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文化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与社区枢纽站和美术馆化社区文化行为方面论文范本

这是一篇与社区文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社区枢纽站和美术馆化社区文化行为

2018年4月15日在“艺术公共化:后S h o p p i n gM a l l与社区文化”的论坛上,我陈述了社区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正式公布了我的2018年志愿者项目——“社区枢纽站”.这是基于我在离任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后的一个集中精力的课题实践.

我们一直在说,美术馆的建设要与社区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我们还没有看到美术馆与社区文化之间建立过很好的关系.也就是说,美术馆还是在白盒子内发挥它的学术功能,而社区则在自身的系统中活动.这两个本来需要互动的机构,由于领域不一样而没有找到可合作的点.因此,我在做美术馆馆长的时候,就与馆内成员尝试着践行“大家的美术馆”的概念.比如在瓦尔特-博萨特的摄影回顾展中置入“七夕影展”;在不同的展览中加入各种各样的工作坊;与政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合作,试图将他们的文化需求通过美术馆的展览、论坛和教学全面地展开.当然,由于我担任馆长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关于美术馆的社区建设还没有特别的成果可用于总结.

当把美术馆与社区建设的关系作为考量标准后,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标准或多或少地会与正在运营的美术馆发生冲突.所以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项目一直在努力打通美术馆与社区的关系,也随之引来了美术馆的困境——就社区文化的标准来衡量美术馆的话,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处理美术馆的学术与社区文化之间的关系.因为并不是所有美术馆的学术活动都能和社区打成一片的,甚至于如果一个前沿的美术馆,其旨在推动新的思想和艺术发展的话,与社区文化可能不但无法统一,还会有隔阂和冲突.美术馆到底是以学术标准为先还是以社区文化为先——当社区文化总是呈现出大众性和通俗性的时候?而且在中国又没有非营利性艺术中心作为体制基础,美术馆面临的社区矛盾其实是很难解决的.比如说,活动的参与人数是美术馆的一个硬指标.我做馆长的时候,最关心的是观众人数.每天统计人数,每月需要报参观总数到文广局,然后文广局以人数多少来对各美术馆进行排名并公示.这容易让人得“人数恐惧病”,公示出来的参观人数少了,觉得是馆长没做好,当然会很没有面子.但是,从美术馆学术建设来说,不是所有的展览都会有高人流量的.单方面追求人流量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一个新的、有争议的学术命题在开始的时候肯定不会有很多人参与.如果单以人流量来评判项目的话,往往学术价值很高的展览会因为人流量指标而被放弃,这种放弃是以牺牲美术馆的学术性为代价的.“高、大、上”的展览可以以人流量的成功来进行推广,但建立不起来前沿美术馆的气质,时尚总是对前沿成就的消费.所以,美术馆要找到学术的美术馆与社区的美术馆之间的平衡,要考虑如何将“狂欢”的展览做出学术、如何让深奥的展览做得对观众有启发,人流量指标也要根据不同的展览类别来定.而美术馆的社区文化建设,在我这里可以看成是走出白盒子到社区后与美术馆的联动,社区文化也是根据美术馆的理念及自身特点展开.这既是一个以社区为主体的项目,也是“美术馆+”的一种运营方式.美术馆的社区文化不是坐等来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互动寻找各种各样的生长点,将共识发展成新的出发点.

“社区枢纽站”就是这样一个从美术馆和社区文化建设的联动中生发出来的实践项目,它是一个中间地带,以学术上的社区调研为基础.“青年思想者驻馆计划”中的“社区与美术馆”调研也将在这里继续,并且践行以开放式美术馆活动为内容的社区文化行为.它以一种接地气的方法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并将活动加以美术馆化,以形成社区与美术馆之间的通道、社区与社区之间的通道.

“社区枢纽站”使社区活动变得流动,不同的社区互相交换对文化的体验和理解,形成对艺术边界、对美术馆定义的突破.所以“社区枢纽站”的功能是双重性的,它既把美术馆社区化,也把社区美术馆化.它把公共生活纳入到艺术领域里来,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当艺术的边界被拆除,任何一个现场都能从艺术这个角度去解读.它解放了公共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当代艺术领域向前推进的一个成果——尽量从非艺术领域去发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人们去理解艺术本身.有时候,非艺术家的公共行为可能远远比艺术家创作得更好、更有价值,这恰恰是我们今天倒过来看艺术的一种方式.在当代美术馆理论中打破美术馆与非美术馆之间的边界,“开放的美术馆”“流动的美术馆”,以及我在复旦大学演讲提及的“社会现场就是美术馆”,使任何一个场域都有成为美术馆的可能.这同时也意味着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存在着艺术作品,只是我们还没发现.这种艺术甚至可以超越美术馆的艺术,尽管公众可能还一时反应不过来——我们进入美术馆看展览的话,那些作品是艺术,但是跨出美术馆看感觉就不是了.而事实上通过这样一系列艺术公共化的解读和讨论,可以逐步让人知道,美术馆之外,可能有更好的场所来呈现艺术.艺术作品不一定要放在美术馆里,可以拿到任何一个公共场合,它会和周围的环境、和观众发生新的关系.

“社区枢纽站”作为一种美术馆的实践理论,把美术馆现场引申到社会现场,其实是打破了美术馆封闭的墙.作为一种尝试,在上海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云之空间实践”展览4月15日的闭幕论坛“艺术公共化:后Shopping Mall与社区文化”上,古典钢琴演奏与“山行舞组”的跨界表演,首次走出美术馆“就地起舞”.我在主持这场论坛时特别强调,离开美术馆,我们还有多少公共环境可以来呈现艺术?这不是简单地说,艺术家要在一个公共场合当中摆放作品,而是我们从理论上面已经开始转变了对以往艺术作品的一些看法——以往艺术家的作品做完了,它就完成了;但现在的理论认为,艺术家做完作品,只是一个开始,观众对它的解释和参与的过程全部是作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场合里,作品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当然,这样一个理论下的艺术作品也可能会被“社区理论”所推进——作品如何通过美术馆的展览而让它在周边社区产生影响?对于一个美术馆来说,假如说要吸引更多的人群,是不是有必要把美术馆的项目挪到馆外去,吸引更多的观众,并和他们进行互动?这也是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即社区进入美术馆,美术馆进入社区;艺术家作品进入社区,社区的非艺术家作品进入美术馆.一切皆有可能,无处不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家同时也是观众.“社区枢纽站”将如此多的议题聚集起来,又把如此多的可能性发散出去.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的“云之空间实践”提供了某个可实践的点,而通过“艺术的社会化:后Shopping Mall社区文化”论坛将讨论聚焦在这里.以此为例,把Shopping Mall(商场)当作一个社区(它当然是一个社区),是人群来往、互相交流的一个地方.商场不再是一个人们单纯买东西,买完东西就回家的商店.这里有休闲空间,有小桥流水和咖啡馆、西餐厅,还有七尺斯坦威钢琴,有“走出”美术馆的艺术作品,商场建筑本身也是设计师的一件作品.这些配套设施连接着商场里的往来人群,以及各种各样的商店.商业的分布和社区的场域特点,将人群聚集,并使文化在其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切都基于美术馆的学术背景,但是工作在美术馆之外展开.包括我曾在主持美术馆时提出的“展——演——讲”(即学术展览、实验表演和公共教育)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也是对美术馆参观人数的一种倒计算法.把这样商业的地方变得人文化和艺术化,人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也享受了艺术,那么他们就是美术馆潜在的客户,以后去美术馆看展览的人数也会增多.美术馆争取观众的工作如同竞选时拉选票,是要一张一张地去拉票,而使得美术馆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是除了美术馆的展览和学术论坛之外,要做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原因.“社区枢纽站”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建立起自己的工作的.不是每个人都去美术馆,但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社区枢纽站”,不去美术馆的一部分人群,会因为有了“社区枢纽站”而无意中面对艺术和讨论艺术.不管展出的是艺术还是非艺术,都可以把作品储存到观众的视觉系统里,通过一次一次的活动,他会逐步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山行舞组”原来是美术馆的驻馆项目,现在从美术馆走到了社区,让人人都是舞者,人人都成了艺术家.假如我基于美术馆学术的“社区枢纽站”这样一个实践项目能逐步推进和发展,那美术馆终将也会被人们当成一个社区.美术馆也确实有成为一个特别社区,以链接人群和其他社区的潜能与职能.可以说,如果让美术馆成为“社区化的美术馆”,那么做“美术馆化的社区”必然是实践的一环.“社区枢纽站”会让我主持的美术馆的参观人数猛增——肯定会这样的.

责任编辑:姜 姝

社区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社区文化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社区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