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跟上海高校大学生群体海派文化认同问题有关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大学生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大学生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上海高校大学生群体海派文化认同问题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8年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卓越城市既体现在城市的硬实力上,更要着眼于城市文化等软实力方面,没有鲜明的城市文化标识,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只能是空谈.

每一座城市的历史发展决定着每一座城市自身的特质,这种特质通过城市的建筑、语言、生活习惯、城市精神等体现出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十六字是对上海城市精神的高度概括.在上海近现代转型过程中,作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代表---海派文化,从19世纪中叶后的酝酿与形成,到建国初期的兴盛、再到20世纪中后期的转折,直至上个世纪十年代,在上海对“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大讨论中,海派文化再一次展现出新的活力.而如今,随着上海的快速发展,在与世界频繁的交流与对话中,“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与能力使得海派文化内涵与外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拓展.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进程中,对于根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海派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发展,树立上海的文化自信,进而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对提升上海国际核心竞争力起到助推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文化认同与海派文化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提出了文化认同理论,认为文化认同既是文化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也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动力.A.Banks的《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认为文化认同是对于个体而言的,是某个体关于某文化族群的自我主观意识;孙来斌的《中国梦之中国复兴》认为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同其他认同形式一样,文化认同的主题是自我的身份以及身份正当性的问题;任福兵在《网络社会危机传播原理》中认为文化认同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人们对所属群体文化或社会文化的自我意识,个体获得对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的认可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以及个体获得文化群体的“我们感”的途径和过程.本文认为文化认同是指长期过程中某个体对特定群体文化形成肯定认知的心理过程,从而反作用于个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这里有两个方面:(1)在心理过程中,这种肯定认知可以在正负向中间变化;(2)在肯定认知的前提下,反作用的大小程度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水平等.

开放多元是自近代以来上海的一大显著特征.海派文化受明清江南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近代中西方文化元素,伴随着上海的发展进程,一度经历了由贬到褒,从一个地域文化发展成具有丰富内涵、更具时代性和代表性的城市文化.社会是文化的容器,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无论是外来人口还是本地人,“海派”作为长期生活在上海的人们的文化与精神内核,随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样式,但其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胸怀,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睿智和魄力,是上海人共同的精神契约和追求.这种文化认同贯穿于上海的改革发展进程中,作为上海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上海高校大学生群体海派文化认同调查

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归根结底其核心是人的问题,尤其是青年人.海派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树立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上海是一座具有活力的城市,汇集了来自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高校在校大学生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群体通常具有高学历、思维活跃、独立、富有创造力、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等特点.由于互联网及信息媒介的发达,他们不仅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而且会经常面临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迥异.因此,本文对上海高校大学生群体海派文化的认同进行了调查.

1.问卷发放以及数据收集的说明

本文在上海市各高校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在专业平台问卷星上进行发放.一方面由于问卷的提交已设置为必须填写完整才能提交,另一方面问卷的前部分设置了相应的过滤问题,因此数据的完整和问卷的有效性得到了保证,此次共收到有效问卷166份.

2.样本基本描述

(1)受访者年龄段分布及学历层次

受访者中,90后在校生占比最大,为89.16%,80后占比4.82%,70后占比最小,占2.41%.他们目前大部分属于在校本科生,然后依次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专科生.

(2)受访者户口分布

数据显示,户口在上海的受访者占比39.16%,户口在安徽、福建、山东的受访者比例为18.67%,然后才是江浙地区和其他省市,但是,江浙沪地区占比总和达到51.21%,为受访者总数的一半以上.这里要说明的是,户口在上海的受访者占比中,可能包含外地生源户口临时迁入学校集体户口的情况.

3.数据分析

在对受访者关于“是否了解海派文化”的调查中,37.95%受访者表示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28.92%的受访者表示知道一些,“了解”和“不知道”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7.23%和25.9%.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除了文化本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之外,还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余康、张艳红的《文化认同研究综述》认为文化认同受到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认知、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将样本基本特征的几个方面与“是否了解海派文化”进行交叉分析.

(1)数据结果显示,户口在江浙沪地区的受访者对海派文化的了解或知晓程度要高于其他地区,从整体趋势来看,基本上是以上海为起点,离上海越远,受访者对海派文化的了解或知晓程度越弱.

(2)166位受访者中,他们有一半以上在上海居住了1-3年及以上的时间,居住时间在一年以下的受访者大多数对海派文化不够了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访者对海派文化的认知在逐渐增加,并且增幅趋势明显,其中,“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的受访者数量要明显多于“知道一些”以及对海派文化“了解”的受访者数量.

(3)从图3中可以发现,表示对海派文化“不知道”的受访者数量绝大多数处于00后年龄段,而对海派文化比较了解的处于70后年龄段,80后、90后年龄段的受访者大多数表示对海派文化知晓一些,但不是很了解.

从以上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江浙沪生源对海派文化的了解程度要明显高于外省市生源的了解程度,甚至存在外省市生源中没有听说过海派文化的现象,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海派文化的辐射力还不够强,但是对于生活在上海时间较长的大学生而言,其生活在上海的时间越长,对海派文化的了解程度也越深.此外,本文还对他们毕业后是否在上海继续发展的意愿进行了调查(图4),通过分析发现,在上海生活时间越短,毕业后的打算越呈现多样化,而生活在上海时间超过3年以上,这种多样化趋势就减弱,继续留在上海发展的意愿越强烈,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海派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 对策与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将海派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有些高校在校生尤其是外地生源,对海派文化的了解比较少,甚至存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其中的原因之一也跟宣传力度有关.受访者表示,他们大多数是通过书籍、网络媒介来了解海派文化的,或者是听他人讲述.他们认为海派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而对于海派文化而言,其诸多优秀的文化因子及其孕育的精神是当今大学生值得学习的.例如,海派文化所包含的创新精神.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以及扬弃性决定着其敢于接纳新事物,打破陈规,勇于创新和追求卓越.上海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海派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利用广播、网络、校报等平台进行宣传,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和研讨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海派文化、喜欢海派文化、传承海派文化.从物质环境、制度建设与文明、精神文化层面将海派文化的优秀品质渗透到校园文化氛围中,引导、培育学生的善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扩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与上海城市精神相匹配的创新性人才.

2.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注重海派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文化的传承基于文化的认同,而文化的认同又是以对文化的深刻了解为前提的.海派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需要给年轻人提供更多更广阔的渠道和平台.受访者中多数人认为目前海派文化存在着文化传承的断代,以上的数据和分析也印证了这个观点.而在对受访者关于其所在学校是否开设有关课程的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学校没有开设或者不清楚有没有开设,13.86%的受访者表示有开设,但是很少.实际上,海派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能够有效地加强上海高校大学生对海派文化的了解、传播与认同.此外,受访者还表示除了书籍、网络等媒介以及他人讲述以外,还主要通过自我实地体验来了解海派文化.因此,高校除了开设相关课程以外,还应鼓励在校生对海派建筑、饮食、服饰等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既能锻炼他们的科研能力,又能零距离地让他们更加了解、体验到海派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从而加强文化认同,成为海派文化的传承者.

3.政府部门的重视

上海要提升城市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树立上海文化自信,提升上海的文化竞争力是一个需要直面的重大课题.其中,高校是城市文化建设、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目前,沪上成立海派文化相关研究机构的高校还不多.仅仅靠零零散散的呼吁,是远远不够的,这对海派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无益.政府部门需要重视这一问题,由点及面,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为海派文化的研究、资源的挖掘,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大学生方面论文范文。

1、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2、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3、大学生投稿

4、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