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播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与农村广播要以三农声音为传播导向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广播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农村广播要以三农声音为传播导向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05-01

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开了头、有进展,但需要在发展目标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数上再理清,在政策举措上再加力.只有牢牢把握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为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好先锋、提供支撑,才能开辟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境界.

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今天,广播电视已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而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为,广播电视具有广泛性、及时性等特点.在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仍是一种覆盖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传播媒介.广播电视可以通过有线、无线、卫星传播方式把各类信息及时传送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立即接收到各类信息内容.

在我国,数亿计的网民一同创造了“自媒体”时代,而手新媒体广播,则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收听广播的听众中,有20%表示会收听网络广播,35.9%收听手机广播,而电视观众与网络的关联行为高达75%,通过手机看电视的有34.3%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和手机这两种新的接入方式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智能手机的使用已临近爆发点,75%的受访者在坐公交地铁时使用手机浏览资讯,80%的受访者在睡觉时习惯将手机放在床头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91%的受访者使用手机的时钟功能,用手机代替手表来看时间.另外,95%的受访者在入睡前平均要使用手机一个小时,并因此推迟了入睡时间,主要行为包括浏览新闻资讯、信息或跟朋友聊天等,手机几乎造就了人们的“第25小时”.

媒体融合的话题已延续多年,之前主要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层面.而现在,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渗透力更为猛烈,传统的广播媒体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为迫切,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融合也更为迫切.唯一不变的是,媒体的竞争实际上还是对受众的争夺,尤其是我国农村这个超大的范围.

那么,作为农村广播应呼唤“三个声音”为导向,贴近就是主流,真实就是魅力.反映百姓喜怒哀乐,为百姓服务的民生报道和民生栏目是媒体的新闻立台之本,更是广播的生存之道.那么如何做到民生栏目上线之后,长兴不衰?这是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课题.因此,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广播应如何融合互联网优势发挥其作用呢,我认为有三个对策:

一、农村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农业科技

“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姓“农”,就是极好明证.国家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事与此密切相关的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感到无上的光荣.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自豪感,才能信心百倍地做好这一工作.微信公众号的诞生为新时代下的传播学增加了渠道.尤其是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给农民对外信息的获取与外界的沟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二、农村广播与新媒体融合,提振农民生产信心

在甘肃陇南成县一个偏远的村子里,通过“种地直播”宣传农产品的已经有100多位村民,他们都是网络微商.可以说,这是农民的智慧,他们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更好的推介了自己的农产品.

而且效果也是喜人的,自从实现了“种地直播”,这个村子里的农产品就卖上了好价钱.就像报道中提到的魏宝玉,“种地直播”不仅让他的农产品销售火爆了,而且也高了,他在微店售卖4种不同价位的小米,较低的卖到9.99元、10元一斤,贵一点的卖到18.8元一斤.为何大米能够卖出如此好的价钱?很显然的是“种地直播”发挥了作用,消费者看到了“生态生产的场景”,看到了当地“湛蓝的天空和远处的沟壑”,通过“种地直播”,消费者有了舌尖安全的信心,就愿意购买这样的农产品了.

问题是,“种地直播”也出现了问题,比如这样的农产品的就是处于高位的,就像一款大米卖到了18.8元一斤,如此高的不是所有普通市民都舍得购买的.虽然说,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是依然不愿意看到“吃得安全”的代价是付出更多生活成本.

再说了,“种地直播”就能确保在这些网店购买的农产品都是安全的吗?既然销售如此火爆,既然当地的农产品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谁敢保证当地的农民不会销售其他地方的“问题农产品”?

提振“舌尖信心”不能完全指望“种地直播”,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最近这几年,涉及农产品的问题越来越多,农药残留、使用剧毒农药、在工业废弃土地里种植庄稼,让消费者失去了对农产品的信任,大家都在胆战心惊中吃着各种食物.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需要改变农业的发展思路,要回归“传统种植”,少些农药,少些化肥,少些乱七八糟的各种“生长剂”、“美颜剂”,更不能让那些孔雀绿石之类的化工原料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

病从口入的道理大家都懂得,于是也就有了“种地直播”的火爆,也就有了“种地直播”之下的农产品飞涨.监管部门应该从中看到消费者对于舌尖安全的期盼,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路径是让问题农产品没有机会走上市民的餐桌.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购买的农产品,就是“种地直播”镜头里的农产品.

农村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宣传农村风貌.一是为百姓创造说话的机会,让政府及有关部门有个“听民声、知民意、最终解民难”的窗口.要把百姓生活中的问题客观的反映出来,比如可以在栏目中设立“烦心事”、“有事您说”等等人情味比较浓,生活化的栏目;对于比较敏感的问题,媒体不加任何评论性的言辞,用记者采录的客观报道说话;对于百姓疾苦和提出的问题要尽最大努力发挥媒体的传播和监督作用,同时用话筒背后的努力换取话筒前的欣慰,以热心乐助调解的态度对有关部门给予是道义上的压力督促而不是硬性的舆论监督.比如“张先生家今冬睡觉冻鼻子”的新闻,说的是某一住户的集中供热管道问题致使温度过低的难题. 在先行报道的同时,电台记者以调解的身份采访责任方,责任方立即出面解决问题,虽然不能从最根本上解决,但住户很是感动.这样的“有话你说,有话好说”的和谐氛围平和基调,让百姓感到广播电台与百姓生活贴近了,进而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二是展现百姓的生活形态、文化模式、精神状态.这类平民化的题材生活比比皆是,虽然相对于上述节目来说有些不痛不痒,但是对于听众的收听兴趣和来说,真实的、身边的、自己的、就是无限的魅力.比如,一个盲人工作生活的一天、白阿姨爱上太极拳、大雪过后的出租车司机......这对于一个不具备大台监督力度的小台来说是办好民生栏目的生命之源.三是设立服务平台,为民服务是得听众之心的最重要的法宝.《百姓之声》大到法律咨询,小到每周菜价、客车时间表和丢失、拾到东西等急百姓之所急的生活信息在这里应有尽有,现在,比如市民只要遗失了东西或是拾到了东西,就会第一时间给打电台电话,这样的信息“有事您说”每月要处理70多条,80%的失主都会在电台找回自己在出租车上遗失的物品.

因为广播是一种靠听觉来感受的特殊媒体,民生栏目除了内容上基调要把握之外,主持人要以自然平民化的主持风格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其内容还要以音响表现为主.再有包装上的加工包括艺术上的加工,使其具有很强的可听性,这里有音乐的衬垫、歌曲选配、隔断片花、片头等等.用专业包装来实现与内容基调相符的必要手段.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民获得了空前的生产自主权和生活自由度,农村基层组织影响和服务农民的手段、渠道却越来越少.特别是行政村撤并后,村子大了,地域广了,人口多了,事务杂了,要求高了,村民大会却开不了,上门工作又不方便,这时农村广播室成了基层组织管理事务,农民群众了解村务的重要渠道,对发展农村政治、应对农村突发事件、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害,广播成为唯一的传播渠道,灾区的民众时时听到来自的声音,来自各级政府的声音,广播保障了抗震救灾中秩序的稳定,信息的凝聚,合力的形成,可以说大地震中的广播信号就是永不间断的生命线.

与此相似的还有2008年年初的雪灾,也同样也使广播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广播成了被困在高速路上的司机和深山里的农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截至2016年,微信的用户数突破9.27亿,特大新闻在微信上的传播率与覆盖率惊人.

“要是有个高音喇叭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这是重庆开县井喷事故中一个从死神魔爪下逃出的农民发出的呼喊和叹息.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井喷事故,死亡234人,震惊中外.这是天灾,也是人祸.说是人祸,是因为有很多人是在“事故发生后“而不知道”事故已经发生”而枉死的.《中国新闻周刊》的一段文字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据开县官员称.虽然当晚即组织干部通知村民撤离,但因为没有防毒面具,无法进入危险区域换家挨户通知.当地农村已取消了高音喇叭,多数农家又没有电话,无法及时得到通知.

结论

农村广播作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因此,农村广播的存在很必要.目前,农村广播在传播实效性方面比电视传播更快、更便捷,而且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传播渠道更加广泛,无论哪里发生新闻事件,只需打电话到电台,马上就能口播出来,也可以采用新闻记者现场播报的方式,这些优势是目前有些电视台无可比拟的.

对此,广播人都应该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不断探索创新,在主动融入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给“三农”带来最大的便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广播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广播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广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广播电视论文

2、广播电视编导论文选题

3、西部广播电视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