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跟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工匠精神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在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柔性化生产,“工匠精神”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由此,成为国人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对自身的技艺极端苛刻,一丝不苟;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对所从事的职业认真敬畏,执着创新.具体到工匠个人,真正的“工匠”并非仅仅拥有手艺专长、拥有绝活即可,他们更具备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在 2015年,央视《大国工匠》“他们耐心专注,诠释极

的篇首语是这样写的:咫尺匠心,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念执着,一生坚守. ”这既是对片中人物的评价和褒扬,也是对进入新千年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努力的中国当代工匠所做的一个极为精准的表述.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正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而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职业院校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培养出大国工匠,但至少应该搭建一定的平台,树立工匠精神教育观念,深化课程及教学改革,为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积极营造氛围,让“工匠精神”真正走入学生的心里,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习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成为大国工匠奠定基础.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办学理念,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

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偏离,盲目追求高大尚,中职向高职转,高职向本科转,在专业设置上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有些专业甚至是两三年就走向了没落.由于办学特色不突出,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行业和技术优势,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很多学生毕业后需要从头学起甚至是只能充当廉价劳动力,导致办学难以为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院校必须找准自己的办学方向,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纳入办学理念,并结合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和学校名片,提高社会服务意识和水平,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教师具有匠人精神,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前提

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首先具备匠人精神.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教学也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获取劳动报酬,教书育人更是一项事业.《匠人》一书的作者、社会学家理查德 ·桑内特说,只要拥有为了把事业做好的强烈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匠人.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学术上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教师还应该淡泊名利,摒弃浮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静得下心来,醉心于教学,痴迷于育人,执着坚守三尺讲台,方能秉承“匠心”,洞见教育真谛.

三、搞好思政课堂,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

日本“秋山木工”的创办人秋山利辉在《匠人精神 --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中讲到:人品比技术更重要,

“我相信一流的匠人,所以在每天的学习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而要锤炼学生的人品,自然离不开思政课这个教育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

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思政课首先应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把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纳入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其次,应着力打造特色工匠课堂,不仅要通过思政教学,向学生灌输工匠精神的理念,更要不定期邀请优秀工匠走进思政课堂,讲述他们锤炼技艺的故事,与学生分享成功的匠人历程和心得体会.再次,要增加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课时.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不能只靠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更需要学生到生产实习一线去亲身体验.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增加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在实际工作中来体验和感悟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

中国从来不缺好的工匠,也不缺好的手艺人,但缺乏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近几年来,职业院校把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作为其办学理念,重视专业建设和实训场所建设,热衷于参加各类名目繁多的技能比武和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而言,重视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本无可厚非,但一些职业院校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认同感的提升.人文素养的缺失容易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职业缺乏认同和热爱,对工作缺少热情,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在重视锤炼学生高超技术技能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从而在工作后做到宁静淡泊,执着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磨练自己的才干,不轻言放弃.

五、社会对技术劳动的认同,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多数中国人对工匠是心存偏见、甚至是看不起的.在信奉“万般皆下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中国人眼中,职业教育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尤其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人们普遍崇尚分数,职业院校的学生被认为是高考失败者,进职业院校和学技术成为学生无奈的选择,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而等到就业时,也是挑三拣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做不了,重复单调的工作又不愿干,导致就业困难.因此,全社会要行动起来,消除人们对技术劳动的歧视和偏见,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术的社会环境,形成劳动光荣,敬业可敬的社会风尚,从而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树立自信,在钦佩羡慕大国工匠的同时,以大国工匠为榜样,见贤思齐,积极自愿加入到工匠队伍的行列,并立志用诚实的劳动、精湛的技艺、不懈的进取,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创造价值,实现报国之志.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工匠精神读本.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6.

[2]秋山利辉.匠人精神 ---一流人才育成的 30条法则.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

[3]水木然.跨界战争 ----商业重组与社会巨变.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工匠精神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工匠精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抗战精神论文

2、精神科护理论文

3、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4、论中国精神的论文

5、中国精神论文2000字

6、大学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