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作文教学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中学语文课本插图和作文教学的整合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作文教学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课本插图和作文教学的整合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申 颖

【关键词】课本插图 作文教学

整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47-03

时下有一种说法,说初中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看似“夸张”的戏言,正是初中生写作畏难情绪的体现.于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严加督促,让学生坚持写作,以期通过“铁杵成针”的方式走出一条写作的“罗马大道”.遗憾的是,学生往往一学期甚至整个初中三年写了无数篇作文,教师也很敬业地批改,学生亦循规蹈矩地互评互改,然而往往收效甚微,学生的写作水平依然停滞不前,使得语文教师越发迷茫无助.

笔者认为,我们其实可以合理利用教材,通过对经典课文的反复品赏、仿写、延展,丰富学生日常写作素材和语言.新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且课文插图大多换成了彩色,这也彰显了编者对插图革新的决心和重视.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未能让课本插图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们认为现在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云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有尽有,网络知识的更新更是瞬息万变,课本插图已经相对变得可有可无了.于是课堂上,插图的存在对教师而言是“鸡肋”,对学生而言就是多了一块记笔记的地方,或是无聊涂鸦的对象.其实,倘若我们能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山重水复”处以图铺路,不仅对时下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更会让师生都能感受到“柳暗花明”的喜悦.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将学生日常的写作练笔布置得更适度、合理,笔者借助课文插图,精心编制了一份《初中三年语文课本插图与作文教学的整合应用表》,使作文教学更具方向性、条理性和趣味性,更系统地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拟题、选材、文笔、观察、想象等综合能力.

一、巧借插图练拟题

由于大部分课文插图没有标题,根据学生不善拟题的情况,笔者常常引导学生为刚学完的课文插图拟题.这样不仅能考量学生是否真正领悟了该篇课文的深刻内涵,更能让学生切身体会作文拟题的艺术.笔者告诉学生,作文拟题的三个原则是:简明、醒目、新颖.遵循这三个原则,我们可以通过巧用修辞、化用成(俗)语、活用文言句式等方法,让文章的题目神采飞扬.笔者从《秋天的怀念》《最后一课》《云南的歌会》《故乡》《杨修之死》这五篇课文着手,让学生依托原文,给这五篇课文的插图拟题.第一次练笔时,有学生给《秋天的怀念》插图拟了“史铁生面带微笑坐着轮椅在公园内”标题.笔者对这个标题进行了点评:表面上看,这样的作业是“失败”的,但它也有“闪光”之处,即抓住了“轮椅”“微笑”这两个关键词.于是,在第二次练笔中,学生呈上来的拟题作业就精彩纷呈了:“轮椅‘巨人’”“轮椅上的落花秋思”“轮椅上的涅槃人生”“劫难后的释怀”“笑待悲秋”等,情趣和意境立即就凸显了出来.这样借助课本插图的写作单项训练简洁、高效,学生的创作热情也很高.经过训练,学生所拟的题目常常令人拍案叫绝,比如《云南的歌会》的插图拟题是很难有创新的,有学生将题目拟为“民歌互和,此乐何极”,聪明地化用《岳阳楼记》中“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文言句式;又如学生为《故乡》中年闰土登场的插图设计标题为“乡音未改人不识”.不露痕迹地化用了古诗词名句.

有的课文插图富有深意,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些插图进一步构思、立意,悟出图中隐含的信息,写出自己的弦外之音和独到感受.上《杨修之死》这一课,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杨修和曹操的身形、表情及周围环境,进行作文立意训练.学生构思的文题有“死的领悟”“聪明反被聪明误”“恃才放旷的后果”“智者谓谁?”“蓄谋已久的杀戮”等,从曹操、杨修及整体故事等多个角度构思立意,有正向思维有“反弹琵琶”,学生的写作思维得以延展.

二、巧借插图练选材

课文中的插图往往选取了课文的点睛之处,教师可以借插图训练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例如,《背影》中的插图为父亲拖着肥胖的身躯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这一镜头特写对文章的经典细节做了注解,将人物性格发出耀眼光辉的一刹那定格.通过品读插图,有的学生从父亲蹒跚的身影中品出了父爱的伟大、无私、深沉;有的学生从父亲的衣着品出了父辈的朴实,有的学生从摆地摊的背景中品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一幅小小的插图,让文本更丰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学生心中掀起层层涟漪,也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感人的素材的愿望更为强烈.

笔者告诉学生,《背影》这篇文章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不是因为它的辞藻有多华美,而是由于朱自清写的是自己最熟悉的人——他的父亲的背影,这才是本文感人的重要元素.因此笔者让学生寻找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人或事物,抓住人或事物的特征,以“记忆中那个珍贵的镜头”为话题写作.有的学生选择了“奶奶煮油茶”的主题,他写到:“我迷恋的是奶奶煮油茶的过程,她先把青纹白底的瓷碗轻轻地拿起,小心移动、摆放,再用两手娴熟握锅、倾斜,便倒出几碗清芳的香茗.一撮米和绿豆添在空锅里,拍两瓣蒜米缀在其中,再随‘沙沙’声迅速拌炒,加入温水,待水沸腾后放入蔬菜.奶奶不会让火候过度,于是蔬菜的美味便不会流失,全都封锁在汤内,不需过多佐料,却香醇甘甜.奶奶的手紧握锅柄,一气呵成地把汤倒入事先放了炒米、葱花、玉米的瓷碗中,顿了顿,夹出菜,便做成了香气四溢的绿色食品——油茶.”学生选取的写作素材还有爷爷打木陀螺、妈妈缝补衣服、妈妈熬鸡汤、外公照料花草、春节母亲做中国结、姥姥制作扎染布、爷爷煮面……学生的选材大多有典型性,能突出所写人物的主要特征.

搜集了这么多鲜活朴实的生活素材,学生终能感悟:只有最具生活原味的写作素材,才能在笔尖淌出最本真、最质朴、最感人的文字.这次写作训练中涌现出一大批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质兼美的好文章,着实令人欣喜.

三、巧借插图练文笔

新版人教版教材中增添了许多精彩段落的景物图解、精美实物彩照或示意图,再现文本关键情节,呈现了文本语言难以记述的情态.如何设计一些能让学生“脑洞大开”的写作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无疑成为考量教师教学创意的“试金石”.

在教授《桃花源记》后,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假设你是一名造访桃花源村的客人,请你为桃花源村写一幅对联,作为对热情好客的村民的馈赠.学生呈现如下作品:“姹紫嫣红不如桃花林一树宁静,万里江山不抵桃花源一方悠闲”“黄发垂髫享安怡,锦绣理想寄桃源”“童戏翁闲怡然自乐,花落溪流桃源美景”“桃源仙境黄发垂髫乐怡然,芳草落英桃花流水笑春风”“太元年内萧条冷落话怆然,桃花源内闲逸自若语悠然”“源中一日无案牍劳形何须有汉,浊世千载无桃香沁心此谓大同”“绿柳红花相掩映,黄发垂髫并怡然”“亦真亦幻宛若人间仙境,绝景绝境俨然安详国度”.这些颇具慧心、彰显才情的对联,不仅能看出学生对《桃花源记》的深层解读,更能让学生娴熟使用对偶的修辞方法,使习作更添文采.

广西的学生对绍剧是非常陌生的,因此在教学《社戏》时,笔者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欣赏插图,让船头看戏的场景勾起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在插图作业中写道:“晚饭过后,劳作了一天的人们纷纷划船来看戏.社戏是当地人们绝佳的消遣方式.有的人刚酒足饭饱,剔着牙,便迫不及待地披上外衣,急着往台靠近;有的人吹着哨子划着桨,好不欢快;有的人嘴里叼着旱烟,携着妻儿一同前往;孩子们也莫名的兴奋,在船头船尾跳跃着,好不快活.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伫立着一座戏台,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戏正上演着.不时传来悦耳的横笛声,宛转悠扬.依稀看见两人身着异装,背插双旗,时而挥舞棍棒,时而翻转卧跳,时而引吭高歌,让人叹为观止.夏夜繁星,碧波清水,看客攘攘,花旦清秀,好一幅有声有色、有味有情的乡水赏戏图.”

在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时,笔者借助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直观描述画面中的内容,委婉呈现诗人难言的内心.学生写道:“山坡上纤草起伏不绝,一直连绵到远处的平原上.凌乱的马蹄声将这抹平静踏碎,我左牵黄狗,头戴锦帽,手执缰绳用力一拉,停了下来.我从背囊里拿出一壶酒,仰头一饮而尽,酒意微醺,一股无言的洒脱在心中蔓延开来,拿出弓,指搭箭,缓缓对准了远处逃窜的小鹿,手臂发力将弓拉了个满圆,箭如霹雳般射了出去.‘中了,中了!’远处围观的人兴奋地惊叫道.突然一声嘹亮的鹰啼从空中传来,我伸出右臂,一只威风凛凛的苍鹰稳稳地停在臂上.我喃喃道:‘遥想孙权当年英姿飒爽,我却……倘若国君重用,我辈岂怕区区生死?哪怕雪染双鬓,又何惧有之?我愿征战沙场,看九州,烽烟扬!’微风拂过,那深入骨髓的报国忠心,那征战四方的豪情壮志凝结成无奈的叹息与对未来的憧憬.此时此刻,是醉,是梦,是醒?有谁能懂?”

加强看图写作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巧借插图练观察

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写作中观察能力的地位是首要的.图文并茂的课本插图能给学生带来舒适、愉悦的视觉美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画面,获得有关表象和情节的依据,从而捕捉到生活细节之美.例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教学重点是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摹,文中的插图有五个人,神态有别,风采各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插图,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人物肖像、神态、动作的语句,与插图对号入座,他们各自的特点也就一目了然了.又如,学习课外古诗《观刈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中刈麦的三个农民和拾麦穗的母子,从他们的肢体语言和面部神态来感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炽热天气和“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人物矛盾心理.

课本中大多数插图表现的是课文精彩片段,教师可以适度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入情入境的体验,对重点镜头反复咀嚼品味,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在教学《孔乙己》时,学生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理解不是很直观,容易停留在文字表面,但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画面,会领会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深刻含义,理解孔乙己这个“多余人”的性格特征,体悟导致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笔者在透彻分析《孔乙己》文本内涵后,再用一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三幅插图,从图中找一找文本没有直接提到的信息.学生经过个体思考、合作探究,有的发现:图一中“群贤毕至”的牌匾高挂在咸亨酒店门口,将掌柜奉承长衫客的“媚态”体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发现:图一中翘二郎腿坐着的人、柜台里的老板和小伙计以及过路“打酱油”的小狗都在嘲笑揶揄孔乙己,只有孔乙己穿着带补丁的长衫,蹙着眉.有的发现:图二中孔乙己的家房顶破烂不堪,看得出他生活境况窘迫.有的发现:图二中孔乙己家的窗外有很多杂草长得很高甚至伸进屋内,可以看出孔乙己确实很懒.有的发现:图三中孔乙己拈着酒杯翘着细长白嫩的兰花指,从他的手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长期不劳作的读书人.教师让学生对课文插图进行学习揣摩,学生便能细心观察到容易被忽视的“善恶美丑”,创作的灵感自然会迸发于笔尖.

五、巧借插图练想象

想象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想象,以补充画面的形象和文章的情节,可以很大程度挖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要让学生在观察插图的同时,透过画面内容展开想象,让画面“动起来”,读懂画面背后的故事.《石壕吏》文中写道:“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但文中只见老妇啼哭,未闻吏怒斥,这正是全篇的匠心所在.于是笔者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去改写《石壕吏》中官吏颐指气使的场面,想象插图背后发生的故事.

且看学生写的精彩片段:“村中壮丁们有的鲤鱼打挺跃下床,有的笨拙迟缓地摔下床,在刺骨寒风中四散逃离了村庄.老翁慢慢钻出纸窗,双手攀着墙头,两脚再向上缩;他老朽衰弱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拼了老命的样子,终于翻过矮墙,蹒跚着消失在夜色中.老妇则颤抖着从木枝编成的门探出头来.”学生对作品的点评同样精彩,“从老翁逾墙走的动作描写中我看到了朱自清父亲爬月台的影子!”“‘纸窗’和‘木枝’的细节能看出老翁家家境困顿.”

到九年级时,初中三年的语文课文均已学完,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请从六册课本中任选一幅你最喜欢的课文插图,进行细致描摹,改编创造,完成一篇小作文.一个平素在写作方面默默无闻的女生交上来的作文让我惊叹不已.她选择的是文言文《口技》的插图:“顷刻间,鼾声、蝉鸣停止,传来了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宾客们提起了兴趣,挺直身子细听下文.‘噼里啪啦!’糟糕!是碟子摔落的声音,宾客们不禁吸了口气,心提到了嗓子眼.熟睡的人突然醒了:‘哎,堂客,你刚才有没有听到咱家碟子掉地的声音?’‘好像听到了.’妻子打了个哈欠说道.丈夫起身,迈着急促的步伐向外走去.‘哎呀!堂客,你快出来,桌底下藏着个人!’妻子闻之,立马冲了出来.‘好呀,什么人,居然敢偷到我丁举人家里来了!快给我打!’妻子说:‘这不是……臭名远扬的孔乙己么!’于是,传来了来回追赶的匆匆脚步声,杂七杂八碗碟掉地的清脆声,以及被吵醒的街坊邻居的纷纷议论声,还有被追赶的孔乙己的辩解声:‘读书人的事不算偷!不算偷!’……所有的声音一齐发出,宾客们无不起身拍手叫好,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云霄.表演结束,拉开屏障,口技者拭去脸颊上的涔涔汗珠,鞠躬致谢.众宾客环视一周,仔细寻查.是的,没错,依旧只有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样的改编将孔乙己偷窃被丁举人施暴的场景“移花接木”到口技者的表演中,读来让人拍案称奇.笔者在朗读这篇学生习作时,全班学生掌声不断,有的大声叫好:“孔乙己穿越了!口技先生真神!”有的默默赞叹:“两篇课文无缝接轨,她的构思太巧妙了!”如此可见,这些突破封闭状态的作业设计,使学生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环境中写作,如鱼得水,兴味盎然.看来只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析插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就会迸发.

对教材挖掘的深度,决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学生在运用课本插图写作的历程中总结道:“初中阶段,这些精致精美的插图将是我一生的无价之宝.我们是在积累语言,更是在积累幸福,因为我们是在用母语镌刻青春的痕迹.”

以教材为圆心,以写作训练为半径,就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培养.当我们的学生热爱语文课堂,走进教材塑造的世界,享受写作思维和文采碰撞的乐趣,我们的努力就有了深远的意义.笔者坚信,只要始终面朝语文教材虚心“取法”,终能迎来学生写作的“春暖花开”.

(责编 秦越霞)

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作文教学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作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作文教学杂志

2、作文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