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地方高校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与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队伍建设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地方高校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与

一、

“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对地方高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兼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素养,即与专职教学科研人员相比,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

经验更强[1](69),不仅能够从事理论教学,还能胜任实践教学,其所传授的知识更符合社会实践发展需要,进而有助于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双师型”实验室教师的实践素养与社会关系也有助于在高校与当地行业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为高校提供更多的校企合作与校政合作机会,进而有利于地方高校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最后,通过上述两种途径, “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还能进一步发挥地方

高校的服务社会职能,实现高等教育办学目标.

二、

“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1.观念滞后的挑战.对“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的忽视,首先源于观念上的滞后.在社会层面,受儒家“学而优则仕”、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忽视技术技能,看低或不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情况在整个社会层面相当普遍.在高等教育领域,从教育管理部门到高等院校都把科研看作是服务社会的最重要手段,而忽视了在其他方面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也忽视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如,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针对实验室教师的职称晋升与绩效考评都仍然以“科研能力”为核心,存在轻视“专业技师”的偏见,导致实验室教师向“双师型”转型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现有的实

收稿日期:2016-12-08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021-03

验室教师本身对于向“双师型”转型不重视,也存在对“专业技师”的轻视,他们更愿意转岗而不是向“双师型”转型.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轻视技术技

能的观念也就决定了从教育管理部门、到高等学校,

再到实验室教师自身的消极心态,并最终影响他们各

自的行为与价值判断,进而影响“双师型”实验室教师

队伍的建设步伐.

2.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方面的障碍.为了通过科教兴国战略迅速推动国家现代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在国家意志的主导下进行的.国家为了快速推动科技发展,一直把建设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末启动的“985工程”、 到近几年启动的 无不体

“211工程”,“2011计划”,现着国家意志,也就成了高等学校发展的风向标.随着这些教育提升工程的实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也不断调整,为了抓住调整机会,大量的高校都把精力投放在争取“入围”的行动中,专科想升本科、本科学校想上硕士点,有硕士点的想上博士点,进而出现“低位高攀”现象;地方高校也都想挤入研究型大学的行列.如此,地方高校就纷纷忘记了自身的办学特色,不能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出适当的发展定位,进而忽视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包括 “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在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而使得各地方本科院校从整体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不能对接各企业的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进而影响到地方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加剧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3.

高校评价机制的障碍.高等学校评价机制是影响高校教师发展方向的最直接影响因素.现行的高校人才评价体系主要考核科研业绩,比如科研课题数量、进校科研经费数量,而忽视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同时,即使是现存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也未能真正从服务社会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去考评,进而使得包括实验室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没有动力去掌握专业技术技能,也缺乏积极性与政府、行业企业进行对接,进而影响实验室教师向“双师型”转型发展的积极性.

4.“

双师型”人才选拔与流动机制僵化.就人才选拔而言,各地方本科院校对实验室师资招聘条件中就可以明确地看到,对要求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实验室教师人才引进附加了太多的限制,其招聘条件大多数都规定了高校毕业生的来源和学历资质,如985、211以上高校毕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这也使得我们实验室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加突出.总体上, 985、211工程院校毕业生的学科教育背景与科研能力相对更好,但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却往往偏弱,“重理论、轻实践”观念也更为突出.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专门的为培养“双师型”教师而设置的机构.各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室教师也缺乏到行业企业挂职、深入了解行业实践的机会;而政府、企业和生产单位向本科院校输送“双师型”人才的积极性也不高,且处于被动状态.同时,还对外聘的技工要求与本高校普通教师一样,要具有学历等资质才能任教,从而使得优秀技能技术型人才无法进入高校.此外,基于传统观念、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僵化等方面因素限制,实践经验丰富的政府、企业领域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也不愿意或难以进入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在人才流动机制方面,很多地方本科高校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门槛,在编制控制、行政审批等方面限制了实验室教师的合理流动.

5.

对实验室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待遇差.从地方本科院校层面来说,受到观念滞后和“路径依赖”的共同影响,现有的实验室教师薪金待遇差,而且教师队伍有断层现象.在高校,实验室教师总被边缘化,职称评定没有份,加薪也没根据,收入处于最底层,进而导致实验室教师队伍散漫,缺乏工作与向“双师型”转型发展的积极性.还有个严重影响实验室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象,就是断层现象严重,在各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室教师中,职称较高的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而且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职称结构都呈现处一个

倒三角形,在教学实践方面严重的不合理.这几年,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力度引进了硕士、博士,但他们的教学情绪并不高,他们认为大学就要注重科研,注重学术,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以教学为最大任务.加之目前社会及学术界对科研的认识认为应用性研究没有学术性,不被承认.这就导致了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与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不一致,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一方面,为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安排老师参加专门的实践培养或到企业顶岗实训的待遇与在校任教待遇不同,阻碍教师自愿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待遇偏低,许多院校从事实践教学的津贴要比从事理论教学的津贴要低一个档次,使得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觉得地位低人一等,容易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为应对前文提到的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促进地方高校实验室教师向“双师型”转变,本文在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切实转变观念,把“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环节,也是合理自我定位、彰显自身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建议行政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督促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落实培养引进专项经费,并在薪资福利等方面与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实现对接.同时,地方高校也要通过制度设计引导不能胜任科研工作的专业教师向 “双师型”实验室教师先转变.

2.

严控地方高校层次结构调整,防止“低位高攀”现象.要地方高校端正态度、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对于地方高校繁荣发展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也有利于

“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而让地方高校找准自身定位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通过立法和提高标准等手段打消地方高校“低位高攀”的念头.一方面,要出台法律法规禁止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随意或经常性的调整,比如限定为十年调整一次,并且每次调整比例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大幅度提高地方高校向上调整的标准,倒逼地方高校向地方特色发展转型,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激发“双师型”实验室教师的从业积极性.“把激励搞对”对于任何组织目标的实现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调动“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的从业积极性也不例外;它需要政府和高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变“双师型”实验室教师的尴尬地位,激发其从业积极性.就政府而言,可以制定专门的奖励和支持政策,提高“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的从业积极性.比如,效仿资助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办法,设立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专门性奖励基金,重点奖励

“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与社会实践中对技艺与实践操作程序方面的改进创新.就高校来看,要制定专门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聘用、晋升、考核、奖励等办法,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促使“双师型”教师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地方高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可以考虑单独设置“双师型”教师种类,即将包括实验室教师在内的“双师型”教师设置为独立的类别序列,这是进行单独考核与管理的基础.其次,要制定以社会服务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为核心的专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体系,并实行

“对应平行等级挂钩制度”——即借鉴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来划分“双师型”教师档次,将高级“双师”等同教授,副高级“双师”等同副教授、中级“双师”等同讲师、初级“双师”等同助教,并使其与以科研为主的专业教师薪资待遇方面实现一致.比如,高级“双师”享受教授的待遇、副高级“双师”享受副教授待遇,以此类推.最后,建议积极鼓励实验室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即可以出台政策允许实验室教师或行业企业技术人员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方式取得一定回报,进而逐步形成行业企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良好态势.

4.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实验室教师向“双师型”转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使地方高校实验室教师向

“双师型”转变.首先,要有计划地选派实验室教师到实习基地或用人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同时,对于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如本科学历及以下的实验室教师,到高水平院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增强其理论素养.其次,对于新入职教师要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校内外综合培训和相应的校外实践能力培训、科研成果与应用技术研究推广等实践工作.最后,还要“让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员

理论课程教学任务”[2](243),如此,既能促进实验室教师理论与实验教学水平的协调发展,又能建立多方密切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依靠高校一己之力所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行业的协作,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无缝对接.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财政扶持引导、搭建协作平台多种手段鼓励与促进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持“双师型”教师海外研修和交流;其次,政府要利用自身的权威与号召力,统筹安排学校和企业行业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对接,鼓励双方开展合作,并给予双方合作项目适当的税收和其他优惠.当然,学校更应该积极主动“与相关行业企业联系,架构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建立校方教师深入企业和企业工程师深入课堂的

互动合作平台”[3](22).最后,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以及鼓励高校、行业企业合作共“双师型”师资培养基地,并尝试成立专门培养机构,完善培养制度.

队伍建设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队伍建设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队伍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新农村建设论文

2、城乡建设杂志

3、建设法规论文

4、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5、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6、图书馆建设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