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技术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跟美国教育技术企业实践的问题和趋势《TechTrends》期刊教育技术实践人才访谈述评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教育技术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美国教育技术企业实践的问题和趋势《TechTrends》期刊教育技术实践人才访谈述评

董丽丽1田兰2刘美凤1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习和绩效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875;2. 武汉市招生考试办公室,湖北武汉430030)

[摘 要]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主办的杂志《技术趋势》(TechTrends)2014 年设立了“对话学习和技术领域创新人才”栏目,至今访谈了四位在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卓有成就的创新人才.本研究在对这四篇访谈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广泛查阅美国教育技术企业实践的相关文献后发现:企业已成为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主要实践场地,但企业实践面临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不够,预算和资源等的限制,反馈循环缺乏,从系统教学设计模型到敏捷迭代模型转移的困难和新技术的挑战;面向未来,游戏与教学设计相结合、社交媒体、移动学习、学习分析和MOOCs 的广泛应用将成为教育技术企业实践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实践;绩效技术;绩效改进;AECT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79(2016)01-0050-10

教育技术源于美国.中国不少教育技术理论和研究都在学习美国中发展.然而,我们更多地把视线放在理论的学习和引进上,对美国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关注不多.事实上,教育技术学不单单是个研究领域,还有广阔的实践领域(刘美凤,2003).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源泉,特别是作为架起抽象理论和实践桥梁的教育技术学,更需要对实践问题和需求的保持敏感和关注.基于此,本文从《技术趋势》(TechTrends)刊登的四位教育技术实践人员的访谈文章入手,广泛搜集了当前美国教育技术实践相关文献并梳理成文,从一个侧面展现美国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现状、问题与趋势,以期对中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一、研究背景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主办发行的双月刊《技术趋势》2014 年设立了“对话学习和技术领域创新人才”( Conversations with Innovators inLearning and Technology)栏目.该栏目每隔半年刊登一篇对教育技术领域实践人士的访谈文章.至2015 年10 月,该杂志共访谈了四位在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卓有成就的创新人才,分别是独立教学设计顾问、《为学习而设计》( Design For How PeopleLearn)一书的作者朱莉·德克森(Julie Dirksen)、谷歌教育推广评估经理杰森·拉维茨(Jason Ritz)、大型餐饮公司培训和人才开发部学习问题解决方案设计师杰奎琳·雷耶斯(Jacqueleen A. Reyes)和北德州皇家路德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RoyalRoads University)教育和技术学院(School of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讲师、研究员劳拉·帕斯奎尼(Laura A. Pasquini).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简介、进入教育技术领域的原因、当前教育技术实践的趋势和问题,以及给未来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者的建议.

在被访谈的四位实践人员中,有三位就职于企业领域,一位就职于高等教育领域.事实上,当前美国教育技术人员的实践领域大致包括企业、高等院校、中小学、政府部门和军队(Tracey & Morrison,2011).在五个教育技术实践领域中,教育领域曾经占据半壁江山.2000 年的调查发现,面向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招聘信息中,50% 来自于教育机构,44%来自于企业, 6% 来自于政府部门、军队和非营利组织(Byun , 2000).2015 年的调查显示,约70%的招聘信息来自企业,只有26% 的招聘信息来自教育机构(Kang & Ritzhaupt, 2015).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阵地已向企业转移.本研究认为,这一现象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企业员工培训投资的持续增长使得企业对教学设计人员的需求大幅增加(Tracey & Morrison,2011).据美国人才发展委员会(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简称ATD, 即原来的ASTD, American Society for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的行业调查数据显示,2013 年,企业为每位员工平均支出的培训和发展费用为1208 美元,比2012 年增加了1%(即为每位员工多支出13 美元).每位员工的学习时数也从30.3 小时增加至31. 5 小时(Miller,2015).不仅这两年如此,美国2007 年企业培训的投入约1344 亿美元,比1999 年的625 亿美元翻了一番(Paradise,2008).二是人们对各种新兴技术,如社交媒体、移动技术、Web2. 0 技术等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教育技术实践人员提供了更广泛多样的就业机会.2014-2015 年,笔者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访学期间,导师罗伯特·瑞泽(Robert A. Reiser)曾提到,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毕业生有很多新的工作选择,包括为大学设计在线课程、为大型企业(如IBM、AT&T)设计培训项目、供职于企业咨询公司(如毕马威、埃森哲)、为医疗保健机构设计与健康相关的培训材料等.

三位受访的企业人士中,一位是独立的教师设计顾问,一位供职于互联网企业,另一位来自餐饮企业.正因为教育技术学自身的学科特点,企业教学设计人员分布在各个行业当中.2006 年,针对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formanceImprovement,简称ISPI)1073 位会员的调查发现,25. 4% 的会员从事专业、科学、技术服务和咨询(Professional, scientific, technical services and con-sulting)行业,16. 4% 从事金融保险行业,教育服务类占13. 1%,随后分别是制造业9. 6%,公共管理8. 7%,卫生保健和社会援助7%.其职位名称包括教学设计师、咨询顾问、教师、绩效专家、项目经理等(Pershing, et al. , 2006).

此外,本文中的四位实践人员,三位拥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一位硕士学位.这一现象与文献调研的结果一致.珀欣等(Pershing et al. ,2006)调查显示,企业实践人员中,约70% 有硕士以上学位.然而,52. 3% 的教育技术实践人员所从事工作的学历要求是本科,29. 6%的学历要求是硕士,只有6. 6% 的学历要求是博士.康和瑞坦布特(Kang & Ritzhaupt,2015)的调查也发现,70% 以上的企业职位只要求本科学历.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美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是从硕士开始的,只有极少数学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因此,戴维·梅瑞尔(Did Merrill)在2014 年AECT 会议上呼吁美国设置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董丽丽等,2015).

二、主要问题

目前,企业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技术的主要实践领域.与此同时,通过《技术趋势》的访谈文章,我们发现企业实践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教学设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不够、预算和资源等的限制、传统教学设计模型难以满足现实需要、设计过程缺乏反馈循环、新技术对教学设计师提出挑战等.

(一)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德克森提到,虽然研究生学习了很多关于教学设计的分析、评价和过程的知识,可真正走入实践发现很多问题无从下手(Baker,2014a).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的.戴维·威廉姆斯等(Williams, et al. ,2011)2011 年曾对七位美国教育技术实践人员做过访谈,访谈对象吉尔(Jill)提到“在做培训评估时,我和师傅说,‘理论上这样做是不对的爷,结果师傅回应说,‘你要回到真实实践中,这是对的,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你应该学习我们这一套方法爷,多年后,我学会了这些方法才发现,当初学习的理论和真实的应用真的有很大差距.”另一访谈对象朱迪斯(Judith)也提到,“我很难在这些学术杂志上找到我想要的东西,书本上的很多东西在实践中没法应用.”正由于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落差,一些企业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比如,很多企业不聘用专业的教学设计师,而选择由学科专家设计和实施的企业培训.很多企业人员常说,“你是优秀的或者软件设计师,你来给其他人培训一下”.然而,很多优秀的学科专家并不能提供有效的教学,如果这些学科专家不具备教学设计知识,他们只能靠回忆模仿自己的经验,而这种模仿有时仅仅是表面的(Baker,2014a).

笔者认为,导致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之间差距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教学设计师培养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更关注“怎么做”(如何完成教学设计过程),却忽略了“为什么”的教学(Baker,2014a).以学习目标的撰写为例,在培养教学设计师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会把学习目标的撰写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却没能清晰地说明撰写学习目标的目的.如果我们明确地告诉未来的教学设计师,撰写学习目标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聚焦学习重点和确立行为标准,这样会促使未来的教学设计师思考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否则,未来的教学设计师只会简单地重复教学设计过程,却不能真正理解.其次,教学设计理论的验证还不够,当某一教学设计理论被提出后,必须将其放在特定情境中对潜在的可用性进行评估,只有对特定理论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进行敏感度测试,才能真正提高设计的质量( Williams et al. ,2011).然而,在教育技术领域,人们尚未采用实证的方法获得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理解,特别是很多教学设计模型、产品和工具缺乏充分的研究证据的支持(Richey & Klein, 2014).最后,教学设计是科学还是技术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教学设计师,如德克森认为,教学设计事实上并没有太多明确的设计指导,很多的教学策略、教学技能是缄默知识,很难传授给他人,或者将该技能添加到该领域的知识库中(Baker,2014a).

(二)预算和资源等因素的限制

雷耶斯提出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很多教学设计师都受预算和资源不足等现实环境因素的限制(Baker,2015a).一般来说,环境限制因素包括项目时间、资源、决策控制权以及教学设计师可用的工具与技术(Tracey & Morrison, 2011).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包括时间不足、缺少客户的支持、资金短缺等,这些限制会给教学设计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比如,课程开发中应用的技术,教学设计师就需要考虑客户的需求、相应的时间投入和资金状况等(Wil-liams et al. , 2011).在决策控制权方面,很多教学设计师的权利非常有限,重要决策在教学设计师加入项目前都已做好(Tracey & Morrison, 2012).以学习需要分析为例,几乎所有的教学设计师都能充分认识其价值,然而,他们却不能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这一般源于两种情况:一是很多客户认为自己比教学设计师更了解公司状况,更了解利益相关者和目标用户的需求,因此客户不愿意多花资金请教学设计师进行需求分析,而是直接告诉教学设计师自己的需求;二是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较快且不正式地完成了所谓的需求分析,并写出粗糙的分析总结.

无论怎样,教学设计师常常没有机会开展详细的需求分析,从而较为清晰地了解公司的需求(Williamset al. , 2011).最后,教学设计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时可用的工具和技术,如作为教学设计活动指示图的教学设计模型,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试用,给实践人员造成一定的困扰.在很多企业情境中,教学设计师需要根据特定的公司情境,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模型,并不断试用、修改和验证(Tracey, 2007; Tracey & Richey, 2007).

面对种种环境因素的限制,教学设计师需要积极与客户沟通,努力建立信任,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环境因素支持.比如,在需求分析上,教学设计师需要跟客户说明,如果不进行需求分析,教学设计师很难清晰把握公司的具体需求,客户需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关于目标用户、公司当前经营状况等信息.此外,如果客户已经完成了需求分析,教学设计师还需要查阅需求分析报告,告诉用户只有完全明确需求才能设计好问题解决方案(Williams et al. , 2011).

当只有少量的资金时,教学设计师理解学习者并且根据他们的需要做出适宜的设计决策也非常关键,甚至教学设计师还需要放弃传统,提供创新性建议.雷耶斯提到这样一个案例,“我在给公司的收银员提供培训时,设计的教学内容是收银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则,然而死记硬背不仅枯燥,而且容易遗忘.后来,我突发奇想地把这些规则录成了说唱视频,精心设计了舞蹈电影并进行排演、拍摄和编辑,结果视频受到了广泛欢迎.”(Baker,2015a)

(三)反馈循环缺失

反馈系统对有效学习非常重要.然而,由于理想的教学设计和现实生活的约束与冲突,教学设计师通常不能完全做自己想做的事.德克森认为,缺乏反馈循环是当前教育技术实践人员面临的最大问题(Baker,2014a).他指出,要想精通某些事情确实需要练习和反馈,发展专家型技能甚至至少需要1万个小时的练习.可是,教育技术实践人员可能在多年的工作中没能获得过有意义的反馈.不像教师在教室里能够很快看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师可能永远无法看到学习者使用其教学设计成果的实际情况.在公司环境中,教学设计师只能获取少量使用者的行为,如同通过吸管观察观众的行为一样,这与预期的反馈循环相差甚远.威廉姆斯等的调查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虽然教学设计师普遍认为评价是教学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可实践中的教学设计却很少会有正式的评价过程,客户及其所在企业或组织并不愿意投资让教学设计师完成正式的评价,客户通常认为,如果培训过后没有发现严重的问题,就可以证明物有所值,没必要再花费多余的资金进行评估(Williams et al. ,2011).

德克森建议,实践者要尽可能多地学习用户体验设计方面的知识.用户体验设计通常都会有更好的过程模型(如快速原型和迭代测试),强调对目标用户的理解,可以很好地推动整个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Baker,2014a).然而,这与真正的反馈循环还有很长的距离.

(四)系统教学设计模型的适应不良

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德克森认为,设计是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教育技术领域过于关注系统教学设计过程模型,强调设计要遵循一系列系统步骤.事实上,设计过程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果我们过于关注系统步骤而缺少对教学设计原理的关注,将极大地限制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此外,随着环境的复杂性增加,设计过程也需要不断改进.目前大多数软件公司认为,传统的项目管理和瀑布模型太过死板,开始使用敏捷开发方法论(Agile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同样,教学设计过程也要更加灵活和动态,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地遵循各个步骤.德克森认为,我们当前使用的还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远远跟不上世界变化的速度,教学设计不仅仅要“做正确的事”,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这意味着我们要实现快速、迭代的设计,这需要弹性、灵活的模型(Baker,2014a).

在2014 AECT 年会上,很多教学设计师提到,他们开始使用新的教学设计模型———持续接近模型(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Model,简称SAM)实现快速开发.2012 年,《走出ADDIE 遇见SAM———一种培养最佳学习体验的敏捷模型》(Leing ADDIE forSAM———An Agile Model for Developing the BestLearning Experiences)一书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书的作者迈克尔·艾伦(Michael Allen)认为,AD-DIE 模式是敏捷迭代模型(Agile and other iterativeprocesses)诞生前的产物,它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ADDIE 模型的实施过程过于僵化,对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变化无法做出及时应对;此外,ADDIE 模型基于对需求的全面分析,历经设计、开发、实施,传授给学习者,然后寻找方法对其进行评价,过程缓慢、冗长而费时;最后,ADDIE 模型将重点放在过程的详细介绍上,却没有精确地呈现教学设计师开展工作的方法.相比较而言,SAM 通过快速实验找到正确的课程解决方案,并验证预期的设计效果,然后通过特有的输出过程建构课程.迈克尔·艾伦认为,SAM 为主的敏捷迭代模型结合现代的设计和开发流程,简化教学设计和开发,能够更好地激发创造性,让利益相关者更有效地参与其中,从而生产更多充满活力且有效的学习经验.SAM 流程包括背景收集的准备阶段、迭代设计阶段和迭发阶段,最后推出黄金版课程(见图1).迈克尔·艾伦特别提出了SAM 的四个必要条件:必须迭代(Iterative);必须支持协作(Support Collaboration);必须有效且高效(Efficient and Effective);必须可控(Manageable).

这四个条件可以保证按时、按预算,且符合质量标准地完成课程设计(Allen,2012).

当然,迈克尔·艾伦并不是完全否定ADDIE 模型,只是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方式解决当前ADDIE模型使用中的问题.他指出:“你是说走出ADDIE模型吗?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你存在这样的疑问,那么我要说的是你应该继续坚持ADDIE 模型.如果这一模式确实产生有效的预期结果,我会非常支持.”艾伦认为,对于技术非常成熟、具有固定流程的课程内容开发,ADDIE 模型完全可以满足企业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创新、不断变化、加快更新速度,因此内部培训课程必须能跟上企业的发展速度.课程要创新且不断更新,课程开发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在这种前提下,SAM 比ADDIE 更能满足企业课程开发快速多变的需求(Allen,2012).笔者认为,课程开发实践的确需要考虑效果和效率,而且也必须充分考虑客户要求的项目时间、预算以及必要的修改要求等.从ADDIE到SAM 是让理论模型不断接近生产实践的过程,是教学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新技术对教学设计师的挑战

德克森认为,技术将会给教育领域带来重大改变,因为技术使得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

许多图书馆和博物馆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根本上说,图书馆和博物馆最重要的存在价值是作为信息容器,它们收集所有的信息和知识,人们必须到那里去获取.然而,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知识的获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博物馆和图书馆不得不重新考虑其价值所在.教学设计师面临同样的问题.过去的教学设计师主要完成收集、整理和呈现信息的工作.如今,随着内容管理系统慢慢占据这个角色,教学设计师也需要作出改变,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创新学习体验的设计、关键技能的设计与开发、绩效支持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学习和实践社区的创建等方面.德克森特别提出,教学设计师一定要跳出课程开发的局限,在绩效改进的大环境中思考教学设计(Baker,2014a).此外,由于WEB 2. 0 技术的发展,用户有了更多掌控的机会,自下而上的生成内容越来越受欢迎.教学设计师要学会把用户头脑中的知识和外界的知识交叉利用起来,更好地支持学习和改进绩效.与此同时,由于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的蓬勃发展,一些人开始担心教学设计师将被取代,泰奇雅·保罗(Paul,2014)认为,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出现仅仅改变了教学设计师的工作性质,或者说仅仅可能导致企业培训师这一角色过时.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对未来的组织培训和发展的影响将是无法预测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工作需求和对培训专业人士的需求将会发生改变(Paul,2014).

面对新技术对教学设计师的挑战,拉维茨认为,教学设计人员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紧跟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寻找感兴趣的问题并努力发现答案.

我们需要开放性地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不断改造自己.教学设计人员要能够识别哪些观点还有用而哪些已经过时,识别的过程可能会挑战已有的理论和经验,但这是非常必要的(Baker,2014b).雷耶斯建议,未来的教育技术实践者要掌握新的技术,不仅要有基本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学会使用最新的技术和软件,包括电影生产设备,如摄像机、麦克风和灯光;创作工具,如Adobe Capti-vate 和Articulate Storyline;音频和视频编辑软件等.

教学设计师对技术以及技术如何参与和影响高质量学习的了解越多,设计出的作品就可能越好(Baker,2015a).

三、未来趋势

新兴技术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技术企业实践.面向未来,四位实践人员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游戏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教学设计领域当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更好地设计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教学内容等(Spencer,2015;Baker,2014a).德克森认为,与教学设计师相比,游戏设计者拥有更多的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动机、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实现能力自动化和如何搭设脚手架等方面的知识(Baker,2014a).特别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给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如何将教学设计和教育游戏相结合是摆在教学设计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在课程中添加游戏,还是基于游戏的课程,都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教学设计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Baker,2014a;Wroten,2015a;Spencer,2015).不幸的是,像很多快速增长的行业一样,游戏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了研究速度,当前教育技术领域在游戏设计和教学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如何把教与学的理论应用到教育游戏中,真正实现基于游戏的学习仍是未解的难题.一方面,教学设计师对游戏的设计与开发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游戏开发者又不太了解培训、教育和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师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把游戏应用到学习中的巨大潜力,无法设计出引人入胜、令人难忘的学习体验;而游戏开发者也不能将基础的但对促进学习非常重要的教学理论应用到游戏设计中.

在教育游戏设计领域,一些研究者的观点值得关注.美国著名课件制作工具开发商莱克特若(Lectora)2015 年用户体验会议上提出,基于游戏的培训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学习者必须完成各种挑战才能得到成绩,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如何使游戏的难度适合目标用户是基于游戏的培训重点.在游戏设计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游戏体验,也是创造学习体验的过程, 其目标是要创造认知流( CognitiveFlow).认知流是当某一任务的难度与个体学习者的能力适合时,达到的情绪和认知投入提升的状态.

针对如何帮助学习者形成认知流,会议提供了一些策略,包括:1)设定具体的目标和管理规则;2)达成目标所需的行为不要超出学习者能力范围;3)对学习者的成绩和目标达成程度要有及时、清晰的反馈;

4)消除干扰因素,帮助学习者集中精力(Wroten,2015b).关于如何设计基于游戏的教学,有研究者提出,宏观的教学设计方法如需求评估,可以用来确定游戏的教育内容,然而微观层次的教学设计方法在教育游戏的设计中并不适用,如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在教育游戏设计中可能会用一到两个,但是一个好的课堂教学因素并不能转化为教育游戏的要素.教学设计和教育游戏设计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教育游戏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创造性活动,我们不能将其简化为一个个步骤,而要遵循艺术的设计准则(Appelman,2010; Noah,2002).罗伯特·阿普尔曼(Robert L. Appelman)提倡教育游戏设计要以艺术准则为主,实证元素为辅,通过设计游戏、试用游戏、修改游戏的循环,最终达到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最佳结合(Appelman,2010).

面向未来,教学设计师要在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结合教育学理论和新兴技术,以系统的方式来优化学习.教学设计师必须有深厚的新兴技术知识,才可能与团队的专业人士一起工作和交流,而这些专业人士可能不太重视教学设计师的知识和背景(Hirumi et al. ,2010).教学设计师要学会以系统和平衡的方式,把娱乐互动的元素整合到教与学中,使用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集成学习内容,并通过建立内容的相关性形成内部动机,激励学习者达到特定的目标.经常激励的量化的游戏分数等游戏元素(刺激、反应和后果)会引起持续的循环,有利于持续的反馈,这是学习的基础.只有把教育学理论与故事、游戏和比赛进行适当整合,才能优化基于游戏的学习(Hirumi et al. ,2010).

(二)社交媒体的企业应用

帕斯奎尼认为,社交媒体的教育应用越来越多,已经为兴趣相同的人们提供了交互机会,如高等教育的在线学习社区,为相互关联的高等教育人士提供分享教学和学生支持的心得,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学术、教学和服务水平(Baker,2015b).德克森认为,个人学习网络确实变得越来越有意义,教育者和实践者都需要参与这个领域的讨论,其方式是开发、培养和参与个人学习网络(Baker,2014a).

与教育领域相比,企业领域社交媒体的应用意义不一样.一方面,员工的社交媒体培训是维护企业网络声誉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美国很多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社交媒体培训,教导员工如何在工作场所高效利用社交媒体,确保员工个人在线活动不会对公司或品牌产生负面影响.美国思安(Sphe-rion)公司的调查显示,47% 的员工认为,在寻找新工作时,公司的网络声誉是需要考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这一点上,企业自身却有些滞后,只有27%的企业认为社交媒体会影响未来员工对企业的看法(Nielson, 2013).另一方面,如果将社交媒体整合运用到培训项目中,也将会带来很多好处,包括:1)社交媒体可以在培训中提供更多的参与和互动;2)社交媒体可以极大地延伸课堂,使学习者能够在培训前、培训期间和培训后互动交流,帮助学习者强化学习内容,并将其迁移到工作情境中;3)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员工的学习状况,帮助教学设计师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有利于未来的课程实施(Nielson, 2013).一些企业已经在开发内部社交平台,如2012 年,通用电气(GE)推出类似于Fa-cebook 的社交网络GE Colab.超过10 万的GE 员工利用其查找信息、共享知识和解决问题.GE Co-lab 可以跨职能、跨部门,使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一起工作,以更快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全球领先的研究调查服务供应商阿伯丁集团(AberdeenGroup)的研究显示,与没有数字网络的员工相比,拥有丰富数字网络的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7%(Nielson, 2013).

帕斯奎尼当前的研究兴趣是开放、社交的网络体验如何影响学术和学习体验.他认为理解新兴技术和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学习者非常重要.我们已经感觉到这些技术和媒体会对学习者产生影响,但还没有开发出充足的方法来评价或测量这些影响.未来几年,我们需要研究者-实践者合作来充分理解,除去面授、混合和在线学习情境的课程要求,技术的进步是如何真正影响学习者的(Baker,2015b).

(三)移动学习的实践需求

美国企业员工培训和开发的费用很高,移动学习作为在线学习的一种,可以帮助节省培训费用.

卡特彼勒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工程机械企业,其企业大学卡特彼勒大学(Caterpillar University)2005 年曾做过统计,与传统面对面教学相比,在线学习可以节省40%的培训费用(Stacy & Taylor, 2010).同样,波音公司使用在线学习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7000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节省了900 万美元的差旅费(Burgess & Russell, 2003).此外,新技术为所有员工进行统一培训提供了可能,确保了内容的一致性,具有方便易用、实时更新、减少差旅成本、随时随地提供按需培训等优点(DeRouin,et al. , 2005).一些研究也证实了移动学习的效果,经过实验对比研究,泰奇雅·保罗发现,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培训在学习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并且这一结论与实验者的年龄、性别、就业状况、受教育程度、激励措施和学习者的偏好无关(Paul,2014).

移动学习的最大优势是能给忙碌的员工提供随时随地的培训.当前出现的移动学习应用程序(如Course Mill Mobile APP),教学设计师可以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将相关内容传输到该应用程序上,员工只要将该应用程序下载到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上,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此外,该应用程序可以追踪用户的课程交互情况,完成调查和评估,及时反馈学习信息,以便教学设计师及时知晓员工是否完成培训、课程得分如何、哪些内容是学习的难点(Wroten,2015a).

目前,以学习者为中心,而非以技术为中心的移动学习设计、传输和实施理论,特别是企业情境中的移动学习研究还比较少(DeRouin et al. , 2005).碎片化学习设计以及移动设备的小屏幕尺寸都对教学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考虑设计适当的内容模块是摆在教学设计师面前的难题( Spencer,2015).雷耶斯说:“目前我正在设计和开发培训员工的移动学习内容,约7000 名员工将利用平板电脑完成培训.然而,如何将学习管理系统整合进平板电脑进行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是缺乏的,当前并有成熟的理论可供移动学习应用,我们需要反复测试和不断试误,在摸索中前行.”(Baker,2015a)(四)学习分析和MOOCs

雷耶斯认为,发展教育或培训的学习分析是目前的主要趋势之一(Baker,2015a).拉维茨说:“在线教育数据可能为我们提供生动的学习画面,帮助了解新技术对学习者产生什么影响,而如何使用新形式的教育数据挖掘来评估在线学习过程和结果,还有待探索.”(Baker,2014b)帕斯奎尼提出,在远程教育方面,无论是网上学习还是混合式学习,技术进步对教育需求的影响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评估.一些组织正在开发研究方法,利用学习分析评价在线学习,提供适应性学习和实施反馈.学习分析有助于清晰地了解新兴技术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教育机构,如何影响教师发展,如何影响课程设计和实施,斌最终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情境中有效地支持学习者成功的(Baker,2015b).虽然很多人谈论大数据如何改变教和学,但是仍然需要开发一个实体框架来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怎样有效地使用不同环境的数据集和不同的技术? 我们怎样解决道德担忧? 我们怎样决定谁拥有这些数据? 实际上大数据依然只存在于教育领域的表面,学习分析也因此被简化了(Baker,2015a).

雷耶斯认为,除了学习分析外,开发企业环境下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 也是一大趋势.

与传统的大学课程相比,MOOCs 的成本低,且受众广泛,很多企业因此试图利用MOOCs 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及时培训(Baker,2015a).特别是一些技术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能力要求会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改变, 传统大学很难跟上变化的步伐.

MOOCS 可以实时更新员工的知识库,加上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够使员工在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实时完成培训,因此很受企业的欢迎(Carson,2014).面对企业需求,MOOC 平台,如Coursera 也开始寻找方法,如免费提供课程访问,提供额外的学分认证,学习足迹监控等服务加以迎合.此外,Coursera 开始研究开发一些企业需求量大的专业课程,如数据科学、网络安全、安卓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等高科技产业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比较新,传统大学还不可能提供,但高科技行业已经感受到了压力,要不断进行技能更新,以保持企业竞争力(Carson,2014).

雷耶斯认为,除了从MOOCs 平台上学习课程之外,很多企业也开发自己的MOOCs,以更好地进行员工培训和建立学习型组织,许多企业人士称之为企业教育的“扁平化”.同时,这些课程可以免费提供给消费者,这都是建立公司品牌的聪明办法(Bak-er,2015a).当然,很多人会提出MOOCs 完成率低的质疑,2013 年,斯坦福大学的报告显示,MOOCs完成率只有5% -10%.这一点在企业情境中大不一样.如果面向特定学习者,以正确的方式提供恰当的学习内容,而学习者带着合理预期而不仅仅是出于好奇,MOOCs 就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Carson,2014).未来企业和传统大学联合开发MOOCs 品牌的需求将会大幅增长,学习者很可能需要支付费用才能学习(Spencer,2015).

四、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美国教育技术企业实践领域正在曲折中前行.与此同时,中国教育技术的企业实践领域也在不断拓展,约一半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教育科技公司、教育培训公司就业(杨九民等,2015).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看,硕士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的比例出现大幅增加,从2006 年的14% 到2012 年的38%.此外,企业对培训和人类绩效技术(humanperformance technology)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1997 年,几乎没有企业了解人类绩效技术.2011年,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中国分会成立(刘美凤,2013).2015 年10 月,第五届国际绩效改进协会中国分会年会召开.种种现象表明,教育技术在企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如此大的企业需求相比,中国教育技术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明显滞后.根据笔者对国内人类绩效技术专家刘美凤教授的访谈,至2015 年,中国79 个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中淤,只有8 所高校设有人类绩效技术研究方向,大多数院校只有一门绩效技术相关课程.面对如此巨大的落差,中国教育技术领域需要认真思考,不断调整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就业和满足企业的需求.

德克森说:“教育技术最大的魅力是让我学到新东西.在做教学设计咨询时,我总能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如医疗保健行业、燃油行业甚至防治艾滋病的方法等.当启动项目时,你就在接触一个新的领域,你总会收获很多知识.”拉维茨说:“我喜欢教育技术领域,喜欢它的历史视角、面向系统的思想,特别是重视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反馈循环.这个学科给各个领域的人(如设计者、软件开发者、学科专家)提供了空间,在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架起了桥梁.教育技术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教学.”教育技术领域是个不断变化的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在不断变化.

教育技术也是个目标专一的领域,我们仍然以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作为奋斗目标(AECT Definition andTerminology Committee, 2008),教育领域和企业仍然是教育技术的两个主要实践场所.企业遭遇的种种问题,是教育技术领域在努力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的适应性困难.作为一个富有弹性且不易碎的生态系统,教育技术领域的每个裂缝都可以让它更加牢固.

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结:

关于教育技术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教育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2、教育技术论文

3、小学教育技术论文

4、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

6、教育技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