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心理状况探究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校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心理状况探究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710600)

摘 要:调查高校本科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心理状况,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提供意见与建议.本文采用毕业生特殊群体筛查表、心理健康量表、就业挫折归因量表、就业社会支持量表对西安某高校1 423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类特殊群体毕业生占比3.9%~30.7%不等,就业焦虑、学习困难、经济困难毕业生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女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迷茫学生更多采取自我归因,就业焦虑学生更多采取外在归因,女生和创业学生得到更多社会支持.得出以下结论,学校需要针对特殊群体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与帮助,增加其应对现实困难的能力顺利就业.

关键词: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困难;自我调节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9-0098-03

随着社会环境和背景的变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甚至多次发生高学历人才竞聘非专业对口工作事件[1].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与就业歧视[2].“十二五”期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稳定在700 万左右[3],但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劳动力市场需求较低,2013 年则经历了高校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季”[4].面对众多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可选择面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压力过大引发的恶性心理危机事件也偶有发生[5].

一、研究背景

高校毕业生中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艰难,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涉及性别因素[2]、少数民族[6]、生理缺陷[7]、冷门专业[3]等学生群体,研究了就业观[8]、起薪期望[9]、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10]、心理预期[11]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多从经验、思辨进行分析,采用的量表为标准化量表,对毕业生的针对性不高.

本研究调查了1 423 名毕业生,筛查女生、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业焦虑、就业迷茫、自主创业7 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心理健康、归因方式、社会支持等,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使之对毕业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进而探索不同特殊群体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状况特点,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危机预防提供基础数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高校毕业生共计1 423 人,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2.11&plun;1.81 岁.

(二)调查问卷

1.特殊群体筛查自陈问卷.根据特殊群体的类型,自编特殊群体筛查自陈问卷,包括学业状况、经济状况、压力感知、工作期待、测谎等共计53 个题目,两极计分.

2.一般人口学问卷,包括调查被试的性别、年龄、民族、专业等问题.

3.心理状况调查问卷:(1)心理健康量表:抽取SCL-90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6 个因子,包括共计46 个题目,五级计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2)归因方式问卷:反映毕业生在遭遇就业挫折时的原因寻找,包括外在力量归因,自我力量归因,偶然力量归因16 个项目,五级计分,部分因子反向计分.(3)社会支持量表:反映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得到的心理、物质等方面的支持,包括师长、同学、家庭、学校支持4 个因子15 个题目,5 级计分.

本研究对各量表进行了Cronbach’s 琢系数的检验,以确定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各因子的琢系数在0.713—0.847 之间[12],各条目与因子总分的相关在0.502—0.638 之间,说明问卷具有较高信度.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 进行信效度检验及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分析

(一)特殊群体分布

女毕业生占比25.9%;少数民族毕业生占比3.9%;经济困难是指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 000 元以下,觉得就业花费高的毕业生,占比30.7%;学习困难是指在班级学业排名在后30%的毕业生,占比13.6%;就业焦虑是指就业压力导致寝食难安的毕业生,占比8.4%;就业迷茫是指没有明确定位,就业方向超过三个的毕业生,占比4.2%;自主创业是指有强烈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占比10.3%.

(二)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期望

特殊群体毕业生理想的单位类型具有显著差异(p<0.01).女大学生(22.8%)、少数民族(25.1%)、就业迷茫(24.1%)的学生就业首选事业单位;经济困难(30.7%)学生更倾向于大型国企;就业焦虑(24.4%)的学生更倾向选择国家机关;自主创业(21.0%)的学生更愿意去企业;学习困难(22.9%)的学生更倾向于事业单位或大型国企(见表1).

特殊群体毕业生理想的工作地点分布不具有差异性.女大学生(29.8%)、就业焦虑(29.4%)的学生更期待在中部地区工作;少数民族(37.5%)、学习困难(27.6%)、就业迷茫(28.3%)、自主创业(31.3%)的学生更期待在东部地区工作;经济困难(30.4%)的学生更愿意在西部地区工作(见表1).

特殊群体毕业生理想的工作收入具有显著差异(p<0.01).少数民族(42.9%)、经济困难(41.2%)、就业迷茫(41.7%)、自主创业(44.2%)的学生超过4 成期待高收入(>等于3500 元/月);经济困难(17.4%)、就业迷茫(13.3%)、自主创业(18.3%)的学生较少期待低收入(<等于2500 元/月)(见表1 ).

(三)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描述

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健康量表各因子的得分>2,说明该因子具有阳性特质.跟普通毕业生相比,就业焦虑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躯体化、焦虑、强迫、人际敏感、敌对;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强迫;学习困难学生表现出抑郁、强迫(见表2).

归因方式的比较:女大学生倾向于自我力量归因和偶然力量归因(ps<0.01);经济困难的学生较少外在归因、自我归因(p<0.01,0.05);就业焦虑的学生较多外在归因(p<0.01);自主创业学生较少采用外在归因、偶尔归因,更多采用自我归因(ps<0.05);就业迷茫学生较少采用外在归因,更多采用自我归因(p<0.01,0.05).

社会支持方式的比较:女生更多获得同学支持和家庭支持(ps<0.05);少数民族学生较少获得同学支持(p<0.05);学业困难、经济困难毕业生较少获得师长、家庭、同学支持(ps<0.05,0.01);就业焦虑的学生较少获得家庭支持(p<0.05);自主创业学生较多获得学校支持(p<0.05).

四、讨论

(一)特殊群体毕业生能够合理选择就业方向第一,企业成为自主创业学生的更好选择.创业的学生多选择在企业工作,对收入的要求最高,他们愿意学习管理经验和工作模式,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第二,对就业地点的选择更遵从归属和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尽管国家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依然无法吸引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13].经济困难毕业生可能更多来自于西部地区,对这里的人情地貌较为熟悉,也更愿意继续留在西部地区工作.少数民族学生则更倾向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对薪资的要求较高.第三,稳定和保障是女毕业生工作的首要选择.女性一直是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婚姻可能对她们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国家政策的落实对此有一定的改善,但依然存在很多局限[14].初次就业,她们更倾向于工作稳定的事业单位.第四,自我认知影响个体对于工作的选择.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接受更低的薪资要求,也可能是他们遭遇了过多挫折,自信心不足.就业迷茫群体对自己没有清晰定位,他们就业的参照标准可能多为周围的朋友与同学.(二)就业困难可能来自于特殊群体毕业生的过高期望

第一,特殊群体毕业生对于薪资的要求较高,三成以上都希望月收入超过3 500 元,单位的需求与实际期望形成落差.当然,这也可能是在理想与期望不能达到而后形成的一种“委曲求成”的心态[15].2011 年本科生的月起薪为2 743 元,年均增长率为7.8%,2015 年达到3 704 元,但毕业生的起薪指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4].就业焦虑的学生更希望能够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但获得这样的机会实属不易,就业中遭受的挫折可能造成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第二,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多倾向大型国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与之前的调查结果一致[9],总占比超到5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私企有了迅猛的发展,比如华为;部分国企向私企转型,部分国家垄断行业向私企开放,比如银行业.但受制于传统思想和观念,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还是有很多限制,这便造成社会需求高,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有形势.第三,经济困难学生在此次调查中占比三成,是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较少得到家庭的支持,对于工作等选择与普通学生的期望相当,但择业成本的增加使得这些学生错失理想的工作机会.(三)特殊群体毕业生需要进行分类指导和帮助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毕业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究其原因:第一,就业焦虑的学生更希望获得国家机关的工作机会,要求过高导致压力较大,出现明显的心理困惑.对事件结果的归因会影响对未来行为的积极性,内部可以控制的归因如努力更有利于自我调节[16].就业焦虑的学生更多采用外在归因,由此引发不可控感,增加面对挫折的无力感等.高校需要引导就业焦虑学生关注更多的就业机会,不要过于限制自己的就业方向,积极努力争取就业机会.第二,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学生情绪不佳,在面对就业时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抑郁症状,负面能量较多,需要得到关注.高校需要加强对这类学生就业目标观的引导,让这部分的学生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与认识,“先就业,再择业”,在实际工作中历练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第三,社会支持给个体带来心理动力.女生擅长人际交流沟通,来自同学和家人的支持可以有效化解女生在就业中遭遇的挫折,虽然就业较难,但并没有对她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创业的学生因为国家政策扶持和学校的积极鼓励、推动,使得他们的动力水平较高.高校需要继续加强政策的宣传与落实工作,让毕业生切实感知政策与心理支持,并在引导与帮扶下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百名硕士博士竞聘“高学历”成为一种摆设?[EB/OL].[2013-05-11].http://www.51boshi.net/News/72013531105025.html.

[2]黄楠,谭娅,封世蓝.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性别差异[J].经济科学,2015(4):116-128.

[3]朱继国,杨大龙,李晶.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就业现状及形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4).

[4]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

[5]姚月红.论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Z].2011(11).

[6]郭振友,韦君兰,梁秋瑜.桂林市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4(11).[7]杨良柱,师坚毅.高校毕业生中特殊群体就业现状及心理[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8]钟秋明,刘克利.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综述与前瞻[J].大学教育科学,2015(4).

[9]涂建明,涂晓明.起薪期望偏差视角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

[10]吴文峰,卢永彪.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11]周丽妲.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调查及优化途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11).

[12]吕部,董兆武.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满意度实证研究[J].探索,2014(2).

[13]薛妍琴,贾春远,方夏荃.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青年探索,2010(6).

[14]Shi,L.,Jin,S.,Xiaochuan,L.,2011,”Evolution of the gendergap among China’s urban emplyees”[Z].Social Sciences inChina.

[15]马永霞,高晓英.高校毕业生薪酬期望的理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5).

[16]汪玲,肖凤秋.高校毕业生不就业群体:文献综述及自我调节视角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47-153.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Special Groups of Graduat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UO Wei,LV Lejia,ZHOU Bin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600,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employment expectation,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relate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employment guidance. In this paper,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423 college graduates from a collegein Xi´an by using the self-made demographic survey, the special group screening list, the mental health scale, theemployment frustration Attribution Scale, and the employment social support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7 specialgroup of graduate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3.9%-30.7% ranging and Employment anxiety, learning difficulties, theeconomic difficulties of graduates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female graduates,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confused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self attribution and Employment anxiety students more external return forgirls and entrepreneurship students get more social support.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school needs to carryon the classified instruction and the help to the special group graduate, increases its ability to cope with thepractical difficulty to obtain employment oothly.

Key words: special groups,graduates,Employment difficulties,self adjustment

(责任编辑:李慧)

收稿日期:2016-04-27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 2014 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中国梦·成长梦·事业梦———基于陕西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择业研究(2014Z070)”

作者简介:罗维(1984-),女,陕西武功人,工程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讯作者]周斌(1964-),男,陕西绥德人,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

高校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高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高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

2、高校辅导员学刊

3、高校辅导员期刊

4、高校辅导员杂志

5、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6、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