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建设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和新智库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建设的挑战和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图书馆建设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新智库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建设的挑战和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并确定了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为我国的智库建设提供了新环境,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作为面向社科院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支撑服务的社科院图书馆,在自身建设与发展上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社科院图书馆只有积极应对,密切联系院情馆情,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向智库建设提供知识服务机构的转型.

[关键词]智库社科院图书馆

[分类号]G251

1 引言

智库,又称思想库,是指由各领域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1].智库的概念起源于国外,我国智库建设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智库发展的重视,智库建设事业方兴未艾,呈蓬勃向上、繁荣发展的景象.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科学决策、决策、依法决策, 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正式指明了我国智库建设的方向和目标.2015年1月,又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智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纳入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被正式列入其中.12月,按照《意见》中关于“实施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规划”的要求,25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2].至此,我国智库建设进入了新阶段,高端智库试点的设立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道路树立了先行先试的典范,也为各地各类型的智库建设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思路.

自200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要求“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条件的可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后,地方社科院纷纷向智库转型,以期成为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决策提供智力咨询和理论支撑的“思想库”和“智囊团”[3].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地方社科院在智库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例如在25家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机构中,上海社科院成为首批入选的地方社科院.这是对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成果的肯定,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地方社科院的智库建设总体上还相对滞后,与国内外一流智库相比,各方面都比较欠缺,而高端智库试点的确立对未来各地方社科院构建新型智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地方社科院向智库的成功转型,作为为智库建设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平台支撑的图书馆,在新环境和新形势下,自身建设和发展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

2 新智库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2.1 对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的生存性挑战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是为本单位科研人员提供必要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科辅部门,是地方社科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都在本院中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往往由各研究所资料室合并而来,且受传统思想影响,一些人认为图书馆工作无非是“借借还还,守好摊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早期的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有些馆甚至沦为院方解决安排岗位的大后方.随着现代图书馆事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也开始了信息化建设,馆员也有了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受经费限制、读者日益减少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信息服务边缘化几乎成了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通病.为了摆脱这一困境,近年来,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紧跟本院向智库转型的脚步,不断谋求自身的转型发展.

在新智库环境下,目前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建设存在着两种误区:①将以传统文献为主的学科服务与智库服务对立起来.学科服务与智库服务二者并非非此即彼、不能共存的关系.智库建设无法脱离学科知识体系而单独存在,只有扎实的学术研究,才能为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换个角度来看,智库服务是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新的生长点,仅凭传统文献服务,图书馆很难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相反,如果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积极主动为智库服务,有所建树,便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智库服务对传统文献起到了反哺作用,可以促进带动其发展.②智库服务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信息资源的多少.信息化建设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优势,但也并不是信息资源越多,购买了较多的数据库就等于智库服务的能力越强,不能用信息资源的多少来衡量为智库服务的能力.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参与服务智库建设是大势所趋,在新环境冲击下,必须找准定位和方向,避免上述误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如果定位不明,方向不清,或者简单地把服务智库等同于购置信息资源,则很有可能面临生存危机.比如可能会将传统文献与信息资源拆分,关于信息服务的这部分资源也许会被某些重大课题组所接收.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一旦被拆分,将会支离破碎,覆水难收,重回资料室的老路,从此丧失发展机会.

2.2 对馆内资源配置和布局的挑战

图书馆的资源,离不开馆藏、人力、空间三部分.新智库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这三方面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就馆藏资源建设而言,一是经费的使用问题.经费历来是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矛盾突出的焦点,各馆大都捉襟见肘,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的传统纸质文献的采购已经疲于应付.在向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各馆大都会增加信息化的这部分预算,但面对动辄数万甚至几十万的数据库产品,既有采购经费只是杯水车薪.目前,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采购经费已愈来愈向数字信息化产品倾斜,有的馆甚至绝大部分都用于电子资源的采购.除了如何合理安排经费配置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比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各馆特色资源的建设.当今世界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资源收入囊中.信息资源建设是为智库服务的重要内容,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院情馆情,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信息资源库,这才是各馆区别于他馆、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对已有信息资源进行筛选、研判、整合,结合本院本地研究特色和重点,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资源库,将是新智库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上面临的首要而又紧迫的挑战.

就人力资源建设而言,社科院图书馆作为专业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其性质明显区别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除了做好科研服务外,馆员还应当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既是研究型图书馆赋予馆员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专业图书馆员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目前地方社科院图书馆馆员年轻化和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人都拥有图书馆学、信息情报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背景,亦不乏硕士博士学历.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何发挥这些高学历年轻馆员的专业优势,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为智库服务,甚至是直接参与智库建设的能力,是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就馆舍空间布局而言,传统形态的图书馆由于纸质文献量的不断增长,物理空间日渐饱和紧张,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空间问题.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例,该馆1987年建成,到2014年,在整体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馆藏图书却增加了20余万册,架位饱和与藏书空间紧张问题日趋严重,部分学科类目图书甚至出现新书上架困难的问题[4].目前,在物理空间无法满足纸质文献需求的问题之外,又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基本上都开辟了电子阅览室,起初运行良好,产生了不错的效果.但当大数据时代到来时,信息资源的获取越来越便捷高效,读者不需要特地到阅览室,用户在任何地方依靠网络,通过远程访问或移动图书馆等手段都可以获得想要的资源.于是许多电子阅览室门庭冷清,读者稀少,有时甚至出现了工作人员比读者还多的倒挂情况.一边是日益饱和的书库,一边是几近闲置的阅览室,就形成了空间布局上的新矛盾.在新智库环境下,如何盘活现有空间,提高利用率,是地方社科院图书馆面临的又一挑战.

2.3 对现有服务方式的挑战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主要是面对面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文献资料的借阅以及相关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数字网络化大规模发展后,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服务方式上又加入了信息化手段,比如信息导航、信息检索、信息推送和综合性的参考咨询等.这些服务方式对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信息资源获取日益便捷,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传递功能逐步被削弱,尤其在倡导为智库服务的新环境下,简单的文献借阅、网络服务等被动式的服务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智库科研人员的需求,即使是信息主动推送服务也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研究人员的需求.智库是典型的知识型组织,其最主要职能就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知识,并提出对策性建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就是通过对知识、数据进行采集、整合、管理和加工,结合中国政治导向的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形成新的知识、思想和建议.当下,如何创新服务方式,构建适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知识型服务机构,是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亟需应对的挑战.

3 应对挑战的对策

3.1 找准定位,结合实际,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当前,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新智库环境下的建设方向大致有两种:一是传统文献服务和智库信息服务并重,如上海社科院图书馆就坚持学科服务与信息化建设并重的“双轮驱动”发展理念,馆藏文献开发和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的智库服务齐头并进.文献开发上,影印出版民国图书《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点校出版《中国政略学史》,影印再版珍稀西文报刊《密勒氏评论报》并编制了英文索引和研究篇,其中文索引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出版中.信息化建设上,除了加大电子资源购置力度外,还全面升级更新了门户网站,同时积极参与智库建设,进入院创新工程序列,组成图书馆创新团队,负责创新工程数字文献信息平台的构建.二是以智库信息服务为主,传统文献服务为辅.有不少馆通过机构、人员和资源整合,更名为信息中心或文献信息中心,如福建、四川、辽宁等社科院,甘肃省社科院图书馆也更名为信息网络数据中心.从名称上大致能看出各馆的定位与发展方向.2015年3月山东省社科院根据智库建设和创新工程的需求,在原文献信息中心、省情综合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省情研究院,主要任务是开展综合经济社会调查分析,打造省情研究数据库和市县综合评估中心,并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服务开发,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拥有“省情研究数据库”和“文献信息服务”两个创新团队.7月,文献信息中心调整变更为图书馆,原文献信息中心就已初步形成了以数字资源为主、纸质文献为辅的服务格局.“文献信息服务”创新团队主要由图书馆人员组成,立省,确立了《关于山东省图书馆数字文献信息平台建设调研》的课题,促进了本院文献信息平台建设,提升了为智库服务的能力.

无论哪种定位和发展方向,都必须建立在对本院院情、本馆馆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适合本馆发展的规划.就智库服务而言,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结合院、馆实际,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3.2 合理布局,优化馆内资源配置

在馆藏资源建设上,要合理使用经费,分配好纸、电资源比例.社科图书馆必须不断更新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理念,根据智库建设的需求,结合自身专业覆盖特点,确立自己文献资源建设原则,确定文献资源收藏重点方向和重点内容,有侧重地搜集相关文献;严密跟踪学科研究动向,紧密联系专业学习及研究的纵深需求;同时还必须考虑馆藏的连续性,以及不同学科的研究特点,选择适当的文献载体[5].比如文史哲等对文献依赖程度较高的基础学科可以偏向纸质采购,经济法律等应用性较强,对实时数据、法规条例要求严格的学科则可以多购买些电子数据库.其他暂时无法购置的资源可以通过开放获取、资源共享、联盟共建、参与协作等方式获得.目前,甘肃社科院图书馆已将图书购置向高价值的经典类、工具类图书和重点学科倾斜.除了采购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外,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特色资源建设应当与智库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是特色馆藏的数字化,既方便智库研究人员利用又提升了自身影响力,也可以是为智库建设服务量身的知识库.比如上海社科院创新工程数字文献信息平台的整体构建框架中,就有关于建设本院及各创新团队的特色专题数据库计划.设想从本院获得的市社科创新基地项目和国家重大课题开始,建立系列特色专题数据库,目前拟定首选内容有民族复兴中国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网络安全管理与信息产业发展等.部分已确定的院创新工程团队数据库建设项目有青少年发展与社会政策、长三角城市竞争力研究、上海城市史、国际关系、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中心等.这些自建数据库存储各创新团队调研获得或搜集所得到的原始数字资料,陆续存放,不断更新,以免课题完成后流失数字资产,为后续研究奠定数字文献基础[6].特色资源建设是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新的生长点,只有推进构筑有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才能使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新智库环境下保持核心竞争力.

在人力资源建设上,要注重专业人才和队伍的培养.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作为专业研究机构图书馆,在人员引进上应当尽量选择图书情报、网络信息等专业化人才,鼓励馆员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开展学术研究,包括对馆藏特色资源的整理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的图书馆学研究、智库服务研究等等.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打造“学习研究型”图书馆氛围,允许和支持馆员走出塔,进行学习交流、考察调研,有条件的馆还可以帮助有能力和意向的馆员著书立说.在智库服务上,不仅仅局限于智库信息服务工作,还应跳出窠臼,主动参与到智库建设中.在这一点上,江西社科院图书馆走在了前面.该馆坚持馆研结合,走出书斋,深入基层,直面变化中的省情,迄今为止已完成5份省情调研报告.2013年《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九江市彭泽县沿江开放开发调查》和2014年《加快县域发展亟需改革增动力》的两份专报都获得了省委书记的肯定性批示.事实证明,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有能力参与智库建设,在未来应当加强学习培训,注重馆员的素质能力培养,适当通过品评聘考核、绩效奖励等方式建立适应智库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机制.

在空间布局上,物理空间的日益饱和可以通过定期剔旧和图书文献交换解决一部分.同时在馆藏资源的购置上,明确重点,不断优化藏书结构,适当增加数字资源购买量,以此来分担物理空间的紧张问题.在电子阅览室几近闲置的问题上,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应结合实际,重新布局.比如可以保留部分阅览空间满足有需要的读者,其他则可以开辟出来作为开放性的多功能公共空间,作为临时授课、小型会议、学术讨论、头脑风暴的场所,还可以适当添置自助咖啡、茶水机等.此举不仅盘活了闲置空间,还能满足智库研究人员对即时性空间的需求.

3.3 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向主动嵌入式方向发展

新智库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服务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智库科研人员的需求,即使是信息主动推送服务和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也不能完全满足研究人员的需求.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必须探求更为主动、更深层次的“嵌入式”信息服务模式.嵌入式学科服务已成为当前社会科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嵌入式学科服务(Embedded Subjectservice)作为一种最新的学科服务理念,它完全以用户为中心,以融入用户的科研过程、用户的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为手段,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最终目标,是当前图书馆学科服务突破瓶颈、迎接挑战、实现与科研用户实质性合作的重要途径,逐步在国内外图书馆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探讨[7].“嵌入式”信息服务模式比起单纯的学科馆员来,更为深入贴近用户的科研过程,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主要是充当图书馆与学科之间的桥梁,起到相互沟通的作用,而“嵌入式”信息服务模式则更强调图书馆与科研用户的实质性合作.这里仍以上海社科院创新工程数字文献信息平台自建特色专题数据库为例,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团队成员一人负责一个数据库,与创新团队对接,按专业和项目要求设计结构,收存团队调研数据、已使用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并替团队采集关联数据,直至创新团队结束项目.这是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嵌入式服务的实例,通过主动嵌入智库科研课题与项目研究方式,了解智库专家对知识信息的连续性、特殊化需求,并针对智库的信息需求特点及访问足迹分析,把握知识源和信息数据背后的规律性特征,同时不断创新知识信息分析工具和方法,进行挖掘和增值加工,形成信息知识产品,为智库专家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专业性、个性化的知识服务[8].新智库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必须从被动的传统文献服务方式向主动嵌入式服务转变,主动嵌入文献资料采集、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个性化信息的与推送等智库信息服务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智库建设提供更深入、更精确的信息服务,构建适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知识型服务机构.

4 结语

在“十三五”建设的开局之年,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新环境下,各智库机构都面临挑战与机遇.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作为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的信息资源支撑,只有结合院情馆情,找准定位,优化馆内资源配置,加快特色资源建设,主动创新服务模式,才能跟上各地社科院智库建设的脚步,走出一条满足智库建设知识服务需求,属于本馆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智库“支柱”.

参考文献:

[1] 何星五.政府智库[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2[2] 25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EB/OL].

[2015-12-04].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5-12/04/content_37236099.htm

[3] 吴育良.从胡佛研究所的转型谈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智库中的新定位[J].新世纪图书馆,2012(11):84.

[4] 郭登浩.科研图书馆高密度存储空间紧张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天津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3):62.

[5] 王砚峰,周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文献采访模式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为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6(3):42-44.

[6] 王海良,王立伟.地方社科院信息文献服务创新初探——以上海社科院创新工程数字文献信息平台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7):67.

[7] 初景利,孔青青,栾冠楠.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11):11.

[8] 刘爱华.智库建设背景下党校图书馆服务转型思考[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12):98.

程佳女,1984年生.馆员,硕士.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

(收稿日期:2016-07-10;责编:王天泥.)

图书馆建设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图书馆建设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图书馆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新农村建设论文

2、城乡建设杂志

3、建设法规论文

4、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5、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6、图书馆建设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