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高校科技型人才培养的方法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科技创新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高校科技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本论文通过分析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制度建设以及德育智育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将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指导方向.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

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发展时代,是促进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键.因此,在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明确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另外,对现代科技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体制与企业管理制度,同时还涉及到生态发展环境以及人口问题等多个方面.所以,科技创新型人才需要有较高水平的综合素养以及健全的人格.因此,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是综合各种素质,将各种单项素质综合于一体的高水平素质.

(一)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直接引导作用,是人们对自身行为进行调节与定向的基础.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促使一个人获得成就的基础.就科技创新型人才而言,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其基本价值观,是促使其对新事物产生兴趣的基础,也是体现一个人内在品格的基础.同时,创新成果也能实现经济价值,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拥有密切的联系,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要为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努力,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是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同时,要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还需要将个人的创新能力与个人的内在追求实现有效的结合,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自由的个性,良好的团队精神

一方面,科技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发展使其对新事物拥有独特的见解,面对新的问题需要用以前没有尝试过的方式解决.因此,科技创新人才要有鲜明的个性,通过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来开拓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团队的合作有利于学术成果的整合.因此,团队合作精神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越来越重要.想要做出超越前人的创新成果,就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具有更强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

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促使其对一切权威与新事物保持质疑,能够在科学累积的过程中突破惯性思维,抛弃迷信知识,对新事物提出质疑,改变传统观念,敢于突破,敢于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做出判断,才能开拓创新,取得成功.

(四)开放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创新活动不仅是一个探究过程,也是一个合作过程.科技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开放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一个团队要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才能使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团队成员要勇于承担责任,并乐于奉献自身的力量,为团队创新贡献力量.团队成员的目标是从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出发的,团队成员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要学会资源共享、合作共进.

(五)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当今社会的法宝,终身学习能发挥人类的潜能,能激励人们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价值和技能.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要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才能紧跟时展的脚步,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都有重要的

作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还在向科技创新人才的方向转移.社会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重视致使科研水平不断上升,并且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氛围.但是,由于创新人才培养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道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层面的误区

在观念意识上,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与紧迫.很多高校急切想以最快速度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以应对国际化与信息化,部分高校侧重对其他学校的模仿,忽视了对本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分析,忽略了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而且需要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培养,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创新理念的缺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使中国文化和教育有保守的一面,这阻碍了创新理念的产生,这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我们需要赋予国家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内容,把中华文明以新的面貌展现给世界.

(二)制度层面的弊端

制度是保障行为规范的基础,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础.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还缺乏必要的规范制度.一方面,有关人才培养考核缺乏统一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并且考核指标过于程式化与硬性,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考试分数是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式,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把时间用在准备考试中,从而牺牲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时间.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适应能力也比较弱,创新能力比较低,这种固化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关教师评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科研、重数量,二是轻教学、轻质量.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也一味强调整体化管理,高校一些教师思想比较保守,知识面狭窄,并且有一定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按部就班等习惯,使管理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阻碍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三)办学层面的问题

1.师资问题

教师是否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就目前国内高校教育现状来看,多数教师都不具备这一素质要求.一方面,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属于传统式灌输教学方式,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较少.在教学上,实践性的教学和启发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教学资源并没有增加,使得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不平衡,知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学生与一流学者交流的可能性越来越少,这不仅浪费了学校人才资源也不利于新一代人的成长.

2.课程问题

目前,通过课程传授仍然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但在整体上,课程改革仍然缺乏深度.根据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目标中的规定,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视,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更加注重其专业化设置,而忽视了对个性化与实践性的设置.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混合.课程体制制度虽然有一定的改革,但在社会变化与学生需求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

(四)教育投入的问题

教育投入力度是影响创新培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力度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有关教育资源短缺以及人才培养资金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这阻碍了社会办学.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地区不平衡现象严重,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差异,使得西部的教学用房、教学设备等等方面均低于全国水平.虽然西部地区的教学经费能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但是投入不足,使创新人才培养设施不足,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

三、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选择

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因此,需要从高校目前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出发,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经验,寻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

(一)改变教育理念,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现代教育反应的是知识经济对人的需求,通过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能推动学生的发展,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点强调个体化、个性化和实践性的重要性.因此,要以提高创新素质、塑造创新品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理念来培养人才.高校可通过召开思想讨论会用教学会议的方式培养学生与教师的价值观,了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并为其提供人才培养的环境.另一方面,还需要贯彻创新教育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二)调整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教学模式与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研究型教学方式,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比如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同时,要建立学生与教授沟通的新渠道,并鼓励学者知名教授开设研讨会.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结合科研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二,教师结合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教学地位,促进师生共同体的发展.第三,理论结合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在于实践运用,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第四,课内结合课外,注重第二课堂的开设,把课外活动纳入教学体系中.此外,学校及学院可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并鼓励优秀的学生参与科技研究,同时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

(三)加强师资队伍,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养是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教师承担传播知识的角色,教师是否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但是,目前高校师资队伍中很多教师缺少参与大型项目技术研发的经验,造成师资环节不平衡.因此,高校要注重教师的科学研究,基于此现状,高校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第一,校企合作,推动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和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教师,为学生讲授新技术、新工艺,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第二,拓宽教师视野,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面对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国际化大势所趋.因此,需要构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另外,还可以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授课.第三,注重在岗培训,提升青年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青年教师的成长对高校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少青年教师没有师范教育的经历,可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完善科学体系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建立面向新世纪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创新型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坚持个性化培养是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个性化发展差异.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倾向于统一的教材与统一的评价方式,让教学课程变得标准化,这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反而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因而,我们要改变模式化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学校要以社会发展、专业设置以及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学生学习的不同内容,而且在课堂形式方面,要增加实践性、操作性、自主性环节,为学生营造动态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在课堂设置上应该丰富多彩,可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专业课程,这样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才符合经济时代的需求.

(五)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保障机制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对国家未来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工作.因此,有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政府以及高校等相关部门要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该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执行,并逐渐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动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各级政府应当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宣传,吸引社会中各种人才参与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储备更多的人才资源.另外,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同时也为科技创新资金筹集拓宽渠道,为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费用.完善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建设高校技术产业区,通过科技创新项目带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科学竞争机制,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创新活力,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氛围,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科技成果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与社会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即是科技竞争,我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发展现状,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六)加强德育智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当代科技创新型人才应当德才兼备、知识全面,一个人有远大志向,想要成就大事业还需要有优秀的品德.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成“才”的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其成“人”的教育.古人云:“若成才先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基础.教育不但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成人.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重视做人的道理,实现精神的升华与灵魂的净化.高校还需要加强道德方面的培养,在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上,要将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效结合.重视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渗透,成人和成才在高校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因此,高校学生在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研究.国家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拥有丰富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人才,同时还是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的人才.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科技创新型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分析了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人才的培养方法,为高校人才培养指出方向,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有利于高校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用人基础.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结:

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科技创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农家科技杂志

2、科技小发明论文

3、科技小论文500字

4、大科技杂志

5、科技风杂志社

6、绿色科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