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论文怎么写 和名著阅读思维: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海底两万里》教学感受与反思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这篇名著阅读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名著阅读思维: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海底两万里》教学感受与反思

作为语文教师,我常常慨叹,让学生真正爱上名著是何等的困难.阅读《海底两万里》的任务已经下达了两个星期,可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一是有部分学生连第一章都没有读完,说是根本没有兴趣;二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囫囵吞枣般读完了,算是向老师有了交代,可是一问,却只记住了几个典型的情节;三是阅读的版本五花八门,不少学生舍弃了原著,选择了缩写本;四是更有一些乖乖女,竟然只读了名著导 读,还圈画记背了关键语句,说应付考试足够了,原著竟然没读!

我摇头,我叹息.阅读之前,我向学生介绍了凡尔纳的伟大、《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还展示了五彩斑斓的图片,希冀搭建一个梯子,让他们登上山顶.可为什么领略到绝美风景的却总是廖廖可数的几个人呢?回想自己近几年的名著教学,既而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语文教学现状,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尽管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这一底线要求其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一厢情愿,学生打转;或者师生忙于应试,寻章摘句,罗织要点,死记应背,强行突围……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名著阅读本来是拓宽视野,滋养心灵,提升语文素养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却沦落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那么,学生到底为什么不爱阅读名著呢?

一番思考之后,我以为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从学生角度来说,除却时间与应试因素,无外乎两个方面:第一,缺乏阅读的兴趣,因此没有阅读的动机;第二,缺乏名著阅读思维,因此无法深入文本.于是,我决定开设《海底两万里》导 读教学课,并重点设计了以下环节,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这是课的起始环节,我决定从整体感知入手,通过三个任务完成:

任务一:你能把小标题补充完整吗?看哪个同学补充得最多.

第一组:飞逝的_____ 种类不明的_____ 抹香鲸和______ ……

第二组:_____王国 海底______ ______隧道 消失了的______ ……

第三组:一颗价值千万的____ 海底____ ……

第四组:一切都用____ 尼摩艇长的____ ……

第五组:漫步_______ 强制_______ 大事故还是______ 缺______ 大______ ……

任务二:说说“鹦鹉螺”号的路线图.

任务三:请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海底两万里》真神奇啊,有……有……

完成第一个任务时,我把全书的标题分成五组,让学生凭记忆补充完整,由于任务相对简单,又带有激励成分,不甘落后的好胜心立刻让课堂上荡起了一圈圈涟漪,短短几分钟,发言此起彼伏,学生不仅了解了《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梗概,更重要的是他们从空缺的词语中似乎发现了什么.正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第二个环节是在静悄悄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一边看着标题,一边查找地图,答案很快整理出来:“鹦鹉螺”号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这时,我轻轻地告诉大家,作者没到过北冰洋,没到过南极,很多都是凭借着想象写出来的,教室里立刻发出了惊奇的赞叹声.第三个任务更是答案纷呈,学生七嘴八舌:有奇异的鱼类、有价值连城的宝藏、有奇妙的高科技、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有惊险刺激的场面……学生回答之后,我又让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有的组展示的是海底神奇景象,有的组展示的是神奇的事物,有的组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述了一个个经典的情节等,迭起.在此基础上,我因势利导,师生共同总结:基于科学的幻想、惊心动魄的情节是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两个重要的特点.

二、深入探究,品析人物

这是课的主体部分,我抓住尼摩这一重要人物,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品析,即人物性格的积极方面、消极因素及深层的内心世界:

师:你能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说说这位尼摩艇长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吗?

生1:从“用海底沉船的千百万金银援助正义的战争”可看出他是个充满正义感、反抗压迫的战士.

生2:从“南极脱险”中可看出他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以及在巨大压力面前的冷静.

生3: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可看出他同情弱者、心地善良、镇定沉着.

生4:从智斗鲨鱼可看出他在最危险的时刻能够挺身而出.

生5:从击退土著人袭击中,可看出他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性,遇事沉着冷静.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看得出大家对尼摩船长这一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尼摩船长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冷静、沉着,对弱势群体抱以同情并予以帮助,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危险时刻能挺身而出,对万事万物都有发自内心的爱.可是你们发现他性格的另一面了吗?

生6:尼摩船长说过:“世人不能够妄自评判他.”对人类他似乎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憎恶.

生7:从阿龙纳教授对他的描述我们还可以知道尼摩是一个性格阴郁、孤傲的人.

师:读出自己的理解就是进步,阅读就是要一步步从人物的表面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下面我们重点赏析一个片段,再次深入尼摩船长的内心.

(教师出示PPT,在音乐背景下,深情朗读:

是的,他被众人遗忘了,但没被我们遗忘!我们挖了坟墓,珊瑚虫将会把我们那些死去的人永远封闭在坟墓里.艇长突然用颤抖的手把脸捂住,想止住呜咽声,但终于没有止住.

尼摩艇长浑身是血,一动不动地站在舷灯旁边,望着吞噬了他的一个伙伴的海水,大滴的泪珠从他眼里涌出.

我说过,尼摩船长曾经眼望着海水流泪.他的痛苦是深沉的.)

生8:“含泪掩埋同伴”可看出他外表阴郁,但内心丰富,重情重义.

生9:“终于”可看出尼摩船长极力忍受自己的痛苦,但巨大的痛苦无法掩盖,英雄流出了伤心的泪水.

生10:从“深沉”一词能看出尼摩艇长对殖民者充满了憎恨,他们的卑劣打破了他一切的美好,但可怕的报复又让他痛苦,这种痛苦无法表达,他坚强地在海里生存着.

师:英雄不仅仅是顶天立地、刚强威武的,伟大的英雄也有痛苦,内心拥有柔情,重情重义.

这段时间,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不少学生发言积极,被尼摩船长所打动.通过探讨人物性格中的积极与消极因素,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了人物形象.特别是品析人物的内心世界阶段,不少学生沉浸其中,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课堂上一时荡漾着动人的.

三、自由质疑,认识名著

在课的最后阶段,我让学生谈谈心中的疑问,不少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思考,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名著想象了很多事物,但是有些看起来很平常.

2.尼摩性格中也有缺陷,因此不能算为英雄.

3.为什么文章中没有对尼摩船长的内心独白或者身份的具体交代呢?这样,对尼摩艇长的刻画缺少正面、生动、具体细腻的描写,人物比较单调.

4.“鹦鹉螺”号逃脱了大旋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尼摩船长会放弃复仇吗?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讨论前三个问题,教室的气氛立时热烈起来,不一会儿就进入交流环节:

组1:气压、潜水艇(二十多年后才发明出来),气压、螺旋桨、潜水服,我们现在的设计和当时凡尔纳的想象如出一辙.从现在我们人类深潜海底一万米后拍摄的照片来看,有很多海底的景象和凡尔纳小说不谋而合.凡尔纳的伟大正在于此.我们应该在当时的背景下去理解作品,而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评判.

组2:伟大的人物也有缺点,但正因为有缺点才显得更可爱,更真实.尼摩船长不畏艰险、富有正义、沉着冷静、重情重义、悲天悯人的情怀,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形象在名著的殿堂里熠熠生辉,并永远激励着我们.

组3:留下想象空间,营造一种神秘感.这部科幻小说的主要任务不仅在于塑造人物,还在于表现海底的美丽和科学探索的神奇.

我充分肯定了学生讨论的结果,然后把第四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名著情节及人物性格发展的可能性进行续写,不少学生跃跃欲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学生又重读了《海底两万里》,我通过写读后感的形式检查了学生阅读的效果,感觉学生逐渐深入了名著,下面是一组读后感的片段:

生1:我最想谈一谈的还是尼摩船长,他是一个热爱自由、孤独,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集善良、勇敢、坚强、智慧、孤傲、沉稳、爱家、爱国等优良品质于一身.但据《海底两万里》的姊妹篇《神秘岛》中说,尼摩曾是印度达子,后来由于殖民者的侵略而家破人亡,遁入大海,以求复仇.正是这种不幸遭遇为尼摩船长这个本该完美无缺的人物带来一种独断专行、抱复心强的偏激性格,以至于后来和阿龙纳斯一行人曲终人散,各奔东西.

生2:在凡尔纳的那个年代,那个极度落后的十九世纪,别说周游世界遨游海底,甚至连电灯泡都还没有发明出来.而作者凭借他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构思出潜水艇以及海底世界.作者还告诫人们在享受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应爱护海洋生物,杜绝滥杀滥捕,这些先进的思想理念,不正和我们现代人不谋而合吗?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真正的想象不是浮夸的编造,而是基于科学的幻想!

生3:我最喜欢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他性格阴郁,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但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他会收容可怜的采珠人,也会对人们实行报复.尼摩船长在文中就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

生4: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勇斗章鱼那一段.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扣人心弦,震撼人心.那一条章鱼长八米,有像疯妇人的头发那样乱的八只触角、鹦鹉似的骨质的嘴,像鹦鹉一样——垂直地或开或合.那舌头本身有几排尖利的牙,颤抖着露出那一副真正的大铁钳.尼摩一行人和他斗智斗勇,最终以牺牲一名船员的代价赢得了胜利.这本书引人入胜,环环相扣,让我“走火入魔”,欲罢不能.

……

通过这节名著导 读课,我发现名著阅读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正确方式,即名著阅读思维.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用整体的思维阅读名著.文学巨匠茅盾读名著的方法是最起码读三遍.他认为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是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这就是整体阅读思维,这一阶段有利于唤醒阅读兴趣,既要“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又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另外,名著阅读,“走进去”之后还要能“走出来”,进行赏析、批判与吸收,只有做到整体阅读,才能通盘把握,不至于断章取义.

第二,必须用细腻和深入的思维阅读名著.无论多么宏伟的巨著,真正打动读者的魅力还在于细节的传达与深处所蕴含的思想.品细微之处、体悟作品的内在思想是真正走入名著的不二法门.我们读文本,如扁鹊看病,既要看文本之肌肤、又要看其腠理、肠胃乃至骨髓.每一个层次观赏,都有其价值.功力到哪个境界,就能见到哪个境界的风景.当然,即便是同一本名著,也会由于阅历、心境、时代的变迁而焕发出不同魅力.所以,教师的“推波助澜”“指点江山”就格外重要,需要依靠教师的底蕴、独立思考的勇气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深刻而细腻的思维,把握作品内核,怀着虔诚又审慎的态度去深入阅读,是名著阅读教学必须攀登的高峰.

第三,必须用辩证的思维阅读名著.任何一部名著,都濡染着作家浓重的个体因素,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也受到时代背景与作者价值观、人生观的局囿,表现出一定的不足甚至消极因素.阅读既要达成个人、名著、作者的视界融合,又要站在文本之上俯瞰、欣赏,进行批判与吸收,在思考、碰撞后回归自我.

名著阅读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名著阅读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名著阅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青春风杂志免费阅读

2、英语杂志在线阅读

3、杂志阅读

4、杂志在线阅读

5、期刊阅读

6、飞魔幻杂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