付的工作而已.

4.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过分强调学生安全大于天.当今时代,借助迅速普及的互联网技术,自媒体呈爆炸式发展,给本来就过分强调学生人身安全的社会火上浇油,从而导致全国上下无论公立私立的中小学校领导在学生安全问题上战战兢兢,只要跟安全问题挨边的活动基本上都不会开展.

5.校企合作项目缺乏合同的规范,缺乏契约精神的引导,企业动力不足.缺乏长远的规划与政府的引导,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的动力,往往基于眼前利益.如此一来,双方无法在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及学生管理上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彼此影响有限,更无法做到校企一体化办学.以产促学,以产促研也就无从谈起了.

6.对职业道德建设不够重视.一部分中职教师与学生,片面追求专业课程,忽视了对中职生职业操守的教育,职业道德课程被视为无关紧要的课程,导致学生盲目从众,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爱岗敬业的情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三、中等职业人才的供给侧改革的优化路径

1.以互联网精神,实行扁平化管理.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更是对管理体制的进一步革新.因此,中等职业人才的供给侧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中职学校多层级、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进行革新,以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精神,建立学校领导与基层教师交流的机制,建立一套适合中职学校自身发展的扁平化管理,保障中职学校领导层与基础教师之间的信息畅通.

2.成立学术委员会并授权学术委员会对专业建设的指导.由全校学科带头人,组成学术委员会,以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组成学科发展解决方案团队.中职学校应把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事宜充分放权予学术委员会,在专业的问题上,应通过学术委员会相关专业成员组成的调查小组进行积极调研论证后,再依据结果进行裁决.充分利用学术委员会的专业性,避免在专业建设上出现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确保引进合适的专业教学人才,确保招生规模与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匹配.

3.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政策

(1) 产学结合,以产养学,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政策:①以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装修、技能训练以及租金等的方式引进符合在学校创办实习基地或分公司的企业;②对于无法在校内办实习基地的企业,可以采取学生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合作;③对于某些建立校企合作较为困难的专业,可以尝试以校办企业的形式进行.

(2) 以产养学,以产促研,避免产学合作滞留在肤浅阶段:①通过争取政府相应优惠政策,学校适当让利,解决企业对校企合作动力不足问题;②以法治思维,健全合作机制;③细化双方合作管理;④通过建立职教集团等多元化的方式,强化校企关系.

4.争取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教学资源.如:积极申请政府财政拨款;通过校办企业的利润转移投入;号召社会热心人士及校友的捐助;通过本专业的校企合作企业的支持.

5.减轻教师负担,优化师资结构,增强师资力量.如引进企业一线优秀人才授课,争取增加人才招聘名额;优化课程结构,合理降低理论授课比例,改革授课形式;针对性地加强教师的培训,优化专业分工,增强科研能力;合理控制招生规模,优化招生结构.

6.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方法降低学生安全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地方政府应采取立法、引导舆论等方式降低社会对学生安全带来的过分关注;落实校企双方的直接负责人,强化学生对实训安全的重视;借助人身保险,转移学生安全事故带来的财务风险;发放《实训告知书》且通过电话确保家长知晓并签名.

7.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建设,改善就业状况.通过学校教师以及校企合作单位的指导老师的言传身教,改革呆板的德育课程授课方式,适当引入团队拓展训练方式授课,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自我分析与自我定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意识,增强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时的应对举措,也是优化经济结构,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取多层次的策略对中职人才的供给侧进行改革,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供给侧改革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供给侧改革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供给侧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改革论文

2、政府会计改革论文

3、改革开放的参考文献

4、改革和开放杂志

5、教育改革论文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