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相关论文如何写 跟除了教育娱乐,儿童文学还能做什么?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这是一篇与儿童文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除了教育娱乐,儿童文学还能做什么?

人很难忘记童年时读过的书.不管过去多久,那些从幻想故事中认识的神奇形象,从校园故事中获得的亲切和欢笑,从动物故事里接近的大自然……都会被昔日的小读者安放在内心的一个特别角落里.它们是文字向我们展现其魅力的起始,它们所造就的触动,早已与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密不可分.

在每一个国家,儿童文学永远值得足够多的关注,原因就在这里.当一套书印行了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册,它就化入了如许之多孩童和少年的记忆与意念;当一种审美、一种价值观植根在以十万、百万计的孩子心中,它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未来.

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们读的书?现在的出版市场,能提供给孩子们足够好的文学读物吗?进入21世纪以来,童书一直是整个中国出版行业最活跃的板块,而儿童文学又在童书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份额.市场一片繁荣,书店琳琅满目,一不留神就挑花了眼,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商业化浪潮之外的清醒的声音.

黄金十年后,儿童文学热潮未减

中国儿童文学在市场上分外“受宠”,但此番情景并没有很长的历史.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开过的数据,直到2001至2003年,童书市场的成长性仍低于整个图书市场;从2004年起,童书出版开始了高速发展,年产值增速14%,此后连续十年年均不低于10%.童书在整个图书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从1999年的8.60%,跃升到2012年几乎翻番的15.09%.而在童书的各个细分板块中,儿童文学占据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在整个图书市场受到种种冲击的情况下,这样的井喷式发展不可谓不耀眼.于是,在2013年、2014年前后,相关出版人、研究者和媒体开始反复提及一个说法——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黄金十年”.蓬勃,光明,令人欣喜,未来可期.

对于读者来说,比上面这些数据更直观的应该是每年的畅销书榜和作家富豪榜.郑渊洁、杨红樱、曹文轩、沈石溪、雷欧幻像等儿童文学写作者都是作家版税排行榜上的常驻者,连续多年少见缺席.在热闹的童书市场中,在无数孩子们的阅读经验中,这几位知名作家的名字已经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但当连续多年看到的榜单都是大同小异,它也显现出一些隐藏的问题和水分.比如,当作家高度集中,新作者的创作有没有足够的涌现空间?系列化成为市场上的大“杀器”,创造利润的同时是否会造成大量无新意的重复?每有成功作品问世,跟风之作层出不穷,市场成为儿童文学创作最主要的指向标?

具体到以上几位最具分量的作家,其作品的质量也都受到过不少质疑.比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风行多年,有《斑羚飞渡》等多篇入选中小学教材,但其讲述的动物故事存在大量的知识漏洞,并有意混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2016年,一篇题为《你的孩子是充话费送的吗?竟然把沈石溪动物小说当宝贝给他看!》的微信公号文章就曾引起不小的波澜.

杨红樱的作品同样遇到非议.她的代表作《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故事围绕调皮捣蛋的小学生马小跳展开,截至2017年,该系列已右25本,总销量超过3000万册.但不时有批评者认为,杨红樱的写作在文学性上有所欠缺, “人物性格卡通化,故事结构图像化”,提供的只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

不同的声音虽然有,但都远未影响到他们作品的畅销.儿童文学繁荣的十几年,在数量和销路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质量和水准上,却未必尽如人意.

不应忽视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

儿童文学作品的热销,说明现在的家长越来越能认可“课外阅读”的意义,愿意为孩子的阅读付出成本.但如果细究,会发现热门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热门,很多是因为进入了“新课标”等指定小学生必读书目,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推荐,仍是“课内阅读”的变种;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热闹好玩并且成系列化出版,受到很多孩子们的喜欢,而家长们认为 “只要爱读书就好”.其实在成人阅读中,这也是堪称“主流”的两种观念:读书,或者为了收到一些教育和立竿见影的收效,或者为了放松和娱乐.

但当阅读的对象是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文学,它理应有更丰富的维度.《文心雕虎全编》的作者、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在文章中回忆这样一段经历:他参加电视台的一期节目,探讨的话题主要是在“让孩子读有意义的书,让他们在阅读中受到教育”和“让孩子得到快乐,阅读现在的畅销童书”两者间做出选择,现场的家长多赞同前者,而孩子多选择后者.但刘绪源对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感到悲哀,他发出疑问: “是不是除了有明确教育目的的作品,剩下的就只能是现在充斥书市的那些浅薄搞笑的童书?”

一些儿童文学理论家反对只注重市场效益的快速复制,以及置教育性于文学性之上的“教育工具论”,在他们看来,这两者以外,至少还应该有一种作品和主张是“强调审美价值”的,很多第一流的作品——比如《彼得·潘》《爱丽丝漫游仙境》、林格伦的《小飞人三部曲》—并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但因为其审美价值,仍然不失为好作品.

作为文学理论家,他们是站在文学的立场,比较偏向于纯文学.但即使对于并不关心纯文学的读者和家长,也同样可以思考类似的问题:为什么那些看起来最具教育意义的书,孩子往往不爱读?为什么有一些孩子好似爱看书,却并没有得到什么提升?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其中的关键或许正在于“审美”.只有经历了审美的过程,只有在审美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的悸动和愉悦,这种心理的变化才有可能转化为其他.比如,转化为一种新的认识眼光或认识能力,或转化为一种类似于教育的效果.这个过程是微妙的,但这是文学不可替代的特质.

批评和理论建设的意义

回溯中国儿童文学的几个关键发展时期,会发现理论和观念建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百年前的五四时期,新文化知识分子开始了“儿童的发现”,将儿童视为“完全的个人”, “我们承认儿童有独立的生活,就是说他们内面的生活与大人不同,我们应当客观地理解他们,并加以相当地尊重”.郑振铎说,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便是以儿童为本位,儿童所喜看所能看的文学”.正因为这样的新观念开始得到接受,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才正式开始,中国的孩子也在家庭和社会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新一代作家,研究者又开始了关于儿童文学的讨论.曾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占据统治地位的 “教育工具论”受到深入的批评, “儿童性”与“文学性”的关系也得到了充分的探讨.与此同时,一批新的作家、新的作品出现,直至今日,这些名字仍是儿童文学界的主要力量.

即便是近些年来,儿童图画书在童书领域的“异军突起”,也同样离不开众多儿童教育者和阅读推广人日复一日的讲说,让越来越多的父母认可图画阅读和亲子阅读的重要.于是短短十年间, “绘本”从一个陌生的词,走进了一代中国孩子的童年.

当阅读需求和市场化造就了中国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理智清醒的批评和专业的理论探讨反而显得比从前没落.当行业内随处都是可以赚钱的机会,沉下心来思考变得更难了,不追捧跟风的批评也少见了.但如果期待中国儿童文学能有真正一流的代表作,如果期待中国的孩子们能从市场上更容易地找到真正优秀的读物,那我们就一定需要批评的声音,以及创作者的真诚之心与读者的清醒判断.

摘自《新京报》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儿童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儿童文学方面论文范文。

1、儿童文学期刊

2、儿童文学投稿

3、儿童文学杂志订阅

4、儿童文学杂志怎么样

5、儿童文学杂志投稿

6、儿童文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