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招生工作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跟平行志愿视域下高师院校招生工作能动性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关于免费招生工作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招生工作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平行志愿视域下高师院校招生工作能动性

要:我国大部分省份高考录取已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平行志愿模式为高师院校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机

遇.高师院校招生工作应紧跟时代潮流,融入到教师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去.平行志愿视域下招生工作中要及时调整招生政策、方向以及招生宣传策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调动师生招生参与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创新性.

关键词:平行志愿;高师院校;招生;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9-0054-03

我国恢复高考已40年,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进入大学校园,圆了无数家庭的“大学梦、成才梦、报国梦”.每年的高考或高考改革当仁不让地成为社会头条,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高考科目设置、考试内容、次数、招生体制和投档录取方式等每一次调整、变化都会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08年教育部在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等6个省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截止到2016年,已经有31个省份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随着我国高考生源的稳定及扩招的放缓,高校的招生工作也发生了变化,招生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发生了转变.近年各类高校的“生源竞争、生源争夺、生源大战”也成为高考后的一道风景.

从教育部获悉“十三五期间,中国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造就主业”.强调高师院校要强调教师的根本功,强调教师的专业性,吸引更高层次的年轻人从教.如何发挥高师院校招生能动性已成为高师院校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一、平行志愿模式对高师院校招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教育部、各省市教育部门实行平行志愿的本意是体现分数优先,最大限度减少大规模高分落榜现象出现,体现高考选才的效率、公平、公正.平行志愿模式实行以来高分落榜生显著减少,无数的高分学生进了心仪的高校和专业,每年高分落榜的社会焦点问题大大减少,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1].高校录取的生源质量、数量、专业匹配度相比非平行志愿模式也降低了风险,提高了院校投档满足率.但平行志愿模式对部分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困惑.

(一)平行志愿模式强化了“分数优先”,淡化了院校志愿顺序

举例来说,某省份规定考生第一批次可填报A 、B、C三个志愿,那么这三个志愿均为并列关系的志愿,无论哪个志愿投到院校,对院校来讲都是第一批志愿,不再分顺序.中学高三班主任指导平行志愿填报常说的是“A志愿冲一冲,B志愿稳一稳,C志愿保一保”.平行志愿给考生及家长带来更多的选择空间及机会.平行志愿对高校争取优质生源的机会增大,无形中扩大了高校间的人为差距,给高校进行了固化排序.

从近年中国大学总排名中我们看到了,前三十名

中,几乎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上榜,而且是20名左右.不仅如此,中国大学的排名里面一般很少见师范学校和师范专业的排名,一般都只对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进行排名.师范院校招的学生的分数相对较低,对中国未来教育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实行平行志愿时一些高师院校出现了完不成招生计划的现象.由于师范院校传统教育、长线专业较多,新兴金融、产业、技术专业相对少,降低了对学生、家长的吸引力.家长一般把高师院校放在C志愿保底.选择高师院校的考生相对传统志愿模式下不仅没增加反而有所降低.这种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高师院校国家级师范品牌、特色专业,高分考生减少,专业间分数差距越来越扁平化.

(二)平行志愿模式减少高分退档率,弱化了专业志愿

平行志愿模式使大部分高校录取分数线有所提高,避免了“零志愿”等极端情况的出现.平行志愿模式大大减少了高分退档率,相比传统模式,考生录取机会大大增加.即使高分考生第一轮平行志愿滑档,征求平行志愿时依旧保持分数优先优势.但近年各地教育局对师范生“逢进必考”,同时工作辛苦、工资相对低,一些家长考生在选择师范院校时把师范专业往后放或不填师范专业,即使填师范专业也仅填感兴趣的,其他专业不服从.

近年来,一些高师院校尽管最低录取分有所提高,但录取考生中师范专业录取分数偏低或者大量地通过专业服从录取.师范专业志愿的不匹配对国家基础教育、师范教育人才培养带来较多的不稳定性及难度.

(三)平行志愿模式投档比例减少,模糊了专业选择靶向性

平行志愿模式遵循分数优先,只有一次投档机会,退档意味着考生只有进入征求平行志愿环节.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退档人数,各省级考试院一般要求录取计划较多的高校投档比例不高于105%.相比传统的120%投档,高校选择考生的余地大大减少,靶向性降低.高考录取时间紧任务重,很难对专业服从的考生一一征求考生专业选择.对考生及家长来讲,录取不到满意的专业是件很痛苦、难熬的事情,如果学校没有相应的专业调整政策,考生会不报到或即使报到但学习缺少动力.高师院校不报到率在1%—3%之间,其中师范专业不报到率则达到不报到人数的50%左右.

高师院校的师范专业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相似度低.比如数学、化学专业,如考生未被数学专业录取,调剂到化学专业,则很难接受和意向专业相差甚大的专业.

二、平行志愿视域下高师院校招生工作的优势

不可否认,平行志愿模式对高师院校招生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很多高师院校录取分数成为同批次的垫底高校,但高师院校亦有其他高校没有的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及条件优势.

(一)优惠政策优势

高校师范生是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主力军,一流的基础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出台,为师范教育改革、创新师范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部分师范生进行免费教育,吸引优质生源,保障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上海、江苏、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在部分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江西、湖南等地开展免费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工作[2].

作为平行志愿录取的有益补充,同时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各省市积极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招生模式.根据师范生培养特色要求,选拔一批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有志于做一名人民教师,具有创新潜质,适教乐教的优秀人才.

(二)生源基地优势

生源基地建设是吸引优秀生源,实现高校、中学共建的有效途径之一.高师院校主要培养教师专业人才,各级教育部门、中学领导教师基本毕业于师范院校.对拓展生源基地有着得天独厚、无可比拟的优势,所有的中学皆是高师院校的潜在生源基地.随着近年“生源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源基地建设的重要地位愈来愈凸显.优秀生源基地能在中学中扩大影响,吸收优秀生源.生源基地主要对自主招生很有用,还有就是高考同等分数的情况下也能优先录取.

高师院校要充分发挥建设生源基地的优势,扩大招生宣传,吸引优质生源,提高学校高考录取分数.出台鼓励优秀中学毕业生A愿报考高师院校的具体措施,宣传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三)招生宣传优势

在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以选择3所以上高校,自由度增大,同时也为高校吸引优秀生源提供了空间.高校为获得优质生源,提高录取分数,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和拓展宣传途径.一般招生宣传途径有网站宣传、微博微信宣传、大型招生咨询会、填报志愿宣讲会、教授专家报告会、校友回校宣传、招生简章宣传等.根据针对某高校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一项调查显示,最终让学生下定决心选择学校,是因为专业的教授专家讲座和优秀校友报告会占到33.7%和26.5%,在所有宣传形势中排名第一第二.高师院校可以借助专家和优秀校友开展专题报告会,避开招生宣传的高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考生选择填报高校,不论A、B、C都有可能被高校录取,无形中增加了优秀生源的数量.采取有效的招生宣传策略,对更好地做好高师院校招生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平行志愿视域下高师院校招生的能动性探索

通过深入分析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给高师院校招生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结合高师院校招生工作中面临的优势和特点,积极激发高师院校招生工作的能动性.扬长避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师院校要把自身优势转化为招生中的优势,把政策及优势用足,把增扩优质生源的工作做扎实.

(一)融入国家、省市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谋求发展机遇

高师院校招生工作应顺势而为,积极争取各级政策与各类师范生招生试点工作.在探索中提高生源的质量、水平、层次,扩大招生省份,化整为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师范生免费政策、综合评价录取政策,吸引刻苦学习、品学兼优的优质生源;通过师范生提前录取政策,录取一批有志于我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的高中毕业生;抓住师范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考试的机会,选拔一批有深厚的教师教育渊源,有相应的学科特长及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生;师范生招生还应积极拓展省外招生,既优化生源机构,又通过分解招生计划提高了投档线,同时还可以扩大就业省份,减轻就业压力[3].

例如,江苏师范大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获得社会的好评及认可.卓越教师人才培养依托学校省级优势学科群及其高水平师资,采用多样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个性充分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现有两届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达到50.2%,其中考取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高校人数达到40人,211以上高校73人,出国出境9人.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

100%;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106项;有79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公开发表(其中SCI收录17篇);多次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江苏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大学生支教等志愿服务社会工作成效显著.

(二)加强和中学的交流合作,争创合作共赢

高师院校应依托自己的师资、设备、校园优势,积极和中学合作,开展合作育人,提供资源共享及智力帮扶.中学教师上课任务重,骨干教师无法抽出时间到高校充电学习,高校可以外派教师去支教,派研究生、本科生顶岗实习,将中学教师替换出来进行培训或深造,形成良性互动循环;高师院校可以不定期带领中学生去高校参观实验室、使用实验室或组织中学生夏令营、指导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加深学生对高校的感性认识;通过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学历层次、学科结构,加深中学教师对高师院校专业、师资的了解、沟通、交流.利用丰富多彩的交流合作形式,实现共同发展、共赢,中学师生会对高校及专业产生潜移默化的认同感,自然而然会选择相关高校相关专业.高师院校既招收到满意的优质生源,又发挥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的优势,实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

高校与中学是命运相关共同体,合作则能双赢.例如,江苏师范大学为迎合2018年江苏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推进中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教育,实现学生发现自我、明确未来、科学规划、有效行动,建构兼具科学性和特色化的中学生涯教育模式,与江苏徐州第一中学合作共建“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中学生生涯教育基地”项目.

大学和中小学基础教育,原属于两个各自独立的教育类型,却因为教育综合改革正逐渐走向融合.师范院校在国家、省市教育改革中可以起到排头兵的作用.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经费主要用于高校支持人员劳务、师资培养培训、课程及资源建设、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资源设施共享、学生社团活动、与项目相关的必要的基本耗材购置.

(三)创新招生宣传载体、形式,调动宣传主动性

截至2016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32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3.16亿户.目前,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已占手机用户的90%以上,同时,大中学生是智能手机用户的主力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高校势必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大科技创新及创业力度.高师院校招生宣传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精准定向目标家长、考生,做到精准营销、有的放矢.2015年,江苏师范大学利用微信在师生朋友圈进行招生宣传、推广,短短的一周访问量达到200万人次之巨,取得了常规媒体无法比拟的良好的宣传效果.

2015年8月18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审议通过.当前,高等教育已由规模和数量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过渡到注重公平和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上来.信息技术发展给高师院校招生提供了新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促使高校招生宣传、录取工作的开发利用共享更加便捷,一个新的“数字招生、智慧宣传”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招生宣传录取工作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新媒体、新技术能够更好地消除招生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每年招生录取时都会发现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填志愿方式,比如A、B、C三个志愿同时填报一个高校;6个专业志愿反复填写一个专业名称等.以上填报志愿的方式滑档的概率非常大,小则影响考生录取的一个批次,大则影响该年度的录取机会.新媒体技术下高校和考生的沟通渠道及概率大大增加,只要及时交流和沟通则能很容易避免以上错误.

总之,平行志愿背景下高师院校招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与挫折,千方百计彰显师范院校的优势.高校应充分发挥自媒体等新载体、新技术的优势,使高校师生人人都成为招生宣传工作者、招生工作的信息源.招生工作中要及时调整招生政策、方向以及宣传策略,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微信等新技术、新平台、新载体,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招生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开拓性.

参考文献:

[1]朱毅峰.校园文化品牌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浙江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张建发.试论高师院校招生工作的自身优势与积极作为

[J].教育与职业,2007,(29).

[3]陈晓云,陈文平.注重“四性”精心谋划高校招生宣传[J].

中国高等教育,2003,(1).

招生工作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招生工作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招生工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2、论文工作记录

3、湖北招生考试杂志

4、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5、工作论文

6、德育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