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类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建构儿童的技术世界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文关于儿童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建构儿童的技术世界

【摘 要】今天,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生活在一个技术的世界里.技术并不是高深莫测、难以捉摸的东西,当我们理解了技术和工程的本质后,会发现儿童是天生的工程师:他们是技术的主体,他们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蕴含着技术.因此,科学教师有必要在科学教育中关注“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内容.

【关键词】科学;技术与工程;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2-0017-02

【作者简介】曾宝俊,江苏省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江苏苏州,215133),高级教师,江苏省科学特级教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本期的专题是“推开科学教育的另一扇门”,我的理解是推开了以往被我们忽略的“技术世界”的大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关注知识、关注探究,却忽略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的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科技产品,甚至就连自然界的事物也或多或少地被打上了技术的烙印,成为“人化”的自然.技术的发展就像太阳的脚步一样,每日每时不知疲倦地步步向前,每隔3、5年就发生一次技术创新,改变着这个世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这个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不断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时代里,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倾向于把技术理解成那些高深莫测的、和我们的理解能力相距甚远的东西.因此,了解了技术的发生、发展史,认识到技术的本质在于设计,可以让我们在一个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技术的内涵,也可以让我们在儿童的身上看到“原始技术”发生的踪迹,并理解“儿童的技术”.

2013年美国颁布了《新一代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提出了三维整合的框架体系,即将科学与工程学实践、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共同概念进行有效整合.标准特别凸出了科学与工程学实践,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理念对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及科学课程的设计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工程学实践与科学实践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科学实践侧重于从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采取一定的科学方法收集数据、信息等形成模型或理论,并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而工程学实践则侧重于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工程学的一切方法和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工程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科学活动.

应该看到,今天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也生活在一个技术世界中.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原住民,对于很多新技术来说,他们一出生就浸润于其中,儿童对于技术并非一无所知.即使他们并不能意识到技术的存在,他们也无法回避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曾经惊讶地发现一个只有一岁多的婴儿,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技术活动:为了吃到塑料瓶里的糖,他千方百计地寻找打开瓶盖的方法.他模仿大人旋转瓶盖,在经过多次的尝试后,终于如愿以偿.这个孩子的成功颇能启发我们的思考:他通过不断的尝试,终于获得了“怎样做”的技巧,这不正是获得了某种“技术”吗?尽管这种技巧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不值得一提.儿童用简易的木块“建造”了一座他们的房子,这不正是他们的“工程”吗?在他们的“技术和工程”活动中,并不是没有设计过程,只是这不是一种明确的、有意识的过程,而是隐含于他的尝试过程之中,隐含了对成人世界的模仿.

这样的例子不足为奇,在儿童的生活中比比皆是.然而它们却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技术与儿童之间的距离也许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遥远.甚至,在技术的应用上,儿童也许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长辈.儿童是天生的“麻烦制造者”,他们喜欢动手做,敢于尝试任何事情且不惧失败.实际上,“儿童的技术”正蕴藏在他们“做”的过程中.

实际上,正如我们认为科学在儿童身上也经历了和科学史一样的发生、发展过程那样,在每一个儿童的身上,也都会有技术活动的亲身经历.我们既然相信,每一个儿童都是科学家,尽管儿童的科学发现对于科学家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每一个儿童都是发明家,尽管他们的发明也许仅仅具有个人的意义,和真正的发明相差甚远.

我们把工程技术和儿童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对工程技术作庸俗化的理解,恰恰相反,我们是基于技术与工程的本质,来理解“儿童是天生的工程师”.

1.技术存在于个体的实践活动中.

技术不是隐含于科技产品之中的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也不是少数发明家的“专利”,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实践活动中,是人的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精密的电脑芯片体现了技术,能工巧匠的技巧也体现了技术;设计师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瓶盖是技术,孩童打开瓶盖也是技术.从这样一个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工程与技术,是理解“儿童是天生的工程师”的前提.

2.技术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技术与工程不仅表现为具体的产品,而且也是一种过程,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从其结果来看,技术和工程常常表现为某种产品;从其过程来看,技术和工程表现为设计的办法、操作的技巧、制造的工艺等.技术和工程产品是技术活动的必然产物.同样,“儿童是天生的工程师”既表现为他们制作物品的过程和结果,也表现在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之中.

3.儿童是技术活动的主体.

儿童不仅是技术和工程产品的受用者,更是技术和工程活动的主体.儿童不是被动地生活在技术世界中,被动接受工程技术产品的影响,而是在主动地应对各种实际问题,解决各种问题.他们认识各种技术产品,学习使用各种产品,他们还在摆弄各种物品,甚至在制作物品的过程中摸索着操作的技巧.而这些都说明了儿童是技术活动的主体,尽管他们对什么是技术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但是他们仍然是“天生的工程师”!

总之,“工程”和“技术”是当下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中出现的两个新概念.在即将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增加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相关内容,这不仅是对儿童的“技术世界”的发现,还丰富了小学科学教育的内涵,同时会使儿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儿童的技术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活动如同手足一样不可分开,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是儿童科学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本期专题既有理论的阐述,也有实践层面的描述.王天锋老师从“技术与工程”的本质入手,阐述了技术与工程教育进入小学科学教育领域的意义;俞琴老师则介绍了其他国家对这一专题的理解.本期专题让人感觉兴奋的是三个关于技术与工程的实践案例:降落伞是时下热门的STEM案例、水火箭是工程学案例、搭高塔则是技术设计案例.笔者以为,这正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技术与工程在科学课堂上的体现:有随着课堂生成的拓展,也有项目研究的探讨,更有STEM教学现场的深度剖析.特别有意思的是STEM“降落伞”案例,STEM是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及美学融为一体的教学实践.显然,儿童技术与工程教育之追求境界就是李骏扬博士所倡导的“带着STEM的梦飞向远方”.“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实践终将会引导儿童走向现实的生活.

“技术和工程”领域内容的增加抓住了当代科学教育的要点.不仅如此,这一领域还为我们拓宽了科学教育的视界,为科学教师提供了重新观照本课程的一种眼光,消除了当下的科学课仅仅局限于知识教学的弊端,让生动的案例惊动和扰动深埋在现实课堂之下的实践活动的种子,并使它们抽芽、吐叶、开花.我们期待着在我们的课堂上诞生一个个伟大的“乔布斯”!

儿童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儿童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儿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留守儿童论文

2、儿童刊物订阅

3、儿童杂志订阅

4、儿童时代杂志

5、儿童报刊杂志订阅

6、儿童画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