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类论文例文 跟一卷《离骚》一卷经清代女词人吴藻的创作和生活方面论文如何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离骚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一卷《离骚》一卷经清代女词人吴藻的创作和生活

[摘 要] 吴藻为清代著女词人,婚姻的不幸引起了她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深入思考,在她的词作中,有对于无爱婚姻的痛苦和失望,更有着对女性的社会角色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的愤懑与不满.她的生活和创作展示出清代中晚期女性的生存环境虽然相对宽松,但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吴藻即无法实现自己展露才华建立功业的理想,也无法在婚姻中得到两情相悦、心曲相通的快乐,最终只能在古佛青灯中度过余生.

[关键词]吴藻;婚姻;性别;意识皈依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8)04-0040-05

doi:10.3969lj. issn. 1672 - 8610.2018.04.006

吴藻,清代著名女词人.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吴藻工诗,娴音律,犹善词曲.有词集《花帘词》《香南雪北词》.另外还有散曲一套、杂剧一套、诗九首流传至今.

明清时期,在吴越地区许多望族及诗书人家都给家中的闺秀提供了读书的机会,而到了清代的中后期,重视女性基础教育已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吴藻虽然出生于商贾之家,却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没有渊源家学的吴藻,有着异乎常人的聪慧与悟性,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她“初好读词曲,或劝之何不自作,遂援笔赋浪淘沙一阕,轻圆柔脆,脱口如生,一时湖上名流传诵.自后遂肆力长短句,不二年,著花帘词一卷,逼真漱玉遗音”,出手即不凡,成就直追宋代女诗人朱淑贞.让人才辈出的浙江名流传诵,的确可以看出吴藻的超人的天赋.因而徐珂说她“独工倚声,真夙世诗仙也”[2]4225.

大约在二十二岁时,吴藻由父母做主,嫁与同邑商人黄某为妻.吴藻的婚姻状况现在无法考据,但从她的诗词中可以作一些推断.在吴藻的数量众多的诗词中,无一首言及夫妻感情的,更无唱和之作.可以说,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富裕家庭中的吴藻,在诗词中传达的却常常是痛苦和忧伤,可以说,这痛苦和忧伤,大部分来自对婚姻的失望.

连理枝

不怕花枝恼,不怕花枝笑.只怪春风,年年此日,又吹愁到.正下帏跌坐、没多时,早蜂喧蝶闹.

天也何曾老,月也何曾好?眼底眉头,无情有恨,问谁知道?算生来并未、负清才,岂聪明误了.

清代沈雄《古今词话》转引《女红余志》日:“钱塘朱淑真自以所适非偶,词多幽怨.每到春时,下帏趺坐.人问之,则云:我不忍见春光也.”[3]767婚姻不幸的朱淑贞不愿看春日的美丽,生机勃勃、燕舞蝶飞的春日更会感受到内心的孤独和伤感,因而要下帏跌坐,将大好的春光隔绝在帘外.而此时的吴藻,也同样为不和谐的婚姻而痛苦.从“眼底眉头,无情有恨”可以看出,无爱的婚姻给吴藻所带来的痛苦.在才女辈出的清代,人们在承认女性的才华和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许多才女的婚姻悲剧,因而有“才能妨福”之说.对于婚姻的痛苦,吴藻无法摆脱,她只能是感叹“误人犹说是聪明”.

百字令

题《玉燕巢双声合刻》

春来何处?甚东风、种出一双红豆.嚼蕊吹花新样子,吟得莲心作藕.不隔微波,可猜明月,累尔填词手.珍珠密字,墨香常在怀袖.

一似玳瑁梁间,飞飞燕子,软语商量久.从此晴天无缺憾,艳福清才都有.纸阁芦帘,蛮笺彩笔,或是秦嘉偶.唱随宛转,瑶琴静好时奏. 《玉燕巢双声合刻》是江苏吴江女诗人陆惠与其夫张澹诗歌的合刻本.吴藻在为他们的诗集题词时重心放在了夫妻之间融洽的感情交流上.词在一开始就以一双红豆来指这对恩爱的夫妻,而他们的诗歌则是“吟得莲心作藕”,用南朝民歌中惯用的谐音,写出了夫妻之间的浓情,正是这浓厚的情感,让他们吟出了意蕴绵厚、神韵悠长的作品,令人回味无穷.下阕用梁间软语相商的燕子,写出了这对夫妻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融洽的情感交流,发出了“从此情天无缺憾,艳福清才都有”的感慨,其实这正是吴藻内心中所追求的理想婚姻,能在精神层面上进行交流,能在文学层面上共同唱和.

在《乳燕飞·题<红楼梦)传奇》中她表现了对生死相许、缠绵深沉的爱情生活的向往:

欲补天何用?尽销魂、红楼深处,翠围香拥.骏女痴儿愁不醒,苦将情种.问谁个、是真情种?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勾却了,太虚梦.

喁喁话向苍苔空.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黄土茜窗成语谶,消得美人心痛.何处吊、埋香故冢?花落花开人不见,哭春风、有泪和花恸.花不语,泪如雨.

在她的内心中,渴望的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是宝黛之间那终成镜花水月的感情也让她由衷羡慕.尽管最终是花落花开人不见的爱情悲剧,但毕竟曾有过春蚕到死、蜡烛成灰般的人间至情.她也期望能有一个真情种能与她相守三生,了却她一生孜孜以求的情爱梦.对于吴藻来说,无论她有着怎样美丽的梦想,她也无法选择她的婚姻、她的生活,她的梦想注定是要破灭的,她永远没有机会来歌颂自己的爱情了,只能借助别人的婚姻状态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只能是在词中不断地抒发着内心万般的幽怨了.

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吴藻的物质生活都是很丰富的,但在她的内心中,婚姻生活的不幸,使得她感受到深深的伤痛.在体会到婚姻不过是造成自己人生悲剧感的重要原因后,吴藻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进行了思考,更深刻感受到在社会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在她初登文坛时,她创作了杂剧《饮酒读骚》,又称《乔影》,表达了她渴望能摆脱“束缚形骸”的女儿身、充分施展才华、抱负,得到精神上的自由解放的愿望.

这是一出只有一个人物、没有情节、以主人公谢絮才的自抒怀抱为主的独特作品.谢絮才的名字来源于晋代著名才女谢道韫.戏一开场,谢絮才自述道:“百炼成钢绕指柔,男儿壮志女儿愁.今朝并入伤心曲,一洗人间粉黛愁.我谢絮才生长闺门,性耽书史,自惭巾帼,不爱铅华.敢夸紫石镌文,却喜黄衫说剑.若论襟怀可放,何殊绝云表之飞鹏;无奈身世不偕,竟似闭樊笼之病鹤.咳!这也是束缚形骸,只索自悲自叹罢了.但仔细想来,幻化在天,主持在我,日前描成小影一幅,改作男儿衣履,名为《饮酒读<骚)图》.”

《饮酒读<骚)图》在当时的影响极大.同时代的名流许乃毂作《饮酒读(骚>图题辞》赞叹说:“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多翻丈夫气.”齐彦槐也作《题辞》:“一卷离骚酒百杯,自调商徽写繁哀.红妆抛却浑无事,正恐须眉少此才.”[4]289魏谦生在《花帘词序》中记载了这部杂剧的影响:“吴中好事者被之管弦,一时传唱,遂遍大江南北,几如有井水处必歌柳七词矣.”

吴藻的老师陈文述在《西泠闺咏》卷十六中说:“(吴藻)尝写饮酒读《骚》小影,作男子装,自题南北调乐府,极感慨淋漓之致.托名谢絮才,殆不无天壤王郎之感.”可以看出,这部杂剧虽然没有涉及婚姻问题,但其出发点还是源于对婚姻的不满.西晋时期以“痛饮酒,熟读《离骚》”为名士,而吴藻在这里以才女谢道韫自喻,自画男子装,是对自己才华的高自期许,而这样的才华在婚姻中得不到赏识,她缠绵的情感在婚姻中得不到回应,所以就以读骚饮酒、着男子装来传达她对自己性别的真心舍弃和对男子角色的由衷羡慕.在她的许多词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

金缕曲

生本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收拾起断脂零黛.莫学兰台愁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拔长剑,倚天外.

人间不少莺花海,尽饶它棋亭画壁,双鬟低拜.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问昔日、劫灰安在?识得无无真道理,便神仙、也被虚空碍.尘世事,复何怪.

词上阕写得激昂豪放.“生本青莲界”表现了她对自身才华的极大自信,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极高期许.但由于女性的身份,使得她无法展示才华,实现抱负,因而期望“一洗女儿故态”.愿掬银河三千丈,想象极为豪放奇特,也写出了她改变女性身份的强烈愿望.她不愿在胭脂粉黛、取悦他人的生活中失去自我,也不愿悲悲切切地表达女子的幽怨,而是渴望“拔长剑,倚天外”,获得能够“打破乾坤隘”的机会和力量.但是,她是无力打破这个传统悠久的社会格局,对现实社会的清醒认识,酒醒歌阑之后,使她强烈地感受到“万事总归无奈”,不得不以佛家的“识得无无真道理”的虚无观来消解内心的不平和痛苦.下阕没有了上阕的激昂豪放,却充满了萧瑟悲凉,透露了她洞穿世事后的无奈和苍凉.

对吴藻来说,影响最大的应是拜陈文述为师,成为碧城仙馆的女弟子.陈文述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庆五年举人,曾在江都、昭文等地任知县,著有《碧城仙馆诗钞》《颐道堂集》《西泠怀古集》等.在乾嘉诗坛上,虽然算不得大家,但影响也颇大.在诗歌发展史上,他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他自觉追随袁枚,成为继袁枚之后倡导女性文学最有力男性文人.他和袁枚一样,公开招收女弟子,形成了碧城闺秀诗人群,与袁枚的随园女弟子遥相呼应,成为女性诗歌创作史上的一件盛事.碧城女弟子都是江浙一带出类拔萃的名媛诗人,吴藻加入这个群体当中,使得交游广泛的她又结识了在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同性朋友,这些闺中好友的友谊,让在家庭中得不到精神交流而倍感孤独的她感到极大满足和欣慰,也丰富了她原本单调、苦闷的生活.

道光六年春,吴藻奉母至吴门,参加了碧城女弟子的集会.这次集会对吴藻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她和碧城女弟子一起结伴出行,登山临水,谈诗论画,吟诗作对,在吴门美丽的山水中,她们充分享受着短暂却很难得的自由,尽情展示着超人的才华.这种宽松的氛围,让这次难得的聚会成为吴藻一生难以忘怀的幸事.在这次聚会中,吴藻不仅以她的才华再次得到了闺秀诗人们的赞赏和肯定,而且还与著名的闺秀诗人张襄、汪端、吴规臣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她孤寂黯淡生命中一个难得的亮点.

在《忆江南·寄怀云裳妹八首》中吴藻以无限留恋的心情回忆着那段无拘无束的快乐时光.在吴藻的心中,这次盛会,就如同王母的瑶池仙会,众才女齐集一处,享受一场精神上难得的盛宴,让她忘记了往日挥之不去的闲愁.吴藻是个有着侠骨柔肠的女子,在她的身上,即体现了传统女性温婉缠绵的性格特征,也有着不同于一般女子的豪情和抱负.在日常的生活中,她这种豪情和理想是得不到理解和回应的,但在和这些碧城女弟子交往的过程中,特别是和张襄那样能诗善画又精于骑射的奇女子在一起骑马看剑,让她感受到了个性自由张扬的舒畅,让她体会知己相逢心曲相通的愉悦,因而让她发出了“儿女亦英雄”的感慨.

吴门聚会,像夜空中绚丽的礼花,在瞬间制造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转眼间就烟飞灰灭,留下的只是一个更加黑暗沉寂的夜空.在短暂的欢会后,吴藻又不得不回到从前沉寂的生活状态中,内心无法排遣的忧伤又成为她词中的主旋律.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不再像早年那样用浓烈的笔墨来抒发生命的痛苦和悲凉,抒发婚姻不和谐带来的孤独和苦闷,抒发因性别而产生的种种愤懑和挫败,她的感情渐渐内敛,诗词的风格也逐渐转向淡远超逸.更重要的是,无情的现实让她认识到她是无法打破延续了几千年的女性生存格局,无法改变社会给予她的性别角色,早年那个饮酒读《离骚》充满豪宕之气的吴藻不见了,道光年间动荡不安的社会,知己好友的生死离别,人生理想的渐次破灭,让吴藻心灰意冷,对现实的世界失去了热情,开始转向了参禅悟道,在佛教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衡.道光十七年,吴藻举家迁居南湖,产生了皈依佛教的念头.她将房舍题名为“香南雪北庐”,正是取佛家经典语,表明了她参禅悟道的决心.南湖为古城野水之地,景色清幽,四围翠竹绿柳环绕,又种有大量的梅花,且临近慧云寺,的确是修行的好去处.吴藻期望在这个清幽的环境中,让自己与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一样,得到内心的平静.但从她移居南湖,到道光二十四年她的第二部词集《香南雪北集》出版,七年间,她还是经历了内心中极为痛苦、艰难的挣扎.

吴藻有一首《金缕曲》写出了她在人生道路上艰难跋涉中的心路历程:

金缕曲

滋伯以五言古诗见赠,倚声奉酬

一掬伤心泪.印啼痕、旧红衫子,洗多红退.唱断夕阳芳草句,转眼行云流水.静夜向、金仙忏悔.却怪火中莲不死,上乘禅、悟到虚空碎.戒生定,定生慧.

望秋蒲柳根同脆.再休题、女媭有恨,灵均非醉.冠盖京华看衮衮,知否才人憔悴.只满纸、歌断山鬼.五字长城诗格老,自言愁、我怕愁城垒.正明月,屋梁坠.

此词是回赠友人魏谦升的.在表达对友人才华高举而命运冷落的同情之前,吴藻先向友人倾诉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在生命的历程中,她首先遭遇到的是人生的失意,是无限的伤心,但人生即如行云流水,转瞬即逝,而自己为之伤心的一切,也如旧红衫上的啼痕,洗多红褪.皈依佛教,让自己领悟到唯有从持戒修行中才能进入到安宁的境界,得到人生的大智慧.从中可以看出,吴藻的皈依佛教,是在她四处碰壁心灰意冷之后的无奈选择.正如梁绍任所说的“为人伤心才学佛”.

道光二十四年,吴藻的词集《香南雪北集》出版,在自序中她自述:“十年来,忧患余生,人事有不可言者”.从现存的资料我们无法准确地得知吴藻具体经历了哪些人生的磨难,但可以想象这些忧患在她内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表示“从今以往,扫除文字,潜心奉道.香山南,雪山北,皈依净土”.此后,她就基本放下文笔,专一于修行,耽于禅悦.

从那个和朋友骑马看剑感慨“儿女亦英雄”的奇女子到潜心礼佛以修到梅花为己任的隐者,吴藻让我们看到了在晚清时期女性受教育的机会虽然有所增加,女性的生存环境虽然相对宽松,但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作为一个极富才华的女性,吴藻即无法实现自己展露才华建立功业的理想,也无法在婚姻中得到两情相悦、心曲相通的快乐,她的一生可以说是在精神上的不断奋斗挣扎和碰壁失败中度过的,正是因为看不到人生的出路,才最终让她选择了在古佛青灯中度过余生的道路.不能不让我们感到由衷的惋惜.

离骚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离骚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离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热门离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