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和基于学校特色文化视野下的乐教育深度实践以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为例有关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视野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基于学校特色文化视野下的乐教育深度实践以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为例

石庆琼

(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 渝北 401120)

【摘 要】优秀的、传统的、不断创新的学校文化是有效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根基,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本文从追本溯源:凝聚“乐”教育的文化力量;深度挖掘:明晰“乐”教育的文化支撑;坐而论道:传播“乐”教育的文化主张三个方面阐述了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乐教育”理念及学校文化内涵的深度实践操作,具有可借鉴性.

【关键词】乐教育学校文化内涵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84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是一所新兴的城区小学,以打造“文雅学生、儒雅教师、优雅学校”为目标,着力于“乐雅德育、乐活课堂、乐彩生活”三条途径,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校乐和”的“乐”教育文化主张.这一个性化的、校本化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追求,总体描述了学校教育的文化愿景,高度凝练了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实质性地把握了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完整架构了学校文化的框架体系,使学校发展更具方向,学校特色建设更为鲜明,让学校更显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

一、追本溯源:凝聚“乐”教育的文化力量

(一)国内外快乐教育典型案例的启示

一是国内外教育家思想的启迪.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国16世纪思想家蒙田在他的《论对孩子的教育》一文中说,要让教室里充满快乐,洋溢着花神和美惠女神的欢乐.人类“历史上第二个牛顿”斯宾塞在19世纪便以“快乐”二字作为教育哲学的中心思想,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快乐教育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这为学校提出“乐”教育找到了思想根源.

二是“爱生学校”引发的思考.1997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行的“爱生学校”思想,坚持“儿童至上”的原则,主张学校尊重儿童的意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向所有的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这为思考和发展学校“乐”教育的特色增添了动力.

(二)从孩子的视角看“乐”教育之起源

一是北师大附小“快乐教育”的成功实践.北师大附小把快乐教育作为内涵发展的切入点,树立“以儿童快乐发展为主”的办学理念,立足于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尊重,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来基础上得到发展.这一成功的实践使学校管理者更加坚定发展学校快乐教育的特色.

二是基于学生实际.当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生存、生活的技能与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办一所真正属于孩子的乐园”,进行了家长、教师、学生问卷,根据问卷反映出的问题,将原来提出的“快乐教育”调整为“乐”教育,这一改变更加突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学校特色发展之文化定位

学校是文化之存在,文化推动着学校的发展.2010年学校成立之初,就组织了学校骨干教师、专家团队打造学校文化,学校办学理念及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几个阶段:寻访地域文化,梳理发展脉络,挖掘精神财富,最终形成了学校“天天向上,乐在其中”的核心理念,“博学笃志,舞动乐彩”的校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的校训,“燃之火,拨亮快乐心灯”的导风,“与生同乐,与业同辉”的教风,“快乐起飞,追寻阳光”的学风,“雅乐”教育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丰满、厚实.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从文化的丰富涵养过程中,激发了师生对学校的热爱,提升了师生的“精气神”,历练了学校文化的力量.

二、深度挖掘:明晰“乐”教育的文化支撑

“乐”教育是在学校自身的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有根、有源、有魂.在文化打造过程中,着力完善理论支撑体系、实践支撑体系、队伍支撑体系、环境支撑体系、文化支撑体系,保证了“乐”教育特色发展的生命力.

(一)找准理论源泉:明确“乐”教育发展目标

在发展“乐”教育特色过程中,运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爱生学校”理论,指导“乐”教育特色文化的规划;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分层评价”理论指导对学生和教师实行“乐”教育的评价办法;运用“研究性学习”理论指导管理团队、骨干教师做好“乐”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活动;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层级管理”理论,构建了确保“乐”教育实施的运行管理网络.

(二)注重课题引领:牵动“乐”教育发展命脉

学校坚持以课题研究引导“乐”教育特色,课题研究“由高到低,由点到面,从宏观到微观”,形成了多维、立体的研究层级.做到了学校课题整体牵动,校长课题画龙点睛,教师课题百花齐放.市规划课题如“城区小学家长督导四维实践模式研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家长素养提升策略研究”、“城区学校家校共育实践研究”等着力于决策引领;区级课题如“小学快乐教育实践模式研究”、“乐雅德育实践模式研究”、“小学语文以生为本的‘乐活课堂’建设策略研究”等着力于局域示范;校级小课题研究着力于有效促进.

(三)抓好队伍建设:增强“乐”教育发展动力

旨在让教师在“乐”教育的理论支撑下,通过乐业引导学生乐学,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从而享受事业成功的过程与喜悦,进而展现我校教师“乐业、乐观、多彩、进取”的形象.首先是以快乐的心境面对生活和工作,其次是在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通过建立“快乐校园网”、“快乐读书屋”、“快乐广播站”、“快乐文化墙”、“快乐信箱”、“快乐种子站”等,校长为每个教师写一封信,邀请教师的家人参加“拜年”等活动传播快乐元素.

加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过程性管理,引导学生建立《快乐成长档案袋》,关注和了解学生的个体发展轨迹;制作《快乐班级档案袋》,把握班级整体水平,从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建立《教师快乐发展档案袋》,及时写下教学随笔、教育教学策略、获奖项目等,形成师生与班级共同成长的管理机制.

(四)利用环境熏陶:拓宽“乐”教育发展内容

一是以作为求地位,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学校邀请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市教科院专家到校考察,帮助学校研究分析特色基础,指导编制发展规划,健全课程体系.邀请东北师范大学的专家到学校指导“家校共育”工作,帮助学校找准特色发展中的问题.

二是以共建求共赢,争取家长的积极支持.加强家校共育实践,成立“家委会”,试行“家长督学”,成立家长“义工团”、“讲师团”、“督学团”等组织,充分发挥家长正能量.

(五)突出文化力量:提升“乐”教育发展品位

一是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把校园变成乐园,用孩子的视角审视校园环境,用孩子的作品布置校园.楼宇、庭院、标志、指向系统、室内软装等,都蕴含着浓浓的“乐”教育的文化元素.用心细腻,表达细致,让师生在随行随见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去了解那些布置精美的墙面,去读懂校园内一物一品的意蕴,让他们在“乐”教育的良好氛围中获得学校文化的熏陶.

二是发挥教师文化的纽带作用.开展“我教育我快乐”为主题的“教师训练营”、“心连心快乐大本营活动”;由学生和家长推选出“最美教师”;开展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开设“雅乐”论坛,组织教师围绕着“我们的文化主张”和“我们的儿童文化观”论题,展开主题辩论、心得交流、案例说明等学习活动,充盈着对“乐”教育的热爱情怀.

三是发挥管理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引领“乐”教育特色文化中,学校每一位管理者做到了“四个领先、三个在后”,给师生们展示了新城小学的奋进精神、快乐精神.那就是学习领先、教学领先、服务领先、付出领先,享受在后、委屈在后、离岗在后.团队的辛勤服务、团结协作,为师生们树立了榜样,大家斗志昂扬地以教育为乐,成了新城小学一个具有感召力的强势磁场,这个磁场吸引着师生,团结着师生,感染着师生斗志昂扬地以教为乐,以学为乐,人人发展.

三、坐而论道:传播“乐”教育的文化主张

(一)由引导到自觉:让师生适应“乐”教育发展的节奏

教育要讲究顺其自然,但也要讲究引导.学校提出的“乐”教育,并不是校长个人、管理团队或者某些老师的事,所有人都必须参与,在全面推进的初期必须有加以引导.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教师的意见,按照“乐”教育的设计要求,引领师生循序渐进,适应节奏,最终达到学生和教师都快乐参与,充满自信.

(二)从预设到生成:促进“乐”教育特色的积淀和形成

学校提出“乐”教育,不是为常规工作“贴标签”、不是“赶时髦”,而是与学校文化和学校资源充分发展的结果.学校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推广特色活动、建立保障体系、进行过程跟踪评价等措施,坚持不懈地落实已经明确的办学思想,积淀和形成“乐”教育特色.

(三)从个性到群体:挖掘“乐”教育的潜力

学校一方面通过“个性化的教师”来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乐”教育带动个体特色发展.围绕着“天天向上,乐在其中”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创建活动,不断地挖掘学生和教师推动快乐教育的潜力.

视野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视野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视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新视野杂志

2、大视野杂志

3、视野杂志在线阅读

4、经济视野杂志社

5、视野杂志

6、健康大视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