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跟当前戏曲和俗文学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第二届戏曲和俗文学国际学术会综述方面论文例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文学研究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当前戏曲和俗文学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第二届戏曲和俗文学国际学术会综述

2018年8月18 -19日,“第二届戏曲与俗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中山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俗文学学会、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共同举办,来自大陆、日本、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应邀参加,共提交论文74篇.大会开、闭幕式由黄仕忠、汪诗佩主持,黄天骥、杜桂萍分别致词,王安祈、潘建国、冈崎由美、朱万曙、解玉峰、林鹤宜、李舜华、徐永明等作了大会主题演讲,其余与会学者在四个分会场宣读了各自的论文.现根据内容将会议论文综述如下:

第一,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研究.其中,范德怡《宋金杂剧脚色中何以仅有副净与副末?》一文通过对文献和文物的梳理,解释了宋金杂剧中有副净、副末而没有正净、正末的原因.曹琳《论元杂剧“词云”的舞台呈现方式》认为杂剧中由“词云”方式引出的词文并不局限于干念,也可以配乐歌唱.同时,“词云”的文本不仅是杂剧宾白的一部分,也是杂剧表演体制与文本形式的重要构成元素.王立《元代书会才人和苏州派历史剧创作之比较》一文比较了元代书会才人和苏州派群体的形成、历史剧创作之异同,揭示了他们在戏曲创作方面的传承与创新.冯先思《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中的汉儿言语》认为,句末使用“有”字,是“汉儿言语”最重要的标志,赵琦美、王季烈、隋树森等人在整理时或删或改,实则应当保留.此外,吴佩熏《南戏“剧本体制”演进之探讨》揭示了南戏的“开场”和“段落”逐步演变,至明代不同时期刊刻的剧本趋向规范的过程.朱浩《从戏文名称看南戏传奇的变迁》认为戏文经历了“人名+故事”到“三字记”再到不带“记”的三字结构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民间南戏向文人传奇变迁以及文人传奇自身调整的轨迹.毋丹《弦索南曲化:明清戏曲受众的倾向及南北曲声律之变迁——以(北西厢)工尺谱为例》认为,从明代后期至清代,弦索在昆山腔兴起后经历了南曲化的过程,潜藏着戏曲受众审美倾向的变化,而这一倾向变化的核心为:多方面地追求戏曲的精致化.赵继红《(琵琶记)“离别之曲”的经典化及范式作用》以《琵琶记》的经典折子戏“南浦嘱别”为对像,探索了其经典性、经典建构的条件和过程及其影响.

第二,明代杂剧与传奇研究.解玉峰《“昆山腔”、“昆曲”与“昆剧”考辨》一文对“昆山腔”、“昆曲”与“昆剧”进行了名实辨析,将含糊笼统的三个概念进行了明确.吴榕青《明代“陈三五娘”戏文版本考述》爬梳了明代“陈三五娘”诸多戏文版本的流传及演变.杜翘楚《论陈洪绶对孟称舜戏曲的批评》一文论述了陈洪绶的戏曲渊源、与孟称舜的交游情况以及陈洪绶对《娇红记》和另外三部杂剧的批评价值.刘薇《匡乱反正:张居正秉政对京、藩乐事的影响》一文分析了张居正秉政十年间所作的改革对两京、藩府的音乐制度与活动的影响.李舜华介绍了其即将出版的新书《从礼乐到演剧:明代复古乐思潮的兴起》,该书以考证为主、史论为辅,将礼乐与演剧、复古乐思潮与文学复古思潮关联起来考察,对明代的“乐”“曲”“思想”进行了综合性的探索.王亚男《传奇剧本集唐下场诗艺术价值的再探讨》认为传奇剧本中集唐下场诗通过多种方式完成诗与剧的相互贴合,具有新奇的审美趣味,并重新认识了人们对其“滥套”的批评.魏洪洲《早期南曲谱的建构与戏曲宗元》一文分析了早期南曲谱《旧编南九宫谱》《九宫谱》《十三调南曲音节谱》的编纂动机、宫调系统之来源、曲牌分宫之依据、例曲选择之标准等内容.谭笑《一部失传的明代戏曲选本——郑郧点定(南北曲合选)考索》一文从郑郧文集所收的七篇戏曲题记中考察了明代戏曲选本《南北曲全选》的基本信息、编选理念以及其价值.赵素文《祁彪佳所编寓山系列志著中之稀见戏曲家资料:辑失与考辨》一文在介绍祁彪佳所编寓山系列各书版本关系的基础上,对书中收录的稀见戏曲家史料进行了辑佚和考察.斯维《(牡丹亭)中的异托邦与空间问题》一文认为,杜丽娘从对花园的不可知到进入花园的过程,即少女从被动遵循父权规训下的空间秩序到开启异托邦、完成空间生产的过程.林杰祥《杨慎(陶情乐府)编纂刊刻考》一文据《陶情乐府》正续集、重编四卷本的编纂刊刻,考察诸书的内容及其流变关系,并据以考定《杨夫人乐府词余》实为翻刻《陶情乐府》正集之事实.辜梦子《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词曲)三种版本校勘发覆》比对了《四友斋丛说》的三十八卷足刻本、十六卷初印本和二十六卷增补本,发现《词曲》一卷存在较大差异,考察了何氏的戏曲理论思想之演变过程.杜欣莉《(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与戏神信仰考论》一文认为,戏神信仰的的产生经历了两宋到元明的孕育,而它的最终确立是在明代中晚期,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则是其正式确立的标志.王静雅《(洪武正韵)裔派韵书考论》一文认为《洪武正韵》在诗曲创作领域不受重视,但对明中后期九种韵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张红波《“夜奔范阳”的文本流变及其意义》比较了不同选本“夜奔范阳”故事在唱腔、宾白乃至故事情节方面存在的区别.林智莉《明末清初净土思想对戏曲的影响一一以(归元镜)为探讨》以《归元镜》为主,探讨了明末清初的戏曲在净土思想影响下,如何发展出独特的议题内涵、戏曲论述与表演美学.任刚《明清“四节体”戏曲及其文体价值探赜》对明清时期出现的“四节体”戏曲形式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第三,清代杂剧、传奇及花部戏曲研究.彭秋溪《傅斯年图书馆藏两种清代内府钞本曲本考》考证了《太平钱》《奇福记》两种内府钞本的形态、篇幅、情节与内容.胡光明《(文氏家庆):仪式、习俗与清官月令承应戏中的文士》探讨了清官月令承应戏中以文士为中心的一类戏剧的演出、影响.柯尊斌《(兴唐外史)与清宫廷剧目的通俗化》系统介绍了《兴唐外史》一剧的编定、内容及演出情况,并考察其与《说唐全传》的关系,探讨该剧的民间文化品格以及小说对清官剧目通俗化演进的影响.徐瑞《清代昆剧折子戏(惊鸿记·吟诗脱靴)演出范式的确立与发展》一文认为《缀白裘》本中的《吟诗、脱靴》基本奠定了舞台演出本的形式,乾隆和道光年间又有不同的细节处理,至道光年间演出本最终定型.李碧《清代观剧诗与戏曲中心的地域性流动》一文以金陵与扬州、北京、上海几地为例,探讨观剧诗所反映出来的地域变迁过程中文人心态、戏班、剧种、演出、演员等多个侧面的问题.柏英杰《(桃花扇)采编(樵史通俗演义)考论——以“无名氏(樵史)二十四段”为考察中心》一文通过对《桃花扇》《樵史通俗演义》和“无名氏《樵史》二十四段”的文本内容比较,发现《桃花扇》“兴亡之感”这一情节主线基本上以《樵史通俗演义》为据.袁睿《论道光间雅部戏曲文体的新变》从情节、格律、作者角色三个面出发,探讨了道光间雅部戏曲在文体上的变化.涩井君也《论清代(红楼梦)戏曲中的“晴有林风”——以晴雯、尤三姐、林四娘为中心》一文以晴雯,尤三姐和林四娘与林黛玉的“影身”描写为中心,探讨了清代戏曲作家将原著的悲剧移植和编入戏曲中的创作特点.柴崎公美子《关于清代故宫演剧(西唐传)》通过分析“西唐传故事”来了解清朝宫廷演剧在没有底本状态下编成长篇演剧时用的方法、成立的过程.刘超《(都门纪略)所见戏曲史料述略》通过对比《都门纪略》各版本和相关史料,肯定了这些版本《都门纪略》的戏曲史料价值.裴雪莱《清代中后期戏曲演员籍贯分布及意义初探——以(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为中心》利用统计法分析了戏曲演员的籍贯分布,直观地体现了不同声腔剧种的发展与传播演出历程.他所提交的另一篇文章《清代戏曲家地理分布的可视化呈现与阐释》运用了相似的方法,对清代戏曲家地理分布的籍贯、密度、特征和成因等诸多内容进行了可视化呈现与探究,认为曲家具有集中性、不均衡性的分布特征和多样性的身份特征.陈春苗《刊印曲谱与抄谱的双线发展——论新发现曲谱材料对现今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认为曲谱发展可能是明(刊印曲谱)暗(伶工抄谱)双线并行的方式,伶工抄谱历代皆有,独立于主流之外,广泛流传于乐工私下交流中,其自身谱式已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高度.

花部戏曲研究方面,张金蕾《清代梨园花谱中的戏曲评点研究》一文认为,在多部梨园花谱中,散见着创作者的戏曲评点,涉及到了表演艺术的一般规律,主要集中在体验与表现的表演方法、形神兼备的艺术标准、细致入微的舞台表现等方面.朱恒夫《苏北傩戏对当地戏曲剧种生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苏北傩戏为扬剧、淮剧、通剧这些剧种的生成与淮海戏的发展提供了演员、剧目、曲调与表演技艺,是孕育扬剧、淮剧、通剧的重要母体,对淮海戏的发展,起过较大的促进作用.李秀伟《制造地方戏——中国本土戏剧的剧种化之路》一文研究了“地方戏”及相关的“剧种”概念是如何产生并影响到整个中国本土戏剧的问题.赵莎莎《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藏中路秦腔原抄本著录与研究》对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藏的中路秦腔原抄本的品相、来源、断代及特征进行了著录与研究.张蕾《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藏清末民国秦腔刻印剧本经眼录》对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藏清末民国秦腔剧本中的108种按木刻、石印、铅印三类进行了详述,介绍了版本信息,罗列首尾四句唱白,并择要者附以书影,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清水拓野《从日本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戏曲教育:以秦腔艺术教育为例》一文,重点分析了学校化教育的历史和教学特点.孔庆夫《论粤剧二黄的调式衍生》一文认为,粤剧二黄极少运用原生二黄“变宫为角”的旋宫手法;在调式结构上以“段体类”和“句体类”词曲关系为基础,衍生出了更多的调式布局、调式结构和调式类型.张翔《京剧“流派艺术”献疑》认为,“流派艺术”理论的提倡,导致京剧界只见流派艺术不见京剧艺术,将京剧艺术传承变成一种拙劣的“复制”,“门派之别”越演越烈,给京剧艺术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周丹杰、李继明《广府戏曲、俗曲文献编纂工作的现状与前瞻——以(广州大典·集部·曲类)为中心》对现阶段广府戏曲、俗曲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进行了梳理,认为其虽初现规模,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张志全《青苗戏:乡土逻辑的一个诠释》一文认为,作为植根于乡土社会的青苗戏,其演出形态与演出生态,折射出乡土社会的日常生活逻辑.李慧《南宁平话师公戏演剧调查报告(一)——以傩舞、傩歌为例》以南宁平话师公戏演剧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法,重点探讨了傩舞、傩歌两种演剧形态.谢筱玫《当代台湾歌仔戏剧场的影像发展与美学实践》认为在当代台湾歌仔戏的表演中,影像技术不再只作为背景与被动的陪衬,而是积极的参与介入,并发展出丰富多元的使用场合与美学风格.

第四,近现代戏曲研究.潘建国《也是园古今杂剧发现及购藏始末新考》勾稽了相关当事人的日记、题跋等原始文献史料,对也是园古今杂剧的发现及购藏始末进行了考证.邹青《论民国时期昆曲曲社的时代特征及其启示》认为民国时期昆曲曲社在分布地点、组织方式、社会参与度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新的风貌.王馨《因应与进退——民国时期“昆曲大王”韩世昌的两次赴沪演出谈及其意义》一文认为,以韩世昌为中心的北方昆弋班在1919年、1937年于上海的演出,不仅向南方观众展示了北方昆弋的演出特色,更是刺激和促进了南派昆剧的重兴与传继,直接促成了昆剧传习所的成立.王照屿《由“品优”到“捧角”——清末民初文伶关系研究》认为清末民初伶人从任人品赏的客体,变成众人追捧的娱乐明星,由“品”到“捧”,反映着文、伶关系的改变,也逐渐颠覆了中国千余年来传统的文、伶关系.胡非玄《民国时期楚剧文学现代化历程述论——兼谈戏曲缺席现代戏剧史及文学史之问题》以民国时期楚剧文学的现代化为样本,对重新书写现代戏剧史及文学史提出了建议.李越《论(吴虞日记)的戏曲史料价值》认为吴虞日记所记载的伶人演出记录、观剧感受和评价以及吴虞购买、阅读戏曲著作的情况,保存了丰富的戏曲史料,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李妍《“髦(猫、毛)儿戏”名实之辨》认为“髦儿戏”“猫儿戏”“毛儿戏”三者的产生时间、表演形态和社会反响均不相同,在使用时应该回归语境、区别对待.陈雅新《行商、伶人与外销画家名号中的“官”“秀”“呱”考》认为行商、伶人以“官”“秀”为名号,只是普通庶民和社会底层人的习惯与偏爱.外销画家号“呱”与行商号“官”没有关系,“呱”是一音译词,可能来自于葡萄牙语“quadro”.蔡连卫《(四郎探母)的百年沉浮与经典故事的当代讲述》梳理了19世纪中叶以来京剧《四郎探母》的坎坷遭际,认为这是大的时代政治背景、京剧艺术的盛行衰微、民众的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傅裕惠《民间创作的跨领域主流——试探八O年代以来台湾小剧场表演与“表演“艺术(Performance Art)的关系》认为八O年代以来的小剧场表演利用跨界作品以呼应或建立表演艺术、视觉艺术、行为艺术或装置艺术等创作概念,并逐渐列入主流商业型或大规模制作.

第五,海外戏曲研究.李远达《日本藏(葫芦先生)杂剧原貌及其与(袁氏义犬)关系考论》比较了内阁文库藏《王衡杂剧三种·葫芦先生》与《盛明杂剧·袁氏义犬》之间的关系,挖掘了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作品的影响.张晓芳《马礼逊所藏中文古籍戏曲、曲艺类书目的文献价值》一文对马礼逊所藏的戏曲及曲艺类书目的版本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它们的文献价值及艺术价值.陈恬《无意识的自由:论中国传统戏剧舞台时空》一文通过对比西方戏剧演出形式,探讨了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空间在时空转换、时空变形方面的特点,认为中国传统戏剧的舞台时空是一种无意识而有限度的自由.罗仕龙《中国守财奴的妙汗衫:从元杂剧(合汗衫)的法译到(看钱奴)的改编与演出》以《合汗衫》《看钱奴》两剧的法译本为出发点,比较了译本与原文的差异,追索了其翻译与接受的过程以及演出情况,进而反思这一传译现象在戏曲史上的交流意义.夏心言《论中国戏曲服饰在日本古典戏剧中的演绎》以“唐人相扑装束”为切入点,认为日本戏剧的衣冠形制与标准对中国戏曲服饰有诸多借鉴之处,蕴藏着早期中日戏剧交流的可能性.伴俊典《有关六十种曲本(琵琶记)在江户时代的接受》一文通过对江户时代形成的《琵琶记》日译抄本的分析和辨别,探讨《琵琶记》在日本江户时代所收藏的特征和特点.严艳《木鱼书对越南喃字文学的影响刍议》梳理了木鱼书在越南的传播及留存情况,探讨了木鱼书与越南喃字文学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内在原因.萧涵珍《李渔与江户文艺:论笠亭仙果(七组入子枕)与李渔(十二楼)》探讨了日本小说作家笠亭仙果创作的《七组入子枕》与李渔《十二楼》之间的关系,认为李渔及其作品对江户文艺的创作有着广泛且深厚的影响.

此外,还有部分关于小说、民俗方向的研究.林莹《雅俗流变中的白话小说“泛指人物”设置现象》分析了白话小说中以行人、邻人、乡人等形象出现的“泛指人物”设置的情形、缘由与承续.李万营《(西汉演义)蓝本“西汉卷”管窥——以(运筹纲目)所引相关战例为参照》认为,《西汉演义》的蓝本“西汉卷”可能成书于1592年之前,最迟不晚于1597年,并包含韩信斩樊哙、韩信火攻败章邯、彭越运粮等特有情节.杨林夕《论(儒林外史)的女性才能》从洞明世事的才识、日常生活的才智、自食其力的才技等来探讨《儒林外史》所表现的女性才华,并分析了《儒林外史》女性才华叙写的背景和意义.林芷莹《论杨家埠南公兴画店戏曲年画的版面构成——以白蛇传、包公案两幅横批为例》主要讨论了南公兴画坊所出的白蛇传年画与包公案年画的版面构成,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戏出内容与年画特点.毛劫《狸猫换太子两个故事系统的并立与融合》综合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文本与舞台演出材料,重新梳理了“狸猫换太子”故事系统的发展与演变.朱万曙《包龙图:“民意”的推涌与文学形象的生成》认为包龙图在戏曲中的形象体现了俗文学创作中“民意”的潜在推涌作用.

本次会议的论文呈现了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的一系列重点和热点问题,体现出以下几个研究特征:其一,随着晚近戏曲史料的增多,清代戏曲及近代戏曲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这一点,从上文按时间分类的情况即可看出.其二,研究方法多样,既有传统的文献考证法,又有利用新技术展开的统计分析法.如辜梦子《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词曲)三种版本校勘发覆》、林杰祥《杨慎(陶情乐府)编纂刊刻考》即运用了传统的文献版本考证之法;裴雪莱《清代戏曲家地理分布的视觉化呈现与阐释》、邹青《论民国时期昆曲曲社的时代特征及其启示》等文则运用了数据统计法.其三,中外戏曲文化交流研究渐成规模,不仅有戏曲文本的译介、戏曲藏家的研究,还有中国戏曲对海外戏曲编演影响的研究,如张晓芳《马礼逊所藏中文古籍戏曲、曲艺类书目的文献价值》、罗仕龙《中国守财奴的妙汗衫:从元杂剧(合汗衫)的法译到(看钱奴)的改编演出》、萧涵珍《李渔与江户文艺:论笠亭仙果(七组入子枕)与李渔(十二楼)》等文.这有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一大热点.

与此同时,本次会议也体现出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其一,限于史料及文献解读的困难,元杂剧南戏乃至更早时期戏曲的关注者较少,但早期戏曲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值得继续推进;第二,少量论文在选题、观点、方法上存在较多可商榷之处,有些观点既不够缜密,又缺乏相应的文献支持,应当在尊重文献、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展开论述.

总的来说,本次会议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学术平台,海内外青年学者就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规划进行了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拓宽了各自的视野.而资深学者所作的精到点评,既有直言不讳的批评,又有观点和内容的点拨与补充,对于青年学者的成长当有较大的帮助.此外,本次会议借鉴了台湾的会议观察员体制,以第三方相对客观的态度观察整个分会场的报告、点评和交流情况,并在大会上作了观述报告,便于与会学者了解其它分会场的基本情况.总之,这次会议的举办较为成功,将为戏曲与俗文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黎国韬

文学研究论文范文结:

关于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文学刊物投稿

2、文学杂志投稿

3、外国文学期刊

4、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5、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6、文学杂志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