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状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和武汉市葡萄产业现状与建议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发展现状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武汉市葡萄产业现状与建议

摘 要:武汉市自上世纪80年展葡萄种植以来,葡萄产业呈现稳中增长的趋势.通过对本地葡萄产业调研,摸清了葡萄的地区分布、规模和效益,以及品种结构和栽培管理模式,指出了生产中存在的组织化程度低、成熟期过于集中、优果率低、促成栽培规模小、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建议今后应从优化品种结构、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强观光园建设、推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园艺体验等五个方面推动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武汉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663.1;F061.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414/j.cnki.zwpp.2018.04.001

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四季分明,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武汉市现有人口1091.4万人[1],具有旺盛的水果需求和强大的消费市场,又为葡萄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近年来武汉地区的葡萄产业呈现稳中增长的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将武汉地区葡萄产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归纳如下.

1 武汉地区葡萄产业现状

1.1 种植规模及效益

2017年武汉地区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155.07 hm2、产量达到2.65万 t,与2016年相比,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均超过14.34%;但是2017年产值为2.89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仅为10.67%,低于全市水果产值的平均增幅14.06%[2].

1.2 地区分布情况

从种植面积来看(见表1),黄陂区种植面积最大(29%),达到333.33 hm2;东西湖区种植面积次之,占总面积的26%;江夏区、蔡甸区和新洲区种植面积相似,大致占总面积的11%~14%;汉南种植面积最小(6%),仅有66.67 hm2.从单产来看,黄陂区单产最大,每公顷单产达到37.50 万 t;汉南区和蔡甸区次之,每公顷单产达到22.50 万 t;从单产值来看,黄陂区效益最大,每公顷产值达到37.50万元;汉南区、黄陂区和蔡甸区效益次之,每公顷产值大致在22.50万元~27.41万元;东西湖区效益最低,每公顷产值仅为16.06万元.

1.3 品种结构

上世纪末武汉地区葡萄品种主要以‘巨峰’及‘巨峰’系品种‘藤稔’为主[3],最近几年,陆续引进了一些新品种[4],比如早熟的‘夏黑’‘寒香蜜’‘红芭拉蒂’‘黑色甜菜’,中熟的‘巨玫瑰’‘阳光玫瑰’‘金手指’,晚熟的‘红地球’‘美人指’‘摩尔多瓦’等.在这些新引进的品种中,‘红地球’曾经红极一时,‘夏黑’在前期发展较好,现在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而‘阳光玫瑰’具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在成熟期上,以早、中熟品种为主,晚熟品种较少.

1.4 栽培模式

东西湖区发展葡萄较早,当时主要采用露地栽培为主,最近几年正在向避雨栽培模式转变;武汉其它各区发展较晚,大部分采用避雨模式建园.

2 武汉地区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成熟期过于集中

葡萄品种成熟期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份,特早熟品种较少,造成供应期较短.同时还受到北方葡萄的冲击,销售压力加大,较低.

对于休闲采摘园而言,由于7、8月份正是武汉地区最热的时间,外出游玩的人数大减,消费量锐减,也会影响中熟葡萄品种的销售.

2.2 组织化程度不高,优质果率低

由于相当一部分葡萄种植户分散经营,缺乏合作社和相应的技术指导.另外部分企业偏重于种,忽视于管,很难开展葡萄优质、高效的种植技术普及,再加上盲目追求产量,从而严重影响葡萄品质,优果率较低.

2.3 常规化栽培技术普遍存在,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有待提高

部分果园为了高产量,常采用较密的株行距种植,后期的除草、松土、施肥等田间管理很难实现机械化作业;另外由于种植过密,枝梢量较多,抹芽控梢工作量加大;同时缺乏肥水一体化灌溉设施等,均增加了果园管理的用工量,从而导致用工荒,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2.4 栽培模式简单,促成栽培规模较小

由于武汉地区6、7月份高温多雨,造成露天葡萄在果实膨大、成熟期病虫害多,品质较差.虽然大部分开展了避雨栽培生产,实现了环境可控,保证了葡萄品质;但是他们仅仅是以避雨为主,较少开展促成栽培,没有实现果实提早上市,延长供应期,因此效益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2.5 一三产业没有充分融合,采摘园功能单一

黄陂区得益于木兰景区群的优势,可吸引大量游客进行采摘,与其他区相比整体效益较好.而其他区由于景区有限,并且发展的葡萄园偏重于采摘,较少建设集游、购、娱、住为一体的休闲体验型农业观光采摘园,效益相对较低.

3 武汉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建议

3.1 品种结构上,加大早熟和晚熟的比例

武汉地区葡萄品种要突出“早”的特色[5],同时栽培模式上适当加大促成栽培规模[6-7],与江浙产区和北方产区抢占武汉的市场空挡,提高葡萄种植效益;同时,适当发展晚熟品种,延长观光园的采摘期.减少中熟品种比重,避开武汉高温天气的不利因素.

3.2 管理水平上,提高组织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利用在汉涉农高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种优势及种植能手的技术优势,通过对葡萄种植户组建的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普及葡萄标准化管理技术,提升种植水平,生产优质葡萄,提高种植效益.

3.3 栽培技术上,推广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

为了降低葡萄管理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用工荒的情况[8],果园应开展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9-10],从而达到提高种植效益、生产优质葡萄的目的.

3.4 园区规划上,提升采摘园的休闲、科普等服务功能

对以采摘为主的生产型果园进行提档升级,采取由规模大、管理粗放向小而精的方向转变,同时增加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果园的服务功能,提高游客体验的舒适度[11].

3.5 销售模式上,加大“互联网+”销售,拓宽销售渠道

随着网络消费人群的激增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将农业与互联网结合,升级传统产业结构、提升效率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葡萄产业可借助互联网发展网络销售、认养业务、订单生产等形式[12],拓展销售渠道.

3.6 功能拓展上,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艺体验

武汉市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市民在周末、节假日出去游玩的需求,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院士特别推崇的农旅结合新业态“园艺体验”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将葡萄与果树和园林花卉、蔬菜、水产的合理配置,建设体验馆,让市民在体验馆内即能观光、游玩,又可以参与一些互动的内容,比如果树花卉种植管理、简单功能成分的提取等体验活动,使其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发展.

致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梁文、孙琳等同志分别提供了部分第一手资料,在此特致谢意!

发展现状论文范文结:

关于发展现状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发展现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论文现状

2、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