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回答一下当今最傻的一个问题:这有什么用?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关于回答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回答一下当今最傻的一个问题:这有什么用?

人生无非有两个阶段:“小时候”和“长大以后”.

小时候,我们常被父母问及“这有什么用”:

“我想学陶艺.”“学这个有什么用?”

“我想参加围棋比赛.”“这有什么用?以后能当饭吃吗?”

......

那时,最有用之事便是学习,然后取得一个好成绩.其他与之无关的,都可被纳入“无用”之列.

长大以后,我们开始问自己和别人同样的问题:

“读这本书对我有什么用?”

“你又不是画家?费事地画这些有什么用?”

.......

这时候,我们常有意无意地做出一番考量:做这件事能给我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和利益.

中国自古以来便讲求“经世致用”,所做之事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无关的,即为“无用”.而在当下,正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所说,“与升官有关的,与发财有关的,与出名有关的,都算是‘有用’的”.

社会越来越现实,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人们步履匆匆,崇尚效率与效果,思想被“功利主义”主宰.学生们问的问题变成了“我该怎么办”、“有没有什么速成的方法”,上班族们关注的是如何升职加薪,创业者们的焦点是怎样才能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或者马云.图书馆里摆在显眼位置的通常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书籍.在网上书店的总销售量中,排在前五十名的,也往往是一些教人养生、教人炒股、教人职场技能的书.

“有用”与“无用”的标准渗透于生活的点滴之中,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务实,只会干有用的事,不会、不敢或不屑干无用的事,并以此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那些被纳入“无用”之列的事情,当真应该被摒弃吗?无用之用,究竟有何用?

01

曾在知乎中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小时候背那么多古诗词有什么用呢?不能挣钱,更不能当饭吃,为什么还要背这些东西?

一位知友写下了这样的字句:慢慢地,我长大了.春天看到盛开的桃花,就明白了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夏天,小舟从荷叶里穿过,便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秋天,凉风乍起,梧叶飘黄,便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匆匆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下起了雪,便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诗词歌赋,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野,为生活增添了无法言喻的诗意之美.

林语堂曾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如同绘画构图时留出的空白,人生亦需要留白.茫茫宇宙,生而为人已不容易,人生短暂又只有一次,岂能被名利填满,被身外之物所累?健康、快乐、友谊、亲情、夕阳、花香、秋河.....这些都是生命的馈赠.何不静下心来,细品“无用”之事,为心灵留一点空间,感受生活之美?

追求物质的巧智之人往往多烦忧,为自己留一些时间,再培养一两个无用但真正喜欢的爱好,纵使它可能不会为你带来镁光灯下的奢华绚烂,却可能长久地流淌于你的生活与心灵之间,创造快乐,相伴一生.

不做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02

莫言在诺贝尔晚宴致辞中说:“文学与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科学为我们缔造了“有用”的现代社会,其实用性是有目共睹的,而在文学身上,通常看不到如此直接的效果.可是,文学却有触及人心的力量,能够引发思想上的觉悟,继而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是科学无法比拟的.

哲学亦是如此,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受众越来越少,已沦为一大“冷门”领域.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处处需要哲学的指引.思想的解放与进步,价值的破坏与重估,甚至是其它领域的发展,也都需要哲学的引领与推动.

在张曼菱的《西南联大行思路》中讲到这样一件事.当年正值日本入侵北平,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先生时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兼任北大哲学系主任.邓以蛰先生对还在读中学的邓稼先说:“儿啊,你要学科学,科学对国家有用.”后来,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为我国的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邓以蛰先生的那句肺腑之言并非是对自己终身所学的否定,而是中华文明面对所发出的一种自强的呼声.

当时,西南联大三位常委(原三校校长)正在读大学的儿子也都做出了榜样:张伯苓之子张锡祜入伍空军,梅贻琦之子梅祖彦和蒋梦麟之子蒋仁渊加入参战部队成为军事译员.张锡祜后血染长空,以身殉国.

他们不是“百无一用”的文人,而是深明大义并举家践行的中国知识分子.

科学的发展,国家的强大,最需要的便是这些思想觉悟之人的大无畏精神,无用之大用由此体现.

03

很多奇妙的灵感、伟大的发现与成就,并不是来源于精心的策划或是先见之明的有意为之,它们深藏不露,在看似无用的事情中慢慢积淀,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绽放.

梁文道在《悦己》中如是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乔布斯从斯坦福大学辍学去听美术课,研究sanserif和serif字体怎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彻头彻尾的“无用”之举.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会在他十年之后设计第一台Macintosh时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乔布斯说:“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课,苹果电脑就不会有这么漂亮的字体.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会浪费.以“有用”和“无用”来衡量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无疑会错过许多意外的惊喜和更有价值的收获,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那些无用之事会在哪个关键时刻帮你一把.

人生如此,即便是科学领域亦需要大量看似“无用”的科学活动做“铺垫”.

有“数学王子”之称的高斯发明了非欧几何学之后,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都无法发表任何相关研究成果,因为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没有用”的.所幸,他未放弃研究.如今,相对论以高斯当年的研究为重要基础建立了起来,并挖掘出了丰富的实用价值.整个世界都已经知道,若没有高斯的研究,这些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都将化为泡影.

在中国,许多领导在听科学家汇报时经常会问“这个研究有什么实际的应用”或者“它对前沿科技有没有什么好处”,若是科学家回答“没有”,那么这项研究很可能不再被支持.

纵观整个科学史,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并非是为了立竿见影的实际应用,很多时候它们是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的基础,其应用空间也往往是在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跨度之后才被发现的.

中国在应用研究方面比较占优势,而那些基础且核心的技术却往往需要依赖国外,症结之一便在于此.当下,中国科学界需要的是能静下心来做原创性研究的人,而不是以急功近利的心态高筑“空中楼阁”的“成功”科学家.

结语

“有用”和“无用”不过是带有功利心的人执着于外在的一个评价标准,以“用”为核心终会错过太多东西.以此度过一生,无疑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

此刻的你,是否在坚持着一件“无用”的事情呢?

回答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回答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回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