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年级语文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跟七年级语文试卷方面论文怎么写

关于免费七年级语文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七年级语文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6题每句1分,第7题4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 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2. 终古高云簇此城,□□□□ □□□ .(谭嗣同《潼关》)

3. 强欲登高去,□□□□□.(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中考链接)□□□□□□,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虽年老体衰,仍愿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句子:

□□□□□□□,□□□□□□□.

6. (中考链接)《〈论语〉十二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7.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春暖花开,万物复苏.②阳光滋润着大地,悠悠的小草长成一片,鲜艳艳的花儿次第绽放.③到处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④看那黄黄的油菜花,金灿灿的迎春花, ,还有淡淡的桃花.⑤这些嫩嫩的黄、新翠的绿、淡淡的粉、优雅的白,再加上那些泛绿的树枝、温润的泥土、和煦的阳光……满心满眼都是春的气息.

(1)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阳光滋润着大地”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3)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8. 曹操的诗特别能够表现他作为政治领袖的气魄和胸襟.学了他的《观沧海》,让我们看到他的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心、雄伟的气势.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全下联.

上联:抒雄心老当益壮,

下联:□□□□□□□.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 本文选自南朝宋 组织编著的《 》 一书.(2分)

10.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讲论文义

(2)雪骤

11. 对于雪的赞美,文中两个人物分别运用比喻句表达了自己对雪的赞美.请写出这两个比喻句.(2分)

12. 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2分)

13.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吕僧珍为官

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①,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

“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②,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③.”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④,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注释】①既至:指回故乡做官.②常分:正当职业. ③肆:店铺. ④督邮:官名.

廨:官府的房子.

14. “乃弃业欲求州官”句中“求”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1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吕僧珍的两件事.(2分)

16. 从上文看,吕僧珍具有怎样的美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丰收的秘密

那年,他第一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未过,奖学金也与他失之交臂,他觉得自己的天空一片灰暗.回到家,他始终没摆脱这种情绪的折磨,整日闷闷不乐.父亲知道后说,如果只抬头盯住头顶的那一小块四方的天空,那么天空有点乌云,你的世界就黯淡了.

接着,父亲和他谈起了小时候种玉米的事.

那时,村里绝大部分人都很穷,种的庄稼都食不果腹,只有咱家尚可温饱,还经常接济邻居.为啥?因为那时候的玉米种子不如现在,大都质量不好,就那还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呢.一般每家一亩地仅留10斤种子,而咱家都是留20至25斤.人家一个坑里丢一粒玉米,咱家一个坑放两粒,有时放三粒.当然了,人家的庄稼稀稀疏疏,有的还发育不良,而咱家的就算有一些种子不发芽,发了芽也不结果,可总还是有很多种子长势很好,因而咱家的产量最高.

稍稍一顿,父亲又道,记住,丰收的第一个秘密——多种梦想.

从那以后,他学英语,参加演讲、运动会、歌咏比赛,虽然还会经常遭遇失败,但是总有一颗“种子”结果,他变得坦然多了.对了,他还写稿.当然了,最初的杳无音信让他也有些沮丧,渐渐地,他开始收到通过初审、二审的信.最让他高兴的是,他投出去石沉大海的稿件被采用了,在某天突然收到样刊,生活一下子充满了梦想与惊喜.大学四年,他过得充实而忙碌,收获颇丰,证书十几个,稿费单好几十张.后来,他又考研了,报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这边分数还没下来,他已经开始找工作了,几个大报社都想要他.这时,他的通知书也下来了.鱼和熊掌,舍谁?取谁?这让他很是踌躇.

他又一次询问父亲.

父亲说,等玉米长到快齐胸的时候,就要把每个坑里生长两三棵的玉米,挑一棵最好的留下,其余的统统拔去,以使那个长势最好的获得充足的营养.至于哪棵玉米的长势好,得好好问问自己,这毕竟是自己的庄稼.

这就是丰收的第二个秘密——去繁就简,摄心一处.

后来的后来,他还是去了北京,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经常写作,短短三年,便发表了百余篇文章.毕业后,他又回到了母校,28岁已经是讲师了.他学的是经济地理,却经常去文学院教写作课.

他就是我的辅导员田老师.

他现在给我们讲这些事的时候,一脸的宁静平和,好似这些都与他无关.只是不断意味深长地重复着这样两句话:多多播种梦想吧,在一些梦想破灭后,我们才能依然从容淡定,笑对人生;也要学会删除梦想的枝叶,那样我们才能专注,才能高大参天,活得精彩.

  (摘自《风流一代》2006年第7期)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黯淡(  )

(2)踌躇(  )

(3)杳无音信(  )

(4)删除(  )

18. 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

(1)那年,他第一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未过,奖学金也与他失之交臂,他觉得自己的天空一片灰暗

(2)当然了,最初的杳无音信

让他也有些沮丧,渐渐地,他开始收到通过初审、二审的信.

19. “村里绝大部分人都很穷,种的庄稼都食不果腹,只有咱家尚可温饱,还经常接济邻居.”你知道父亲种玉米获得丰收的秘密是什么?(3分)

20.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如果只抬头盯住自己头顶的那一小块四方的天空,那么天空有点儿乌云,你的世界就暗淡了.

21. “我”当初英语四级考试未过,整天闷闷不乐,后来也经常遭遇失败,却为何变得坦然?(4分)

22. 文中的主人公学的是经济地理,为什么能经常去文学院教写作课呢?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原因.(4分)

23. 好文章总会给人带来深刻的启迪.阅读本文后,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有哪些感悟.(4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4. 阅读下面情节,回答问题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放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1分)

(2)选文中,有一个促使林冲识破高俅阴谋的关键细节,这个细节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关键性在什么地方?(2分)

(3)选段中的“风雪”不仅渲染了环境,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请简要分析一下“风雪”是怎样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2分)

三、综合实践与写作(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进来.(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5分)

(2)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5分)

(二)写作(50分)

26. 以下两个文题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 我的新同桌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农夫与他的儿子们

有个农夫生命垂危,此时此刻,希望告诉儿子们一个秘密,就把他们叫到跟前说:“我的孩子们,我就快死了;所以我想让你们知道,在我的葡萄园里埋藏着珍宝,你们自己去把它挖出来吧!”儿子们认定财宝埋在地下,为了找到它们,就用铁铲和钉耙反反复复地翻遍了整片葡萄园,然而什么都没有找到. 但是经过了彻底的挖掘,葡萄却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

农夫的儿子们最终都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勤劳是开启财富大门的金钥匙.同时也教育我们,勤劳是通向成功必经之路,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心存侥幸.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七年级语文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七年级语文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七年级语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一年级语文论文

2、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3、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4、语文天地杂志社

5、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6、中学语文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