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模式探析类论文怎么写

关于免费大学生网络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大学生网络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模式探析

[摘 要] 网络新媒体的时代属性赋予了大学生群体以独特的角色与功能.如何理解大学生的网络参与活动,可以通过探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经验要素、心理要素、身份要素、约束条件和目标导向,将其分为应激型、抑制型、稳健型和创造型等四种网络行为模式.从网络新媒体和大数据与大学生群体的内在关联来看,大学生如何改变基于使用的网络参与,转向基于创造的网络活动,由被动到主动,真正改变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生活进程,则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 词] 新媒体;网络行为;大学生;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096-02

新媒体(New Media)最早是由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在1967提出的,随后,这一概念普及开来,并一直影响到现在.围绕新媒体的概念、范围以及属性,学术界存在各种争论,但是并不影响对于新媒体这一实践形态的承认,以及关注新媒体对于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正是基于此,笔者尝试通过对新媒体的共识,分析新媒体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相关性.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网络行为模式无疑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无疑参与了新媒体生活.因此,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模式,不仅有益于认识新媒体对于社会生活的改变,推动新媒体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于大学生在新媒体条件下如何更好成长的有益思考.

一、新媒体与大学生群体的相关性

(一)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在于互动性,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互动性无疑是展现其与大学生关联的重要表征.这一媒体特性对于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意义在于,每一个大学生作为主体都是平等的,只要其参与新媒体,那么,每一个个体都是“互动者”,不再是传统媒体意义上单纯的传播者或“受众”.现在,很多有关大学生的理解,或者更为恰当的表述是误解,都在于没有将大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看待,仅被认为受教育的主体,依然受限于传统媒体意义上的“受众”角色,继而造成批评、误解较多,却忽视了大学生群体与新媒体之积极、建设性的方面.

(二)新媒体对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乃至对社会生活形态的重新诠释,这一点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可是,就中国的大学生群体与新媒体关系而言,还一般停留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上,并且,这种改变更多是对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偏离,是基于“互动性”的否定过程.而大学生应该构建与新媒体数据属性的建设性关系,并作出改变.国内对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研究,更多着重于网络行为对于大学生的负面作用,忽视了二者之间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因此,只有通过大学生与新媒体建设性关系的发展,才能把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向更高层面,而不是停留在目前单纯的否定性层面.

二、影响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相关要素

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参与无疑是网络活动的重要部分,相比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网络参与频率,因此大学生网络行为与社会的互动和影响更加复杂.从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的角度来划分,主要包括经验要素,以及心理要素和身份要素,约束条件和目标导向.

(一)经验要素

经验要素是指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差异会影响其在网络上的参与行为.一般认为,大学生作为非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人,很容易忽视其社会经验要素,但是,随着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及社会的增多,社会经验在不同大学生之间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在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过程中,都会考虑年龄、年级、性别、学科等要素对于网络行为偏好的影响,其中,年级和年龄就是经验要素.例如,在网络信息获取方面,高年级大学生一般显著高于低年级大学生,类似,在网络交往、游戏及视频方面,随着社会经验的不同,也显示出不同的差异性.

(二)心理要素

心理要素是指大学生的性格特质、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压力之下的心理反应等对网络行为的影响.心理要素对网络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心理不健康状态会导致网络上的应激表现,相反,则表现为理性的网络行为.除此之外,有研究者发现,“利用网络,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可以缓解学习压力,进行自我调整,就调查来看,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各种娱乐、沟通、获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进行心理调整,不能完全看做是‘不务正业’”.不过,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网络行为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三)身份要素

身份要素主要是指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父母职业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学校、专业等要素对于网络行为的影响.例如,现在研究比较多的是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除此之外,这一系列的身份要素对于其他网络行为,包括信息获取、信息交流、网络娱乐等都会产生影响,只是现有的研究都较少考虑到这一非直接相关性.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显著性测量的难度.一方面难以确认二者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另一方面则在于相关性的不稳定,即身份要素可能表现出正相关,也可能表现出负相关.因此,身份要素在描述大学生网络行为时,需要加以考虑,可更多只能作为个性特质加以考虑,不能作为普遍相关性的要素.

(四)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主要是指外在于大学生的法律法规、道德伦理以及人际因素对于其网络行为的影响.外在约束条件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常与否存在显性的正相关,并且,正因为法律法规和道德责任在网络领域实践的有效性障碍,使得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呈现非常态(相较于日常行为特征)的特征.因此,在网络领域,对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约束更多强调从自我约束出发,而不是更多依赖于外部约束条件.另外,即使外部约束存在的地方,其是否得到有效实践也是依赖于大学生的自主选择.可见,约束条件的有效性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五)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在这里是一个特指概念,主要是指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创造性问题.对比西方青年群体与新媒体的关系,网络新媒体不仅改变了青年群体的群体属性,同时,青年群体也积极参与新媒体创新活动,改变了网络新媒体以及社会生活.comSCORE的调查也发现,“90后”群体在网络视频、游戏以及社交上投入更多精力,相反,在新闻以及商业或金融上投入精力较少,这意味着青年群体,包括大学生,其更多基于应用而产生网络参与,而不是从创造角度展开网络活动.因此,通过目标引导,可以改变大学生网络行为选择.基于创造、创新的目标引导,可以使得大学生获得更为积极、健康的网络参与,相反,应用基础上的网络活动必然伴随各类网络行为失范的产生.

三、大学生网络行为模式分类

(一)应激型网络行为模式

应激型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较为普遍,主要是社会经验不足、心智不成熟以及忽视约束条件或自我约束缺乏的结果.这表现在网络上大量的过激言论,对于网络“奇闻”、网络明星的追崇,对于网络暴力、网络的偏好,对网络信息的轻信以及网络参与的过度活跃等等.各类有关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研究都列举了大量应激型网络行为的表现.当然,应激型与身份要素相关性很难确定,不过,二者存在关联.另外,应激型属于典型的基于网络的应用行为.

(二)抑制型网络行为模式

抑制型网络行为模式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普遍存在,但是,因为其对于网络非常态的影响较小,所以,其表现不明显.再加上其消极的网络参与,更是难以作出测量.抑制型与应激型在相关要素的作用上基本相同,除了约束条件之外.抑制型不管是对于外在约束,还是自我约束,以及外在约束向自我约束的转化,都是有效的,因此,这使得其更多时候保持沉默状态.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应激型与抑制型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已经有很多实际的例证表明了这一点.

(三)稳健型网络行为模式

稳健型网络行为模式是较理想的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其表现在社会经验丰富、心智成熟以及自主约束较强.不过,其在身份要素影响上,也并不显著.一般而言,应激型与抑制型网络行为模式都呈现向稳健型转变的趋势,这也是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可是,也存在相反的可能性.另外,在目标导向上,稳健型也基本以基于网络的应用为主.

(四)创造型网络行为模式

创造型网络行为模式在其他相关要素上可不作测量,并在实质意义上区别其他三种行为模式.创造型表现在目标导向上,基于目标导向再分析其他相关影响因素.创造型主要迎合了网络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与大学生的互动关系,即相互改变的过程,将基于网络的使用转向基于网络的创造,使得大学生成为改变新媒体的创造者,从而改变新媒体时代的社会进程.如,史蒂夫·凯斯与美国在线、海希·麦纳与CNET等等,其呈现的即是创造型网络参与.这类网络行为模式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是较为匮乏的,即使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新媒体的主体参与其中,也很难真正参与改变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生活进程,这反而是新媒体与大数据时代的意义所在.

总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参与,一方面需要规范其网络行为,避免基于网络使用而产生的非常态行为,而更为重要的是基于网络新媒体与大数据的时代属性(即互动性和相互改变的过程),探索大学生群体如何实现网络新媒体的创造活动,真正改变被动参与的局面,成为改变新媒体时代社会生活进程的新兴力量.或许,这才是大学生群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真正内涵所在.

参考文献:

[1]罗锂.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与应对方式关系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9).

[2]申福广,张明德,赵恩平,等.大学生网络行为探析:对首都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调查[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2(1).

[3]周林,顾海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8(6).

[4]刘继红,孙新建,陈莹.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07(3).

[5]玛西雅·雷登·特纳.新媒体教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大学生网络论文范文结:

适合大学生网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大学生网络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大学生网络安全论文

2、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3、大学生投稿

4、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